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房企“以價換量”衝刺業績 借勢“雙十一”打折促銷

本報記者/餘燕明/北京報道

進入11月份後,留給地產商衝刺2019年銷售業績只剩下兩個月時間。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統計,截至今年10月份,恆大、融創等龍頭地產商的銷售業績目標完成率介於80%~90%,大概率會完成2019年銷售計劃。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嚴厲調控的市場下行週期裡,進入下半年以後,在全國範圍內廣泛佈局的龍頭地產商在銷售上以價換量的趨勢明顯。

記者逐一查詢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額榜單上排名前四的地產商,碧桂園、恆大、萬科和融創的銷售額均實現增長,但銷售價格也有一定幅度下調。

其中,萬科是過去10個月時間裡在銷售業績上唯一實現量價齊升的龍頭地產商,但結合最近三個月的銷售數據,其銷售額與銷售價格之間呈現出愈發明顯的負相關。

記者注意到,2019年剩下的兩個月時間,尤其是11月份恰逢電商“雙十一”,部分地產商還將進一步延續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推出優惠折扣活動,以提振、衝刺全年業績。

龍頭房企“以價換量”

恆大在2019年初確立的全年合約銷售目標為6000億元。到今年10月底,恆大已經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5434.8億元,目標完成率為90.58%。

今年10月初,恆大董事局主席許家印在季度工作會議上強調,地產業務的銷售和回款仍然是公司未來的頭等大事,“一定要提前超額完成今年6000億元的銷售任務,同時,下半年銷售回款要確保2800億元、力爭3000億元。”

據記者查詢統計,恆大的銷售業績從今年9月份開始大幅提升。今年9月份,恆大單月實現合約銷售額831.1億元,環比增長了73.8%,同比增長了31.9%。今年10月份,恆大的單月合約銷售額創下歷史紀錄,達到了903億元,環比增長了8.7%,同比則大幅增長了70.2%。

記者注意到,恆大近兩個月的合約銷售額陸續創出新高的情況下,單月的合約銷售均價則有所下調。今年8月份,恆大的合約銷售均價為10644元/平方米,今年9月份下調至10054元/平方米,今年10月份則進一步下調至9336元/平方米,單月合約銷售均價下調幅度為5.5%、7.1%。恆大在今年前10個月的合約銷售均價約為10359元/平方米,低於2018年同期的10524元/平方米。

當恆大在今年前10個月的累計合約銷售額達到5434.8億元后,它得以超過萬科,暫時排在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額榜單上的第二位,僅次於碧桂園。今年前10個月,萬科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5189.9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6.9%。

當期萬科的合約銷售均價為15572元/平方米,比2018年同期14973元/平方米上漲了4%。

記者根據萬科近三個月的銷售數據分析,其單月的合約銷售額與銷售均價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負相關。

今年8月份~10月份,萬科單月合約銷售均價分別為15908元/平方米、15370元/平方米、15990元/平方米,環比分別下降3.4%、4%;同期,萬科單月合約銷售額分別為441.3億元、492.9億元、433.8億元,環比分別增長了11.7%、-12%。這意味著近三個月裡,萬科在銷售價格上讓步越少,單月銷售額則隨之減少,市場對價格因素變得更加敏感。

目前在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額榜單上排名第一的是碧桂園,今年前10個月,碧桂園累計實現的權益合約銷售額為4796.9億元,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5.2%。碧桂園在今年前10個月的合約銷售均價約為8939元/平方米,比2018年同期的9414元/平方米下調了5%。

記者同樣注意到,也是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裡,碧桂園的單月合約銷售額實現了大幅增長,但合約銷售均價則逐月下調。今年8月份~10月份,碧桂園分別實現權益合約銷售額468.3億元、515.8億元、567.6億元,同比分別大幅增長了49.5%、40.4%、40.5%,近三個月環比增幅約為10%;而單月的權益合約銷售均價則分別為9058元/平方米、8939元/平方米、8510元/平方米,環比逐月下跌,同比則分別下調了0%、5.8%、7.8%。

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2019年1~10月份銷售額榜單上,融創排在第四。今年初,融創確立的全年合約銷售目標為5500億元。到今年10月底,融創已經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4339.2億元,同比增長17%,目標完成率為78.9%。

今年前10個月,融創的合約銷售均價為14610元/平方米,相比2018年同期的15300元/平方米下調了4.5%。這意味著在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額榜單上,排在前四位的碧桂園、恆大、萬科和融創,當期的合約銷售額(碧桂園為權益統計口徑)同比分別增長5.2%、8.4%、6.9%和17%,合約銷售均價同比則分別下調5%、1.6%、-4%和4.5%。

除了萬科在今年前10個月實現了量價齊升之外,其他三家龍頭地產商所實現的合約銷售額增長,在合約銷售均價上有所下調。不過,進入8月份以後,萬科單月合約銷售額與銷售均價已經呈現明顯的負相關,在今年10月份的單月合約銷售額同比下滑19.8%後,並被恆大反超。

借勢“雙十一”活動促銷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監測統計,今年前10個月,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額榜單上排名前100位的地產商(下稱“TOP100房企”),其合約銷售額均值達到了928.9億元,銷售面積均值為676.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率分別為21.3%和21%。

相當於TOP100房企在今年前10個月的合約銷售均價,幾乎與2018年同期持平,並沒有出現上漲。

一位市場人士分析,2019年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延續了政策調控、融資收緊、市場不振及去化難度加大等因素影響,地產商尤其在今年下半年增加了營銷手段、加大了營銷力度、延長了營銷週期,以促進銷售、增加回款。

據記者梳理統計,這些營銷手段主要包括“打折降價”“全員營銷”“首付分期付款”“特價房源”等,與此同時,地產商的營銷週期也在拉長。例如,從今年8月份開始,恆大就推出了“全國532樓盤,閃購7.8折”,疊加了全員營銷的方式,以促進銷售。

另據記者瞭解,當前,恰逢電商“雙十一”活動,不少地產商也借勢與電商平臺合作進行促銷。從今年11月8日~24日,龍湖推出了“雙十一”購房優惠,其在全國46個城市、近200個項目的在售房源將進行折扣優惠。

此外,恆大與蘇寧在“雙十一”期間也將合作賣房。根據合作內容,恆大的官方旗艦店將進駐蘇寧易購平臺,每天將推出折扣優惠的特價房源。除了線上合作,恆大還將藉助蘇寧易購門店和蘇寧小店,進行線下渠道拓展,蘇寧渠道銷售團隊的16萬名員工,將通過恆大的“恆房通”平臺成為銷售顧問。

同樣在“雙十一”期間,京東宣佈將與200家以上的地產商合作,在70個城市推出6000套以上的優惠、折扣房源進行銷售;據悉,“雙十一”當天,全國範圍內將有上萬套特價房源在阿里拍賣上線。

根據克而瑞的統計研究,從TOP100房企的目標完成情況來看,到今年10月底,2019年已設定全年銷售目標的地產商,近六成房企的目標完成率達到了80%以上。

其中恆大、中海地產、龍湖、世茂房地產、招商蛇口、金科、金茂、龍光地產、佳兆業等地產商已完成全年銷售目標的90%以上,並有望超額完成2019年銷售計劃。

另有近三成的地產商在今年前10個月的目標完成率在70%~80%之間,剩餘少數地產商的目標完成率不及70%。

記者進一步查詢發現,當前目標完成率達到90%以上的TOP100房企裡,部分地產商在今年前10個月的銷售業績實現了量價齊升。

以中海地產為例,其在2019年初確立的全年銷售目標為3500億港元,到今年10月底,中海地產累計實現合約銷售額3184億港元,同比增長了26.9%,目標完成率達到了91%。

今年前10個月,中海地產的合約銷售均價為20864港元/平方米,比2018年同期上漲了13.2%。

另以世茂房地產為例,今年前10個月,其累計實現的合約銷售額為1972.3億元,同比增長了45%,目標完成率為93.9%。世茂房地產在今年前10個月的合約銷售均價17938元/平方米,比2018年同期上漲了9.2%。

一家大型地產商華北地區營銷負責人向記者指出,開發企業在一定時期所反映的銷售價格的上漲或下調,除了與市場因素有關,也與開發企業自身的城市佈局、產品結構、推盤安排密切相關。

“TOP100房企排名前五的地產商,廣泛地佈局在全國大多數城市,除了一、二線城市以外,還會下沉至三、四線城市。樓市下行週期裡,三、四線城市的購房者對價格因素相對敏感,因此以價換量是可行的策略。”這家大型地產商華北地區營銷負責人補充說,“但不少千億規模以上的開發企業,集中佈局在一線城市和強二線城市,在產品適銷對路的情況下,價格上不會鬆動,且賣得很好。這尤其考驗開發企業的戰略佈局和產品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