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天屠杀700人,皇帝:杀得好,后篡位称帝,却“名流千古”

一般历史上谋朝篡位的人都是野心勃勃的,而且这种野心从他们年少时就可以看出。不过他们中的大多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毕竟如果野心过大容易导致这个人不择手段,没有道德,因此也不容易得人心,所谓恶有恶报,就是这个道理。

他一天屠杀700人,皇帝:杀得好,后篡位称帝,却“名流千古”

朱温出生在唐朝末期,他出生时正是唐宣宗在位,虽然和唐朝其他的盛世不能比,但唐宣宗时期怎么说也有过一段治世,只是朱温成长的年代唐朝已经走向了无法逆转的衰退。不过朱温这个人本来家境就不怎么好,虽然父亲和祖父都是老师,母亲又是地方官员家的女儿,但后来父亲早死,母亲只能带着他们兄弟三人过寄人篱下的日子。朱温这个人应该不能说是好吃懒做,但他也从来不参加劳作干活,整天只会说自己是做大事儿的人,是英雄豪杰,乡里人和他的门主都非常反感朱温,都觉得朱温这个人没什么本事只知道吹牛而已。

他一天屠杀700人,皇帝:杀得好,后篡位称帝,却“名流千古”

唐僖宗在位期间,社会环境每况愈下,正巧赶上天灾的档,政府又无能为力,逼得很多吃不上饭的人聚在一起做偷盗的行当,而吃不饱的老百姓也跟着黄巢开始了唐末的农民起义,朱温终于等到了能当英雄的机会,于是他和二哥朱存辞别家里,加入了起义的队伍。参加起义的三年时光里,朱温的二哥战死,但黄巢的部队却打到了长安,朱温还成了黄巢的得力战将,受到了黄巢的封赏和器重,还帮助“大齐”政权肃清了不少唐军的进攻,守住了长安周围的地区。

他一天屠杀700人,皇帝:杀得好,后篡位称帝,却“名流千古”

直到在同洲的争夺战之中,朱温不敌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的三万精锐部队,于是他赶紧向黄巢请救兵,可是谁知道求救求了十次,都没有等来救兵,原来请救兵的消息被左军使孟楷截住不肯禀报,眼看就要命丧敌手,朱温的部下劝诫他投降,反正黄巢起义也打不过大唐,朱温一听就索性投降了唐朝。朱温投降以后,成了同华节度使,唐僖宗对朱温的归降十分看重,封赏他为金吾卫大将军,河中行营副招讨使,甚至还赐给了朱温“全忠”的名字,不过这名字在今天看来十分讽刺,朱温既没有对黄巢“全忠”,更没有对这个赐他名字的李唐王朝“全忠”。

他一天屠杀700人,皇帝:杀得好,后篡位称帝,却“名流千古”

但投降了的朱温还是尽心尽力的打反抗唐朝的起义军,收复长安之后,朱温如愿以偿的得到了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紧接着朱温继续帮陈州解围,消灭了黄巢的残余部队。自此朱温开始为唐朝的各种平乱戎马生涯。在朱温打秦宗权平蔡州之时,唐僖宗驾崩,唐昭宗继位,唐昭宗也给这位战功显赫的战将朱温大加封赏,不过朱温已经开始了肃清异己的道路了,他不断的打击异己扩大自身的势力,而且权力也越来越大。末代王朝皇权是越来越弱,就连太监也能站出来把皇帝软禁,宦官刘季述想要废昭帝另立太子李裕,朱温一看自己还没有动手,哪轮得到你们太监,出手将昭宗救了下来继续当皇帝,昭宗自然是十分感激,给了朱温东平王的殊荣。

他一天屠杀700人,皇帝:杀得好,后篡位称帝,却“名流千古”

不过对朱温来说皇帝身边的宦官们还是自己道路上的绊脚石,903年,他一下子处死了700多个宦官,捣毁了“神策军”。 昭宗知道后说,杀的好,而朱温却在掌握大权的职位上走的风生水起,他是守太尉、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并且还被封为梁王。不过这些仍然还不够,朱温心里想做的还是皇帝的龙椅,于是他将唐昭宗身边所有的亲信人员一点点铲除,换上了自己的耳目,唐昭宗即便深知自己落入贼手,却无能为力,众人也都看出了朱温的企图,准备勤王,但是还没来得及出手,昭宗就被朱温杀害。

他一天屠杀700人,皇帝:杀得好,后篡位称帝,却“名流千古”

朱温立了13岁的李柷,不过没多久他还是把昭宗所有的后人和忠于李唐王室的大臣们都杀死了,并抛尸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此时朱温距离王位仅一步之遥,907年唐哀宗被迫退位,次年也死于朱温手中。朱温后来就是梁太祖,中国也开始了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朱温最后因为要将皇位传给义子,而遭到亲生儿子的杀害,皇帝也只当了6年,不知道他临死前有没有后悔自己的一生所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