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深圳挨着广州,医疗水平却总是差一头呢?

最近在深圳工作的朋友因为生病住院,因为病情加重了,深圳那边却直接给出的建议是:去广州看吧。说起这件事,也让他真的窝火,“深圳那么有钱,房价那么高,医疗水平却这么差。”

为什么深圳挨着广州,医疗水平却总是差一头呢?

因为本人并没有在深圳生活过,只是偶尔去一趟深圳,对于深圳的医疗水平也并不是很了解,后来到网上查了查,发现大家对于深圳的医疗水平都有很多的吐槽,那为什么深圳和广州这么近,医疗水平却总是差一头呢?

一、历史原因

首先必须要和大家灌输一个观点,就是医疗水平的提升和钱有一定的关系,但是钱绝对不是其中的唯一影响因素,所以,深圳确实是有钱,但这也不意味着,深圳在医疗发展方面就一定会很强。而这其中,历史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深圳挨着广州,医疗水平却总是差一头呢?

我来看看广州,比如广州中山系中的中山二院,也就是孙逸仙纪念医院,其是全国最早的西医院,有100多年历史了,1910年的时候就有了,想想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真不是无用的。而放眼国内其他顶级大医院大多数历史都很悠久,背景也及其牛逼。有历史有传承,一代一代下来自然积累深厚。

建国后50年代的全国院校大调整和之后的大三线建设,很多原来基础薄弱的城市通过这次调整有了不错的大学和医院,而深圳别说医院了,深圳特区成立也才30来年,之前就是个小渔村,这些年借着大势经济发展起来能跟北上广并称一线城市。但是其科教文卫事业就基本没什么历史,就算有也就近十来年发展会快一些,因此这么短的时间内想要有太好的积累基本没戏。

二、人的原因

和传统的大学不同,医学是个典型的“产学研”结合非常紧密的行业,你所看到的国内目前最顶级的医院都有相对应的顶级医学院做为依托,实践和科研结合非常紧密,还可以培养人才。这是一个钢铁定律,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地方医学都是这样的模式。

为什么深圳挨着广州,医疗水平却总是差一头呢?

而广州在方面就很有优势,比如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大医学院、广州医科大学、广州药科大学、暨大医学院、华工医学院。而再看看深圳,深圳大学医学院、深大附属总医院、南科大医学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医学院。其实相对比就能看到了,深圳的医学学校实在都太年轻了,人家多少年的教学实际经验真不是钱能搭出来的。

为什么深圳挨着广州,医疗水平却总是差一头呢?

除了看病的医生外,病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深圳之所以被称为朝阳城市,其最大的原因是城市的主体是绝大多数是青壮年流动人口,人口分布过于年轻,没有那么多慢性病人和易感人群,医生的熟练度也上不去,而本省地方上的病人,一定是去行政规格更高的广州。

三、地理位置的原因

其实仔细看看深圳所处的地理位置就知道,在看病这方面,深圳的地理位置真的很尴尬,对于深圳的人来说,看病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没钱的,做个城际高铁,到广州看病也就一个多小时左右的事,有钱的,同样的一班高铁,往反方向去香港一样可以解决,这2块地方的医疗水平都要远好于本地。

为什么深圳挨着广州,医疗水平却总是差一头呢?

同时还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深圳的地理位置不说没法像北京那样辐射周边,连大部分广东都辐射不到,粤北、粤西的人要选择也是选择广州。除了看病的人,医生也是同理,医生这样的职业,只有抱团才能效益最大,深圳虽然近年来人才引人补贴了很多,但是对于一个医生来说,想发展还是会去选择医学氛围更好的广州。

为什么深圳挨着广州,医疗水平却总是差一头呢?

除此之外,房价确实也是一大问题,有资历的老医生在其他地方的薪资水平一般也不会少的,深圳虽然能开出更高的价,但是在深圳房价依然十分夸张,这样也无形削弱了深圳引入人才的优势。

最后,其实总结下,归根到底深圳医疗较差的原因其实还是太过于年轻,与互联网产业处处要新的要求不同,医疗产业反而是时间越长价值越高。医疗、教育、文化,这些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不是GDP能买来的,更多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就像网上说的,深圳的好多医院装修都好好看,但是医生技术确实要弱一些。

不过还是那句话,深圳的医疗还需要时间,相信在未来,深圳的医疗水平会慢慢提升上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