清朝為何能永久解決蒙古邊患?

苟活於世


清朝能控制蒙古,要先從明朝開始說起。

明朝初期,蒙古是這樣的↓



當時的蒙古仍然是一個完整體,控制著整個草原。如果清朝碰到的是這樣的蒙古,別說是控制了,連自保都很難。

不過好在明朝為了打擊蒙古,在客觀上替清朝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明朝驅逐元朝後,一開始想滅了蒙古,但發現不成功,於是就改變思路,仿效當年元朝打南宋的策略,既用軍事手段打擊,又以金錢攻勢相拉攏,搞得蒙古內部離心離德,不斷有人跳槽到明朝。

雖然明朝並沒有打敗蒙古,但經過明朝長時間的分化之後,蒙古各部落的小首領對大汗的領導能力不信任,紛紛自立門戶。到了明末清初時,原本是一個整體的蒙古汗國就分裂成了三大塊:漠南蒙古、漠西蒙古、喀爾喀蒙古。


而這三大塊本身也只是聯盟性質,每一大塊中還分為若干小部落聯盟,每個部落聯盟之下又還有若干個小部落。這些小部落相互之間沒有從屬關係,互不相干,打起仗來各顧各的,一點都不團結。

所以努爾哈赤興起時,跟他同時代的蒙古部落看似人多勢眾,但只是一盤散沙,沒有強有力的領導人。而正是這種形勢,才給清朝後來逐步擊破,最終控制整個蒙古創造了前提條件。

下面按征服順序逐個的說,先說漠南蒙古。

內蒙古由於離清朝最近,所以跟清朝最早開戰的就是居住在內蒙古的漠南蒙古聯盟。當時漠南蒙古大致分了七八個小部落聯盟,有一個名義上的首領叫林丹汗,他是成吉思汗的正根後裔,是所有蒙古人的首領。但是他這個身份沒卵用,根本沒人搭理他。林丹汗當時的地盤很小,只有察哈爾一隅之地。

面對這種日落西山的局面,不能忍的林丹汗發動了一系列統一蒙古的戰爭。結果他忙乎了大半天,一個部落都沒有被他降服,而像科爾沁等部反倒還跑到了後金一邊,與努爾哈赤結成了生死同盟,一起揍林丹汗。

截止到努爾哈赤病死之前,漠南蒙古基本都跟後金眉目傳情,就差擁戴努爾哈赤取代林丹汗當蒙古大汗了。

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繼位。崇禎元年,皇太極征討察哈爾,在後金軍西征前,林丹汗得到消息,他知道自己打不贏,就提前率部逃到了內蒙古的河套,只留一小部分人守察哈爾。可這點人怎麼可能抵得住後金軍呢?

所以在當年九月,察哈爾就被皇太極帶兵吞併了。林丹汗失去根據地,勢力大大受挫。

被後金軍揍了,無家可歸,林丹汗就昏了頭的打明朝的大同,想在明朝身上把自己損失的再找回來。結果大同沒打下來,自己損兵折將不說,還得罪了明朝,為後來明朝對他見死不救埋下了伏筆。

崇禎五年,屢攻關寧防線不克的皇太極調轉鋒頭,二徵林丹汗。臨行前,皇太極傳令歸順後金的蒙古各部開會。這些歸順後金的小部落不敢不去,便湊了十萬人,配合皇太極一起浩浩蕩蕩圍剿林丹汗,打得林丹汗丟盔棄甲,狂奔三千里,逃到了青海。

當時,後金軍傾巢出動,明朝是可以趁機偷襲後金老巢的。但是明朝方面由於憤恨林丹汗五年前打大同之舉,便故意不救,這導致林丹汗最終病死在了青海。

林丹汗死後,後金軍撤回。看到後金軍走了,林丹汗的兒子額哲就偷偷率殘部返回河套地區,想東山再起。

不久後這個消息被皇太極得知,他立刻派多爾袞、嶽託、薩哈廉、豪格各領兵一萬,以斬草除根之勢,痛毆額哲。

最後額哲抵抗不住,便帶著元朝的傳國玉璽向後金軍投降。延續了四百多年的蒙古帝國也正式宣告滅亡。

額哲投降後,帶領漠南蒙古四的十九個封建主一同尊奉皇太極為“博格達徹辰汗”。皇太極成為蒙古大汗。(也就是說,漠南蒙古人墮落到給自己找了一個女真人當大汗)

皇太極成為蒙古大汗的第二年,將國號從金改為大清,建立了大清帝國。



清朝建立後,皇太極將漠南諸部分化,分設左右翼察哈爾八旗,封額哲為親王,並將皇女馬喀塔格格嫁給他。三藩之亂時,察哈爾部的首領布爾尼舉兵反清,遭到清軍鎮壓並屠殺。因而林丹汗的後裔現在就沒有了。

不過,漠南蒙古人雖然打不贏滿清,但是在嫁女人這方面很成功。清朝的前三任皇后都是科爾沁部落的郡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孝莊皇太后。



而當八旗子弟墮落之後,漠南蒙古的騎兵部隊也成了滿清統治中原的絕對中堅力量。比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僧格林沁率領的部隊就是科爾沁的蒙古騎兵。

再說喀爾喀蒙古。

喀爾喀人其實不是正根的蒙古人,他們的祖先是“札剌亦兒部”,早年為了爭奪牧場跟蒙古人多有矛盾。後來札剌亦兒人被成吉思汗七世祖海都打敗,成為蒙古部的世僕。

蒙古人征戰四方,離開草原後,這些人就霸佔了草原,成為漠北草原的新主人。

明朝末年,喀爾喀蒙古分化,一部分留在了草原,一部分則南下,被稱為“內喀爾喀”。

皇太極征服漠南蒙古時,“內喀爾喀”東部諸集團也臣服於清朝。而在草原上的喀爾喀人則只是接受了冊封,沒有正式歸順清朝。

後來準噶爾汗國興起,噶爾丹率三萬精兵突襲喀爾喀,把喀爾喀打的大敗,這部分蒙古人頂不住,便開會決定舉旗投清,尋求清朝出兵保護。(《康熙王朝》裡面的寶日龍梅就是喀爾喀人)



康熙皇帝聽說喀爾喀蒙古歸順,很高興,他出兵十萬,逼走噶爾丹,然後與內外蒙古各部首領齊集於多倫諾爾舉行會盟。在會盟期間,康熙宣佈保留喀爾喀各部首領汗號,在喀爾喀地區實行札薩克制。於是外蒙古便成為清朝的一部分,正式併入清朝版圖。

PS:札薩克制是一種官制,用蒙古人的話說就是執政官的意思。清代將蒙古族住區分設為若干旗,每旗旗長稱為札薩克,由蒙古的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臺吉等貴族充任,管理一旗的軍事、行政和司法。受朝廷的理藩院和地方將軍、都統的監督。

喀爾喀蒙古併入清朝後,外蒙古北部還有很多韃靼人,這些韃靼人沒有歸順清朝。後來沙俄東擴,雍正皇帝便與沙俄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簽了兩份條約——《布連斯奇條約》和《恰克圖條約》。共同瓜分了外蒙古以北地區。

注意了,這兩份條約清朝做了巨大讓步,放棄了很多土地。但條約本身是平等的。因為在雍正的眼裡,這不是割地,而是清朝和沙俄共同瓜分不歸順的蒙古部落的條約。



接連征服、吞併漠南和喀爾喀蒙古後,最後就只剩下漠西蒙古了。

漠西蒙古主要有兩群人,一群是成吉思汗當年冊封在西域,並在西域建立察合臺汗國的蒙古人,這群蒙古人後來被突厥化了;二是明朝末年從漠北草原西遷的瓦剌人,當時這股西遷的蒙古人又分成了五大部群,史書上稱為“厄魯特蒙古五大部”。

這五大部中,名氣最大的是準噶爾部和土爾扈特部。不過這兩部名氣雖然最大,但起初實力最強的不是這兩部,而是和碩特部。並且和碩特部首領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後裔,因而和碩特部憑藉實力和血統的優勢,就擔任了漠西蒙古的老大。



皇太極暴揍林丹汗的時候,漠西蒙古受到了喀爾喀蒙古和沙俄的兩面夾擊,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為了尋求清朝的支持,就採用了遠交近攻的計策。在皇太極榮登蒙古大汗的時候,也遣使向皇太極歸順。於是清朝建立伊始,漠西蒙古在名義上也歸順了清朝。

之後,和碩特部向青藏高原發展,並在西藏建立政權。而它原先的地盤就留給了準噶爾汗國繼承。

準噶爾吞併和碩特故地後,實力大漲,汗位傳到噶爾丹時,疆域面積達到了大約四百萬平方公里。

噶爾丹是個很有雄才大略的人,他認識到準噶爾地盤雖大,但擴展空間有限(受到清朝和沙俄的兩面夾擊)。如果居安不思危,日後必然完蛋。於是噶爾丹就以成吉思汗當年創立的偉業為目標,挑起了統一蒙古諸部的戰爭。

按他的設想,先打服喀爾喀蒙古,然後招攬漠南蒙古。待統一蒙古後,再滅掉清朝。就像當年成吉思汗消滅金國一樣。

然而,噶爾丹運氣很糟糕。他率三萬精兵剛離開準噶爾,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就在後方就篡位了,斷了他的退路,導致他失去後援,只能靠自己帶去東征的幾萬人跟整個大清帝國血戰。

後來,噶爾丹戰死。其實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如此懸殊的實力差距,他要是不輸才不正常。



噶爾丹死後,策妄阿拉布坦在一段時間內與清朝保持了友好關係。

不過由於沙俄蠶食準噶爾地盤,北面壓力越來越大,策妄阿拉布坦為了轉移壓力,便向南滅掉了和碩特汗國。(歷史上的十四阿哥出征西藏,就是因為這件事)

前面說了,和碩特汗國當年臣服了清朝,準噶爾滅和碩特,一方面是在挑釁清朝,一方面也壯大了實力。所以從康熙末年開始,清朝和準噶爾就斷斷續續的打了幾十年。

一直到1760年冬天,乾隆當皇帝的第二十五個年頭,清朝才徹底滅掉準噶爾汗國。

準噶爾滅國後,其領土的西北部和北部,很多都被沙俄蠶食。這些領土屬於現在的哈薩克斯坦和俄聯邦的一部分。中部、南部和東部則併入清朝,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清朝對付蒙古部落的策略主要是三點。一是靠聯姻和分封拉攏,漠南蒙古和喀爾喀就是靠此穩定的;二是武力征服,漠西蒙古就是這樣被消滅的;三是持續性分化瓦解,不允許蒙古人擰成一股繩。整個清朝時期,草原上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政權。


Mer86


很簡單,採取了滿蒙同盟共治中國的政策,一下就解決了蒙古族的獨立分裂思維根源,滿蒙聯盟、通婚聯姻,再給上幾頂鐵帽子王頂戴,把蒙古族就拴在滿族的戰車上!

民國初年的民族政策很扯蛋,叫驅逐韃虜恢復大明!這個大漢族主義的保守倒退政策一出籠,各少數民族都開始離心離德!

以後改為五族共治,就是漢回藏蒙滿,但仍然顯得小家子氣!不能盡容天下各民族共聚一堂共享天下!

毛主席的民族政策就大不一樣,56個民族共組中華共享天下,一下就把天下給穩下來了,這就是差距,這就是治國的高水平!


天馬行空第三


作為同樣的少數民族,滿清入關後,對於北方的蒙古,採取了與漢政權完全不同的政策,所以,北部在滿清時期未形成較大的隱患。

1.同樣是少數民族,清政權對待蒙古不再採取輕視或者敵視的態度。更能夠放下身段來和蒙古人交流,也不存在隔閡。相對而言,蒙古人的逆反心理也就弱化了許多。

2.清政府強化了對蒙古人精神控制,由於蒙古人信奉藏傳佛教,清政府於是加強了對西藏的控制,拉攏藏傳佛教兩大活佛,並由此控制蒙古人的精神,對蒙古人進行精神馴化。

3.利用滿蒙貴族相互聯姻制度,各級滿蒙貴族通婚,把蒙古人拉入自己的統治集團內部,這種政策與漢族單方面和親不同,這種和親是雙向的,一方面加強了對蒙古的滲透和監視,一方面也導致雙方由此血脈交融。比如歷史上著名的孝莊太后就是蒙古人。

4.籠絡王公貴族。清朝給蒙古王公貴族高官厚祿,不吝爵賞。甚至授以清朝中央至地方的各級軍政要職。據乾隆三十一年(1766)統計,清廷對外藩蒙古王公俸銀高達十二萬兩。此外封賞、賜賞花費更大,僅康熙年間,理藩院供外藩蒙古賞賜的支出,每年高達八十萬兩。通過這種手段達到清朝皇帝"世世為天子,爾等[蒙古王公]亦世世為王,屏藩百世"的目的。

5.設置專門管理機構,強化對蒙古細務管理。設置蒙古衙門,後改稱理藩院,對蒙古及回族等異族事務進行管理。管理事務包括王公升降、俸祿、襲爵、錢糧、軍械,喇嘛的度牒、路引、寺廟名號以及捕盜等事務,完全對蒙古進行了控制。

6.對蒙古部落分而治之的既定方針。對蒙古部落採取或按地域劃分,或以歸附先後為序,或以"叛服"始終為依據,將蒙古部落劃為內屬蒙古和外藩蒙古,設立盟旗,編設佐領,委以官員,各不統屬,旗與旗之間或以山河,或以鄂包,劃分旗界,不得私自越旗放牧、畋獵,即便王公貴族進京朝見也有固定進關道路,不得混雜結隊而行。

7.對蒙古威脅性苗頭進行迅速打擊。對具有威脅性質的蒙古部族採取高壓打擊政策。如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對準格爾部的打擊,直到將這一可能威脅北方的蒙古部族徹底平定。

通過這些措施,清政府取得了對北方的控制,北方在清朝不再成為清政府的大患。當然,在清政府衰弱時,蒙古仍然有再次崛起的機會。但是到這時,蒙古北方已經被俄羅斯控制,而只會騎馬射箭的蒙古人在攀升了科技樹的俄羅斯人和清朝人面前,將不堪一擊。從此,蒙古徹底失去再次崛起的機會。


張振軍


首先是分旗制度-分化部落。

在前蒙古的各部中,他們能夠相對自由地放牧,但清朝根據旗將蒙古諸侯定為固定的牧區。旗幟只能在其牧區放牧,從而切斷了各部之間的傳統聯繫。更重要的是,過去屬於領導者的大部落被劃分為幾個旗。每個旗都有其自己的領地,直接對清政府負責。這大大削弱了原始的大部落首領的實力。

聯盟由清政府嚴格控制,每三年舉行一次會議,主要是為了調解各個旗幟之間的爭端。


宗教控制


蒙古人信仰西藏的黃教格魯派。清朝以此來糾纏蒙古各部的宗教力量,但與此同時,清政府試圖阻止蒙古發展統一的宗教領袖。為了防止貴族與宗教領袖結盟,清朝還規定,不得從貴族家庭尋求活佛的轉世。


從十六世紀開始,來自歐洲東部的沙皇俄國開始不斷向遠東地區擴張。這就直接導致了蒙古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最終,喀爾喀蒙古選擇舉旗投向和自己信奉同一宗教的清朝。


另外,隨著武器技術的發展,槍支的使用越來越廣泛。 過去,無敵的蒙古騎兵成為槍支前的靶子。 因此,蒙古的實力越來越弱,自然也無能為力。


樂呵呵吐槽


這個問題其實有個誤區。就是清朝看似解決了漠北的問題,其實只是利用了蒙古各部本身的矛盾,進行區分管理。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面對先進而強大的明朝。合作搶劫,事半功倍。

先說一下明朝情況。明朝始終認為對於國家最大的威脅在於北部的遊牧民族。不管中原腹地如果變幻,帝國也可以應付。只是北部的遊牧民族的威脅,是帝國需要注意的。

判斷了主要威脅後,明朝的200多年中,終其一朝,都在不停的研究著北部的威脅。如果現在去軍博。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明朝的武器研發都是為了平原對抗騎兵作戰而使用的。

(圖為拖地炮與一窩蜂和萬虎齊奔)

這麼先進的武器,打的韃靼根本頭都抬不起來。每年的秋東兩季的打劫,從土木堡之後,根本就沒有過過宣府和大同。所以,從這裡看,蒙古韃靼對於明朝的仇恨是極大的。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之後,先跑到蒙古科爾沁部那邊說了。我的敵人和你們目的相同,長城以南的漢民。敵人的敵人,自然就是朋友。所以,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都是合作搶劫。因為合作之後實力大增,雙方可以翻過長城打劫河北,山東和山西。

誰的拳頭大,誰才是大哥。

皇太極時期,改國號為清,追努爾哈赤為清太祖。皇太極強於努爾哈赤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皇太極除去是一個優秀的統帥之外,皇太極更懂政治。對於漢民,或者逃民更多的包容。

使用和明朝差不多的手段,進行了遠交近攻的政策。同時派出了整個滿清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多爾袞所部在蒙古人面前秀了一下肌肉。

(清朝初期真正的戰神,多爾袞,身先士卒,有勇有謀,主要還長了一張帥臉)。

在此,蒙八旗的錄編才完成。很多人說努爾哈赤時期已經完成了蒙古八旗的錄編。其實這個是不準確的。

收編了蒙古八旗之後,滿清聯合蒙古八旗尊皇太極為大汗,即天可汗。

而後,皇太極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和改革。在相對落後的蒙古政治結構和先進的明朝政治結構中選擇了後者,即儒家模式的政治體制。由4大貝勒共政的模式中,提出了改號立國的改革。確立了自己尊貴的地位,由議政選舉制變成了明確繼承人的制度。縱觀整個清朝,嫡出庶出地位和長幼有序都沒有漢民族政權的區別對待那麼大。

這個決定先避免了蒙元的悲劇,同時也相對的迎合了漢民的倫理綱常。

順治入關,北親不斷,不修邊牆。

其實,在明朝出現內亂之前,滿蒙聯軍其實根本沒有控制全國的能力。當時他們實際控制和生活的範圍是宣府大同以北,山海關以東。在現在的地圖來看,就是內外蒙加上東三省。

可是,天災人禍不斷的明朝,為他們創造了這個機會。李自成破北京,張獻忠割據西南。明朝只能偏安富庶的江南,中南。山海關總兵吳三桂手下萬餘關寧鐵騎,其實背靠明朝是完全不給滿蒙一絲機會的。問題是李自成帶著數十萬騎兵殺入北京,大索京師。自絕於“士”這個階層的聯繫。一步登天的李自成並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與覺悟,在他看來,國家,只是為了讓他愉快享用人生的道具。

(李自成的創業口號,放在今天,都覺得是一個神奇的營銷成功案例“迎闖王,盼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一句口號,就團結了中國人數最大的階級—“農”,放到今天,不知道還有誰可以有如此的號召力。)

很多人說,吳三桂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當然,陳圓圓確實是吳三桂叛變的原因之一。不過,李自成對於前明遺臣的做法是不是讓吳三桂徹底鐵了心倒向了滿清呢?

(各種細節,可以查看其他人的關於明清兩朝的內容,我就不贅訴了。)

順治入關之後,並沒有犯蒙元建國時候的錯誤。他清楚的認識到,所有的韃靼人和大部分的滿族,其實並不適合進關與漢民雜居生活。

於是,他提出了”北不斷親、南不封王(這裡是說不封蒙古王)、分封以制“<strong>的祖訓來告誡後世的統治者對於蒙古韃靼人的管理政策。

(滿蒙和親一直都是滿清的民族政策,從未改變)

分封割化

北元覆滅之後,黃金氏族的短命,就像血咒一樣,籠罩在成吉思汗後人的身上。

滿清朝廷,就利用了黃金氏族之間矛盾重重,各懷鬼胎的間隙,進行了有目的的分封。

更多的利用了本來就存在於蒙古各部之間的對立。簡單的說,就是給你一個舞臺,讓你們拼個死去活來,我最後再來收拾殘局。所以,當噶爾丹叛亂之後,南蒙各部更親近滿清。

這裡要說的一件事是,和親與分封都會搭配一些嫁妝或者財禮。查閱清朝的史料,你會發現清朝的這些個皇帝都是糟老頭子,壞的很。給強大部族的一直都是鍋碗瓢盆,奇珍異寶。給弱小部落的都是甲胃火炮,馬匹軍備。可見分化之心。

大清的皇帝也對於蒙古各部進行了長達百年的威逼利誘。以至於到了清朝末期,蒙北部族已經很清朝間隙很大,不過,又礙於清朝和南蒙各部的強大,所以只能忍氣吞聲。



喜歡歷史的導遊大Ben為您作答,如果覺得還有那麼一點點道理,請您點贊+關注。


遊說遊聽


因為清朝也是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朝代,北方的蒙古遊牧民族與之有很多淵源,比漢民族更親一些,蒙古人更容易接受女真人對中國的統治,故清朝也就比較容易解決蒙古邊患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