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火藥桶在哪裡

如有雷同,不能純屬巧合

讀過《三隻蟲草》,讀過《蘑菇圈》,這兩本是輕型小說,今次推薦的《瞻對》,還是阿來的,只不過稍微硬一點,是一本非虛構歷史小說。瞻對地處川藏邊緣,是一個只有縣級建制的彈丸之地,但兩百多年來,從清朝到民國,這裡似乎是中國的火藥桶,因為光清政府就曾七次對其用兵,如果深究的話,民國肇始的武昌起義背後也隱含著瞻對的影子。那麼瞻對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它為何如此重要?

在今天的地圖上,已經找不見瞻對這個地名,民國時期一度被稱為瞻化,中共建政後改名為新龍縣。瞻對地處康巴,康巴人以彪悍聞名,而瞻對在康巴人中更屬彪悍中的彪悍,在藏語中,瞻對的意思就是一塊鐵疙瘩。

這鐵疙瘩來源於蒙古帝國時期,1253年,忽必烈邀請後來被稱為元朝國師的八思巴到京城,隨八思巴前去的有另一僧人名叫喜饒降澤,覲見時,忽必烈問他有何神通,喜饒降澤上前將一把劍徒手挽成鐵疙瘩。忽必烈遂賜他官印,回去好生治理,所轄之地從此就叫成瞻對。

地處高原藏區的瞻對,生產方式粗放而低效,加上土司剝削,常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在沒有經濟來源的時候,就成群結隊外出,在川藏道路上搶劫過往商旅,類似土匪,但在藏區,這種方式或者這種人並不叫做土匪,而是被稱作夾壩,藏語意為盜匪。

關鍵是這些夾壩不只搶商旅,他連官軍都搶,1744年,即乾隆九年,“江卡汛撤回把總張鳳帶領兵丁三十六名,行至海子塘地方,遇夾壩二三百人,搶去馱馬、軍器、行李、銀糧等物。”,江卡是個地名,位在今芒康縣,汛、塘都是清軍駐紮之地,把總是軍銜,類似一個連排級幹部,海子是高原湖。翻譯下來就是,這位叫張鳳的把總帶著三十幾位軍人,從江卡汛回內地途中,在海子塘被搶了。

搶官軍不比搶百姓,這是造反的表示,但是在夾壩眼裡,可能對此並無太大區別。四川巡撫紀山上奏,說此次搶奪官兵,理應懲以大法,雍正(乾隆的爹)八年就徵繳過瞻對,但總因該番恃險,攻擊匪易,還是要小心為上。你看,大清國把這裡的人稱為什麼?叫“番”或“藩”,這是對邊疆地區的一種蔑稱,歷史上就有東夷西戎南蠻北狄之稱。恃險,意思是說這裡地勢險要,官軍一來,夾壩鑽入深山峽谷,甚至退居高原雪寒之地,內陸來的官軍根本吃不消。

在稍後的徵繳過程中,先生戰事順遂,進而膠著不前,最後報告說賊首已被燒死,可以勝利班師了,是什麼樣的制度使得這些封疆大吏欺上瞞下,捏報戰功呢?這不是個例,多年以後的林則徐在廣州與英人大小戰鬥多次,均以失敗告終,但上報朝廷時都說成是得勝,導致道光皇帝對英國實力產生輕視,肆意開戰。這次也不例外,賊首活得好好的,皇帝知道後,大怒,關一批,殺一批,但是隻要大清朝的政治制度不變,這樣的情形就還會再次上演。事實上也是如此,此後的七次徵繳瞻對,幾乎一模一樣的故事,接連上演。

上文說到的土司,又稱土官、土酋,是古代中國邊疆的官職,元朝始置,金人入關後,沿襲了這種羈縻重於治理的制度。所有受封土司,都頒給信印號紙,號紙就是中央給地方土地的任命書,土司可以世襲,並按規定給中央繳納貢賦,剛開始交實物,數量沒多少,是象徵性的,後來全部摺合成銀兩,但是在實際繳納的過程中,地方官會十倍百倍的加大徵收數量。

這是由當時的政治制度造成的,官員的升遷貶謫不取決於百姓,而是取決與自己的頂頭上司,甚至是上司的上司。同時,徵收糧草等實物的過程中會產生損耗,比如朝廷規定要收三百斤,但是徵收需要人員,需要運輸,這些人也要吃飯,運輸就難免發生折損,最後要保障三百斤,那隻能多徵收一些,多收多少,就由地方官自己掌握了。官員之間來回走動,接待宴請,表示禮節性的往來,都在這多徵收的裡頭。這和今天的某些亂象,其實也頗為相似。

歷次暴亂,既有平民造反,也有土司造反,根本原因有兩個,一是文化單一而思想貧瘠,二是經濟凋敝而苛捐繁重。中央政府每次剿滅後,任命新的土司,並不觸動社會結構,只要地方土司或豪酋不造反,中央政府對老百姓的的生活並不關心。中原王朝對邊疆地區的治理政策核心邏輯就是以蠻治蠻。

其實,土司與中央政府之間的關係非常鬆散,由於土司制度不隨王朝權力的更替而變動,所以土司成為了一種超然的存在,任你天子更迭,老子一方獨大。而且,每次衝突爆發,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要驅趕漢人。

稍加比較,不難明白,這裡面有明顯的族群或民族差異,而且說這種話的人的主體思維多是漢人或中原思維。對於多數內陸地區的人來說,藏區是個神秘的的所在,這不單是它特殊的地理原因,也包括它獨特的文化因素。

民族主義,是一把雙刃劍,以民族主義為號召的革命,必然也同時激發多民族國家中其他民族的民族主義,從而削弱了共同的國家意識。有時候,這種強烈的民族主義主觀上可能是愛國的,但客觀上卻造成了礙國。

典型的例子如義和團運動,這是對抗洋人,外國人是非常明顯的異族,口頭上是扶清滅洋,但實際上卻挑起了八國侵華。非典型案例就是孫中山提出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如果把滿族視為異族,把中原漢族視為正統,那大清朝的統治就是異族侵略,類似的還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我們不妨設想,假如日本當年真的全部佔領了中國,建立了一個假設叫“大和”的帝國,那麼幾百年後,我們會不會說在中國的歷史上曾有過一個“和”朝?並且把這視為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事實上,清朝和元朝就是這樣,但是今天我們把元和清當做自己歷史的一部分。

清朝七次征伐瞻對,每次剿滅暴亂後,並不從文化和經濟角度去改造這個地方,只是新任命一個土司,然後等待各種問題重新積累,直到下次暴亂再起。所以有外國學者說,中國的歷史很長,但是他們從中並沒有學到什麼東西,直到今天,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問題和幾百年前的人們遇到的幾乎一樣,因為目前的制度中含有相當程度的封建成分。

藏人彪悍勇武,民氣所及,川人也受此影響,1911年,四川民眾參與保路運動,清廷派趙爾豐前去鎮壓,並將湖北新軍調往四川,從而導致了湖北兵力空虛,爆發了武昌起義,辛亥革命就這樣居然成功了。

本書以瞻對200餘年的歷史為載體,將一個民風強悍、號稱鐵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鉤沉出來,講述了一段而神秘的藏地傳奇。同時也展現了漢藏交匯之地的藏民的生存境況,並藉此傳達了作者對川屬藏族文化的現代反思。

中國的火藥桶在哪裡

中國的火藥桶在哪裡

中國的火藥桶在哪裡

中國的火藥桶在哪裡

中國的火藥桶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