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電路符號

大眾汽車電路符號及含義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常見元器件字母代號含義

大眾汽車電路圖中,電器元件在電路圖中是主體,電器元件在圖中用框圖輔以相應的代號表示,通常用字母或字母加數字的組合對元件進行標註,每一個元件都有一個代號,例如A表示蓄電池,B表示起動機,C表示交流發電機等。瞭解這些字母的含義,對電路的識讀和維修有很大的幫助。下表列出了大眾汽車常用的元器件字母代號含義。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接線代碼說明

在大眾汽車電路圖中,電路元件的接線點都以接線代碼的方式標註出來。這些代碼無論在電路的何處出現,相同的代碼都代表相同的接點,在下圖中,起動機B上有兩個接線代碼,分別為30與50的接點,而在點火開關D上也有代碼為30與50的兩個接點,這兩個元件的代碼為30與30之間是相連接的,30號線表示常電源,直接與蓄電池正極相連接,不受點火開關的控制;代碼50與50之間也是相連接的,50號線是受點火開關控制的,只有在點火開關位於啟動擋時,50號線才得電並供給負載電路。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大眾汽車電路常用接線代碼說明如下表所示。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熔絲與繼電器

大眾車系中,熔絲與繼電器多采用中央配電盒方式,如捷達、帕薩特、桑塔納轎車等。如下圖所示為捷達轎車中央配電盒,它幾乎集中了全部熔絲,中央配電盒安裝在剎車踏板上部,全車熔絲因車型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並且熔絲容量用不同的顏色加以區別,全車極少數熔絲設置在蓄電池附近。中央配電盒內也集中了幾乎全部繼電器,全車有6~12個或24個繼電器。幾乎全部主線束均從中央配電盒背面插接後通往各用電器,這樣全車線束也都集中在駕駛室的儀表板附近。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目前大眾新款車型中,多采用車載電源控制單元J519作為中央配電盒。它具有供電端子控制、燈光控制、雨刮控制、轉向信號控制、風擋玻璃加熱、個性化設置等功能。

新款車型中,熔絲盒也自成一體,不與繼電器混裝在一起,有的裝在左側儀表臺下,有的裝在右側儀表臺下,如下圖所示。通常廠家會在維修手冊中給出各種車型熔絲、繼電器位置與名稱,供讀者查閱。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導線說明

大眾汽車電路圖表達了兩種性質的線路連接方式,即內部連線與外部接線,如下圖所示。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內部連線在圖上以細線畫出,這部分連接是存在的,但線路是不存在的。標示線路只是為了說明這種連接關係,同時使電路圖更加容易被理解。

外部接線在圖上用粗實線畫出,每條線上都標註有導線的顏色、導線的截面積。電路導線顏色用字母表示。如果導線是雙色的,則以兩種顏色的字母共同標記,放在前面的為主色,後面的為輔助色,例如sw/ge、li/ws等。導線的截面積以數字標示在導線顏色上方。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

1. 全車電路圖由三部分組成

大眾汽車全車電路圖分為三部分,如下圖所示。第一部分為中央配電盒電路,其中標明瞭熔絲的位置及容量,繼電器位置編號及接線端子號等;第二部分是車上的電器元件及連線;最下面的橫線是搭鐵線,上面標有電路編號和搭鐵點位置。第三部分搭鐵線的標號是人為編制的,在實物中是不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標明在一頁畫不完的連線的另一端在何處,方便查找導線。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2. 採用斷線代號法解決橫向連線問題

電路圖採用了斷線代號法解決線路交叉問題。對於一些線路比較複雜的設備(如前照燈),它工作時要涉及點火開關、燈光開關和變光開關等配電設備,而這3個開關不在同一條縱線上,若按傳統畫法,必定要畫一些橫線將它們連接起來,這樣圖上就會出現較多橫線,增加讀圖難度,為此,該電路圖的總線路圖採用了斷線代號法。如上圖中起動機電路導線的上半段在電路號碼為“13”的位置上,下半段在電路號碼為“18”的位置上,圖中的處理方法是在上半段電路終止處畫一個小方框,內標“18”,說明下半段電路應在號碼為“18”的位置上尋找;下半段電路開始處也有一小個方框,內標“13”,說明上半段電路應在號碼為“13”的位置上尋找。通過以上4個數字,上、下段電路就有機地聯繫在一起,從而解決了線路交叉的問題。

3. 電路呈垂直方式分佈

總線路採用了垂直畫線方式,圖上不出現導線交叉,只有中央接線盒內才採用水平畫線方式,出現了較多的水平導線,這些水平導線除了15、30、31、50、X外,還有一些臨時編號線,如a、b、c、d、e、g、h、m、n、r等(如下圖中的b、c線),這些線是在中央接線盒的內部,而在電路圖的主體電路部分基本不出現交叉。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4. 搭鐵線的標註方式

在搭鐵線上,通常用圓圈圈起來的數字(或字母加數字)來表示電路中不同的搭鐵點,只要圓圈內的數字(或字母加數字)相同,就說明它們是屬於同一個搭鐵點。通過這些用圓圈圈起來的數字號,就可以在電路圖的說明中查找到搭鐵點在車身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5. 在表示線路走向的同時還表示出了線路結構情況

汽車的整個電氣系統以中央配電盒(又稱熔絲-繼電器插座板)為中心進行控制,大部分繼電器和熔絲安裝在中央配電盒的正面。接插器和插座安裝在中央配電盒的背面。上圖中的J18-X觸點卸荷繼電器在電路和圖上標有13/30、14/85、12/87和11/86,其中分子數13、14、12和11是指中央配電盒上的X觸點卸荷繼電器各插孔位置(下圖a),分母數30、85、87和86是指繼電器上的4個插腳(下圖b),分子和分母在插接時是相對應的。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圖a 繼電器位置圖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圖b X觸點卸荷繼電器插腳

分母上數字的含義如下:

85——用於搭鐵,即接地線或蓄電池負極搭鐵線。

86——用於連接來自於點火開關控制的電源線,即條件電源線(如15號線或X線)。

30——用於連接蓄電池正極,始終有電或稱為常電。

87——受繼電器觸點控制的電源線。當條件電源通電後,85號、86號線導通,繼電器線圈產生磁性,吸引30號與87號線路之間的觸點閉合,使用電器通電。

識讀示例

下面以新速騰蓄電池、起動機、交流發電機、車載電網控制單元電路(下圖)為例予以說明。


大眾汽車電路圖的特點與識讀方法


從電路圖中可以看出,蓄電池正極“+”分兩路接線,一條接起動機30端子;另一條接電控箱上的螺栓。

起動機的30號端子接蓄電池正極供電端;50號端子為啟動控制端,與方框內代碼為46的導線相接。

交流發電機“B+”端為電壓輸出端,接200A的SA1熔絲。“L”端為充電指示燈控制端,經插頭連接器T4t/2、車內空間導線束中的連接(61)後接載電網控制單元的T52c/32端。“DFM”端為交流發電機反饋信號輸出端,經插頭連接器T4t/1後與方框內代碼為68的導線相接。

主繼電器J271與熔絲座SB一起安裝在發動機艙左側的電控箱上,主繼電器的86腳為供電端;85腳為控制端,經電控箱的62端後與方框內代碼為66的導線相接,它實際受發動機控制單元的控制,當發動機控制單元的相應端子輸出低電壓信號時,主繼電器線圈得電,J271的主觸點導通,主繼電器的87號線與30號線導通,蓄電池電壓分別供電給相關電器設備。

更多精彩汽修知識,請您關注“汽車維修技術與知識”微信公眾號,每天為你推送一手、原創的優質內容,還可免費下載PDF學習資料、加入維修技術交流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