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擴容第三步確認!大批中盤股首次納入(名單)

點擊右上角【關注】短線刀客!

MSCI擴容第三步確認!大批中盤股首次納入(名單)

北京時間11月8日晨,指數編制公司MSCI宣佈,將實施納入A股擴容的第三步,將指數中所有大盤A股(包含符合條件的創業板標的)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納入因子從15%增加至20%,同時將中盤A股(包含符合條件的創業板標的)一次性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

上述變動將在2019年11月26日收盤後生效。

至此,納入MSCI的A股標的總共有大盤股244只,中盤股228只(具體名單詳見文末)。中國A股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將分別達到12.1%和4.1%。

MSCI年內最大一次擴容

本次A股擴容帶來的資金流入將明顯高於此前幾次納入。

根據追蹤MSCI指數的資金規模,中金公司估算本次指數調整對A股的增量資金(主動+被動)規模約為350億美元至400億美元(約2500億元至3000億元人民幣),相比今年5月和8月的兩次納入的估算資金流入(約230億美元)高約50%至70%。

興業證券預測,從總量上看,此次MSCI納入A股將帶來約400億元人民幣的被動增量資金,達到近五次新高。

此前,MSCI方面相關人士在接受上證報專訪時表示,此次擴容結束後,包括中國大盤A股、中盤A股以及創業板股票在內的所有中國A股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體系,預計有望給A股帶來合計800億美元的增量資金。

中盤股加入MSCI體系

本次指數調整中,中盤A股的加入也使得國際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投資的過程更全面、更常態化。

“在MSCI指數編制準則上,所謂的標準指數都包含有中盤和大盤的股票,作為整體代表,且幾乎無一例外。但是中國A股在去年納入時破了一個先例,考慮到A股當時首次納入MSCI指數,若一次性納入大盤和中盤股,可能使投資者‘消化不良’,便沒有把中盤股加進去。但是這一點是不完全符合MSCI指數編制準則的。而現在,多數投資者認為將中盤A股納入的時機已經成熟。”MSCI方面曾這樣表示。

由於本次擴容中,中盤A股將一次性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體系,因此相應中盤股獲得的資金邊際增量有望更大。

中金公司則估算本次大盤股納入係數從15%提高到20%將帶來約200億美元資金流入(佔全部流入54%),中盤股納入係數從0%提高到20%將帶來約170億美元資金流入(佔全部流入46%)。

國盛證券指出,行業分佈方面,中盤股更加側重景氣成長。

根據此前披露的MSCI納入A股中盤股及大盤股名單,大盤股與中盤股行業分佈情況存在顯著差異:大盤股名單公司主要分佈於非銀、食品飲料、醫藥、地產和家電;而中盤股標的主要分佈於醫藥、計算機、電子、化工和食品飲料。

簡言之,大盤股主要集中於金融地產和大消費行業,中盤股則給予計算機、電子等成長類行業更多側重。

今年以來北向資金增配醫藥、銀行

截至11月7日,北向資金今年以來淨流入A股數額達2379.46億元。此外,QFII投資A股的限制也在不斷放寬,外資持有的A股資產,已經與公募基金持有的A股資產大致相當,外資在A股的動態正成為A股投資者不可不關心的課題。

綜合分析北向資金今年以來各階段對A股各行業資金流入流出規模和各行業指數今年以來的漲跌幅,可以找到一些外資的行業配置特點。

安信證券研報指出,今年以來醫藥是最受北向資金青睞的行業,資金流入381億元,顯示出外資對醫藥行業的長期看好,並且今年以來醫藥行業表現不俗,指數上漲近36%。銀行今年以來獲得的北向資金流入僅次於醫藥,近335億元。與醫藥略有不同的是,銀行作為指數配置的第一大權重行業,被動資金配置比例較高。

安信證券進一步指出,從北向資金配置存量來看,食品飲料仍然佔據最高權重,年初至今佔北向資金持股市值比重保持在19.7%左右,一直是外資最青睞的行業。

但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對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資已經進入收穫期:單一行業市值佔比接近20%後增配空間有限,只需要長期持有即可獲得較高收益;預計今後外資對食品飲料行業將繼續以持有和兌現為主,增量資金有限。

244只大盤股

MSCI擴容第三步確認!大批中盤股首次納入(名單)

228只中盤股

MSCI擴容第三步確認!大批中盤股首次納入(名單)

MSCI擴容第三步確認!大批中盤股首次納入(名單)

點擊右上角【關注】短線刀客!

MSCI擴容第三步確認!大批中盤股首次納入(名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