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農村使用柴火灶的問題?

獨步踏雪


有些環保專家將環境汙染的問題也歸咎於農村使用的柴火灶。說禁遲早也是要禁的,就連西北東部的邊陲小縣,農村也開始禁止柴火灶了。現在只是地方政策的“試運營”階段。各村報名拆除的前100元還有獎勵,送價值150元的電熱鍋一套。之後先是禁止繼續使用,通過政策宣講,現場體驗,最終還是要過到全部拆除的目的,只是時間的問題。



使用柴火灶是合理利用資源,減少經濟負擔,也是農民的一種傳統習慣。

從古到今,農民還是難改用柴火做飯的習慣。盤一個土灶臺子,用秸稈、稻草、枯枝敗葉當燃料。有了這個柴禾灶,既可以做飯炒菜,還可以熟開水,又能豬煮食物;農民的灶臺都是跟土炕連著,燒火做飯了,連土炕也是熱乎的。到了冬天整個屋子都會有溫度,還起到了取暖的作用;柴禾在農村俯首即拾,不然樹枝爛葉也無處堆放,倒會留下火災的隱患,燒柴禾既經濟又防患於未;柴禾的灰燼,也就是草木灰,它還是一種很好的農家肥,可以作鉀肥,撒在農田,也是物盡其用;柴禾灶使用時隨時添加,燃燒起來火力大,灶膛空間大,保溫性能好,使鐵鍋受熱均勻。就是炒菜還有燜、烹的流程,做出的飯菜是別樣的味道。在廣大農村地區,農民使用柴禾灶都成了一種行為習慣。


環境汙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總不能讓農村的柴禾灶臺“背黑鍋”。

環境汙染的根源在哪裡?是城市數不清的大型工廠偷偷排出廢煙、廢水和廢渣,還有公路和街道的車流排出的尾氣,更有一座座、一幢幢擁擠不堪的高樓大廈阻礙了空氣的流通,建築工地的揚塵也是霧霾產生直接原因,不可疏忽是到處人聲鼎沸,嗓音不絕於耳。環境汙染的主要地方在城市。

相比城市來說,農村所謂的汙染可以忽略不計了。農民的柴火灶,只有在每天一日三餐時才會出現。整個做飯的過程,也就是個把鐘頭。就是家家戶戶同時做飯,那一縷縷炊煙,在農村廣袤的大地,天高山青樹多,炊煙早被樹木而淨化。以前的農村小河的水可以洗衣、游泳、灌溉,就是自家洗衣的水也可以澆菜園。而現在的河水、洗衣水敢不敢澆地,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農村才不是環境汙染最嚴重的地方,土灶臺也不是“罪魁禍首”。


農民的經濟條件和水平,對於電、煤氣的使用,只能說,還是使用不起。

農村的土炕也禁止使用,換成了電熱炕。還有廚房灶具大都是電器化。這一臺臺,一樣樣的用電設施,都要消耗電費,說到底還不是在“燒”錢嗎?電網的銷售分了四大類,就居民的生活用電還分了不滿1千伏、1千伏及以上兩個電壓等級,電度電價又分高、平段、低谷,其平均電價也(0.759+0.51+0.261)/3=0.51元。

有的農村也通上了天然氣,雖說也有初裝補助費,那是一次性的。後續諸如管道故障等問題,還得自己掏錢維修。農村又遠離氣站,做飯時,時不時就會氣力不足。這鈕那鍵的,對於老年人操作起來也不便。每月使用天然氣至少也要100元。農村安裝的天然氣,成為 許多家庭的擺設。

就目前來說,農村禁止使用土灶臺,有點為時過早,也不切實際。農民種地基本不賺錢,養殖風險又很大。畢竟很多農村地理位置偏遠,如果農民做飯不燒柴火,用上電或天然氣,普通農民承擔不起。再說了,柴禾做飯也代表著很多人對家鄉的回憶。要在提高和穩定農民的收入,降低農村電價、天然氣價格的前提下,適當的減少柴火灶的使用率,適當的將這一鄉村文化保留下來。而不是讓其隨著它的沿承和發展全面禁止。【#為生活而提神】


為生活而提神


農村的柴火灶對環境造成汙染問題,因為咱不專業,也不知道帶來多麼大的汙染。看到這個題目忍不住還是答一下吧,我只想說柴火灶透著濃濃的鄉情和滿滿的回憶。

記得小時候,爺爺特別喜歡喝茶,也沒有什麼好茶,就是些劣質的茉莉花茶或者是叫幹烘子的茶葉,雖然茶葉不好,但泡茶的水要講究。父親從村頭的井上擔來新鮮的井水,倒入壺中在土灶上燒開,一定要用玉米芯或是乾透的樹枝去燒開,我有時會拿著蒲扇在一邊幫著扇火,爺爺說這樣燒的水泡茶最好喝。那時還沒有液化氣等灶具,記得父親有天買來個煤油爐用來幫爺爺燒水,可是沒幾天就不用了,爺爺說水有煤油味泡茶不好喝,再說還費錢,還是繼續用柴用燒吧。

那時的農村每家都有土灶,冬天在堂屋燒炕做飯,廚屋支著大鍋蒸東西,配著封箱,小時候最願意拉著封箱玩,過年的時候蒸糕、蒸饅頭、煮肉、做豆腐,現在想起來就好吃。

現在,農村用土灶的已經很少了,也都用氣或是電器了,至少是80後家裡已經沒有土灶了,少數上年紀的有事還偶爾用用,即使有汙染,也是越來越小了,不用多久,土灶就會成為歷史,對於將要成為不能重來歷史的土灶,我們需要寬容對待。




奮鬥幸福515


土灶燒柴火幾千年了還在用。說明人類生存離不開它。現在農村做飯逐漸的不用燒柴火了。主要是農村住的多是老年人。一般早上不做飯。在村子飯館吃早點。中午都是煤氣,電器,智能電飯鍋,很簡單的。用柴火煙燻火燎,做飯不值得。只有天冷了,燒土灶暖炕。

至於燒柴草大鍋飯沒有了。(外縣山區就不清楚了)。唐山古冶我住的村子基本不燒了。

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人們從刀耕火種,到驅牛趕馬。到現在農業機械化,智能化。解放了勞動力。再有通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廚房科技發展很快,解決了家庭主婦繁重的體力勞動。人們還是嚮往清淨輕鬆的生活。

土灶慢慢的就會退出人們的生活。

煤改氣,改電,是發展趨勢。是新生事物。農民慢慢就會接受。主要是國家政策要把握好,因地制宜。清潔家園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執著105


那些所謂的磚家,就他媽扯淡,一天到晚正事不幹,一群不坐公交車的人,讓公交車漲價,讓閒著沒事的退休人員乘車免費,弄得上班族累了一天還要給他們讓座,追公交車比姚明還快,上了公交車,跟林黛玉似的,退了休啥事不幹退休金過萬,年輕人累死累活睜開眼就欠一屁股債,房貸,車貸,孩子上學費用,把農村搞得啥東西不值錢,城市的東西貴死,住廉租房的都開著轎車呼呼跑,真住不起房子的,沒關係跑斷了腿都住不上,那些磚家在幹什麼……為了衛生不讓養家禽,結果豬肉價格上了天,環境汙染,搞完了汽車,又搞農村灶臺,用柴火生火做飯都幾千年了,現在來個汙染環境,這是幹什麼,這不就是在扯淡嗎……


軒轅思宇101


千百年來農村都是柴火煮飯。。沒有什麼影響。。農村還是山清水秀。環保專家所說的汙染都大部分是工業汙染。跟農村燒柴沒關係。。壞事就是壞在狗屁專家身上。為了刷新自己的成就感。專家就把燒火。說成了汙染環境。。農村如果不燒柴。養雞養鴨養豬。吃什麼?現在全變成了汙染源。。現在好了,專家成功了。老百姓吃肉都困難了。為這些狗屁禍國殃民的專家點贊。如果是戰爭年代。這些專家敢說80%都是漢奸。這純粹是個人謬論。


用戶407280299789


由於人類對氣候變化原因不能真正掌握,導致將全球變暖和大氣汙染混為一談,認準了碳排放就是罪魁禍首,在採取措施上走向極端,工廠汙染被取締,汽車限排放,改造取暖方式,限制養殖,限制燒柴做飯……事實上,這些措施只對控制大氣汙染有用,對控制全球變暖毫無意義,不但不能控制全球變暖,而且起副作用,加速全球變暖。因為全球變暖主要原因是乾旱,其次是城市化建設和人類生產生活釋放的熱量。大氣透明度越高,乾旱的土地,樓房及硬化的地面吸收釋放的熱量就越高,大氣溫度升高的就越快。因此這些措施實際上大多是錯誤的,科學合理的治水,恢復雨水正常循環體系,增加降雨量,解除乾旱,恢復水調節氣溫功能,既有利於降低大氣溫度,又有利於降低大氣塵埃,減少空氣汙染。提高空氣質量不必取締工廠,限制取暖,限制燒柴做飯,只要從排氣上進行技術改造,淨化排放的氣體即可。但願人類早日醒悟,掌握地球搖擺運動,掌握全球變暖的真正原因,別再抱著溫室效應這一錯誤理論集體玩猴子撈月亮遊戲,整天胡思亂想瞎指揮。


搖擺的地球


我們曾經唱過的歌《又見炊煙升起》,我們曾經勸人的話“那家煙洞不冒煙?”,我們現在外出就餐感到最親切的就是“柴火灶”……現在有人以各種理由讓大家來討論柴火灶所做的飯菜,有點“元芳,你怎麼看?”的意味,如果我的回答是柴火灶做的飯菜真的很香,特別香您信嗎?!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就是從吃柴火灶啟蒙的,過去的皇帝吃過,王公貴胄吃過,毛主席吃過,老百姓也一直在吃,忽然,有一天有專家教授叫囂柴火灶汙染環境,還變相的製造霧霾,沒有新能源乾淨衛生,也希望電改灶,氣改灶。這些個願望和出發點都是好的,可是好些個鍋不能老由農村人揹著,有人唱“村子已死”,村子裡許多年輕人都在城裡討生活,也希望下一代能有品質生活,農村的柴火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還在堅持,或者只有在春節人多的時候才用,農村人也在與時代同步,也不是某些專家教授以及某些公職人員想象的那樣沒素質。反而倒是要給這些人提個醒,在給國家薦言或者制定政策的同時,要考慮國情,我們現在一直是發展中國家,和達到國家還有很大的距離,在出臺一些政策性的文件或者法規的時候,儘量的避免左的思想和盲目的一刀切,避免急功近利,避免朝令夕改,豬肉貴的原因就是血淋淋的教訓。


王偉2361


下圖是在重慶綠峽生態村的柴火灶,當地農村大部分燃氣管道沒有通到,農戶都是採用柴火灶,做飯的時候,旁邊還有鍋可以燒水,煮豬食等,需要柴火的時候,就到大山上隨處拾柴火,非常便捷。

柴火燒的時候,出來的能量特別大,所以很多人能體會到柴火燒菜好吃。此外柴火沒有燃燒完全產生的煙是碳化物居多,不像煤球等含有硫化物,所以汙染微乎其微。

在某些專家禁止柴火灶,提倡用使用天然氣之前,我們先了解下天燃氣的來歷:

天燃氣是古生物遺骸和木材等有機物長期沉積地下,經慢慢轉化及變質裂解而產生之氣態碳氫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開採原油時伴隨而出。

從這可以看出地下開採出來的資源都是枯竭的那一天。

能源的使用和途徑來源就像世界一樣,不應該是一種選擇,而是多種多樣,因地制宜。


逗音合作社


農村自古以來是“刀耕火種”,直到如今新社會在許多偏遠農村依然是燒柴做飯,燒煤取暖,這與經濟收入有直接關係,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農村木柴成為又實惠和又方便,但是隨著空氣汙染嚴重,一些專家建議認為空氣汙染源頭是農村燒柴作飯,燒煤取暖引起的,真是農村燒柴火灶引起的嗎?有這類想法的專家直接回應他們一句話:豬撞樹上,你撞豬上了吧!

最近幾年農村焚燒秸稈,燒柴燒煤問題都已經改善了不少,尤其是秸稈焚燒在農村基本看不到了,再說燒柴做飯,冬季燒煤取暖又有階段性,但是再看現在霧霾越來越嚴重,只要不是傻子都明白主要根源並不是來自農村燒柴燒煤。



如今我們所處的環境越來越差,尤其是城市上空,多數時間看不到藍天白雲,霧霾成為城市上空抹不去灰色的痛,此時需要我們徹底清醒起來,不要“諱病忌醫”敢於正視工業汙染才能找到根本解決辦法,建議專家不要把眼睛只盯著農村。
工業的發展加快了社會進步,同時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但是同樣帶來了汙染,如果要以犧牲我們的健康和綠色環境那麼究竟是好還是壞這個不言而喻,只要徹底解決工業廢水廢氣的排放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空氣質量,這就需要堅持,汙染環境快,但是想要恢復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就需要全民共同努力,就行跑馬拉松一樣,堅持到最後才能留給子孫真正的“綠水青山”。


農家老院子


農村柴火灶與汙染沒有關係,柴火灶是農民重要的生活設施。

近年來,一些專家、學者、權威人士對農村虎視眈眈,以保護環境為名,企圖從各方面蠶食、消弱、改變農村農業資源和生活方式,對農民要求很過分,不準使用煤炭,不準使用柴火灶,不準燃放煙花爆竹,不準養狗,不準養鴨等等,好像環境汙染、霧霾(mai)、風沙是農民造成的,甚至認為減少農民才是發展致富的關鍵。

看看柴火汙染、傷害到底有多大。柴火燃燒後產生的灰炭物質,這種物質接近土壤的性質,遇到溼氣、水分立即與土壤結合,使堅硬的土壤變得鬆散,有利於農作物生長髮育。柴火燃燒產生的氣體也是碳化物,氣體比重比汽油、柴油、天然氣輕的多,不易形成雲團,空氣中漂浮時間和距離很短,一般來說,農村村西頭的家庭煙氣不會飄到村東頭,更不會飄到鄰村,飄向上百公里、上千公里的城市更是天方夜譚。

柴火灶的作用很大,民以食為天,天就是命,斷了柴火就等於斷了命;雜亂的柴火既解決吃飯問題,又解決了髒亂差的問題,有利於農村環境衛生;柴火燃燒後的炭灰,是保持耕地土壤鬆散的最佳肥料;柴火灶是農村廚房保溫的重要設施、

柴火灶具有廢物利用的作用,一年四季不用花錢燒火做飯。燃氣灶、電磁爐等現代灶具樣樣需要錢,燃氣灶初裝費3500到5000元,假如換成成品柴火,10年也用不完。

農民掙錢不容易,不要用各種項目、各種名義來誘惑、套取農民的錢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