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中,誰無懼行業“天花板”?

金融地產行業必備資料超級乾貨:《房地產企業財務分析寶典(62頁)》關注、轉發、點贊文本,查看置頂文章,並添加好友免費領取(備註資料名稱)7天有效

房企中,誰無懼行業“天花板”?

毋庸置疑,10多年後,地產行業將迎來“天花板”。權威數據顯示,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這不僅意味著房地產市場將由增量市場變為存量市場,也意味著傳統地產開發企業將面臨著“活下去”的挑戰。

這一週期性的“天命”,誰也無力阻擋。所以,萬科、恆大、碧桂園等行業巨頭,無不“焦慮”,早在數年前就開始探索改變命運的途徑。

近兩年,又掀起了新一輪轉型熱潮,紛紛進軍“高科技”,比如恆大造車、碧桂園造機器人……能否成功,尚需觀察。

而在地產圈中,也有一些會選賽道的房企,卻無懼行業天花板的到來。但這樣的房企,少之又少,回頭來看,如此超前意識,無不令人驚歎。

這一超常規的賽道,就是“舊改”。而據書燃觀察,在舊改道路上,走得“早、穩、深”者,當屬佳兆業。

有例為證。日前,佳兆業在深圳舉行了一場名為“佳兆業2019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更新高峰論壇”,大咖雲集,論道城市更新的未來之路。且在此次論壇上,佳兆業重磅發佈了《城市運營核心邏輯》一書,首次系統性地向外界展示了其在城市更新領域的20年經驗及思考。

那麼,佳兆業為什麼咬定“舊改”這個“金礦”不放鬆?城市更新的內在核心邏輯又是什麼?它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為了搞清楚這些問題,書燃認真讀了這本書,現在就將一些感想分享如下。

1

前面書燃提到,像佳兆業這樣的房企,是無懼行業天花板的。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城市運營核心邏輯》中披露了一個很有想象空間的數據,那就是目前,國內城市存在的老舊房地產總面積(建築面積),預估已超過了200萬億平方米,且每年仍處於增長的狀態。這一現象在上海、北京和深圳等超級城市更為突出,亟待通過城市更新,推動其改造和升級,從而使其重新煥發價值。

200萬億的體量是什麼概念?根據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房地產的銷售總面積為17.2億平方米,如果以此數據靜態來計算,房改以來的30年,房屋銷售的總面積則不足500億平方米,況且在前一個十年,每年的銷售量也不足10億平方米。

也就是說,如此體量的舊改面積,是過去30年房屋銷售總面積的4倍多。

面對如此大體量的市場,即便增量市場遇到天花板之後,以舊改為主業的房企,仍然能夠“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

也難怪其他頭部房企也紛紛進軍這一領域,包括中海、萬科、融創等等。但說實在的,相對於傳統開發商而言,舊改對其來說,仍然是一個新領域,在探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而對於這一領域的“老手”佳兆業而言,一切看起來似乎就是輕車熟路。因此,出自佳兆業之手的《城市運營核心邏輯》,無論對行業,還是對正在進入舊改領域的房企而言,都具有借鑑意義。

不僅如此,該書的面市,正值城市更新迎來“大風口”。那麼,風口又意味著什麼,這裡你可以大膽“補腦”。

首先,前不久,深圳被中央委以重任,要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越的全球標杆城市。這其中的城市更新機會有多大,你也可以“補腦”想象。

其次,今年2月份,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綱要》的出爐,以舊改促進城市更新,實現城市復興,也逐漸成為未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要一環。

還有,今年3月份,住建委、發改委、財政部印發的《關於做好2019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要加快改造城鎮老舊小區。而且,國常會也多次提及該部署。據瞭解,全國首批改造的老舊小區多達16萬個,建面約40億平方米。這被認為是“棚改”之後,又一促進投資及消費的大動作。

要知道,多年來的“棚改”,催生了三四線城市的大牛市,也讓佈局這些城市的不少房企的規模,躍入了千億級。

所以,“舊改”的想象空間,不比“棚改”小。

顯然,在中國城市發展進入新階段後,提高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和宜居性被提上重要議程,三舊改造、城市更新是當前政府部署推進的主要民生工程。

而在《城市運營核心邏輯》中,佳兆業認為,目前,促進舊改發展的有五大驅動力,包括城市發展進入減速階段、產業重心轉向服務業、政策支持城市更新、房地產進入存量時代及新中產催生消費升級。

無疑,大風來了,你是否已起舞?

2

儘管舊改是一個大風口,但也是公認的“硬骨頭”,一般的企業很難啃得動。原因在於,舊改不僅需要付出高昂的時間代價,還需要付出更多的資金成本;還會涉及到一些敏感的問題,也就是說,這需要極強的專業運營能力。

打個比喻,如果說做傳統的地產開發是小學生,那麼,舊改的要求更多的是博士生。因為這不僅僅是蓋房子,更重要的是在重塑空間的同時,更是促進產業升級及價值再造的過程。

所以,玩舊改,不僅需要具有魄力的企業掌舵人,而且,更需要堅持和聚焦,如此,才能在這個賽道上,玩出新高度,玩出既長又寬的“護城河”。

當然,做舊改,也有傳統開發不具備的優勢,比如地價便宜、地段優越及利潤誘人。

那麼,佳兆業玩舊改的獨門秘籍又是什麼?

其實,早在20年前,佳兆業就開始做舊改,首個項目“桂芳園”獲得成功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拾。此後,便涉足多個城市的舊改,涉及的項目也不一而足,包括城中村改造、老舊小區、舊工業園區及爛尾樓改造,也包括高端住宅、精品公寓、甲級寫字樓、星級酒店及城市綜合體的改造升級。

如此堅持20年後,佳兆業便被譽為“舊改之王”。當然,這並非虛名,據佳兆業披露,截至2018年底,其在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舊改項目多達119個,這些項目的貨值高達1.8萬億元。

與其他企業相比,佳兆業的這些“天量”舊改項目,是其未來發展及業績貢獻的“基石”。

而與傳統的開發項目相比,佳兆業在舊改中的獲利也頗為豐厚。拿毛利率來說,其在深圳的舊改項目毛利率高達50%,廣州為40%,且在廣深區域,其舊改項目佔到了60%的比例。但目前,傳統的開發項目毛利也就在25%左右。

所以,處於微利時代的其他開發商,也對佳兆業另眼相看,或有“羨慕嫉妒恨”之感。顯然,舊改是推動佳兆業發展的一大“神器”。

不僅如此,經過20年的沉澱,佳兆業在舊改方面的經驗和實力,相當於萬達在商業地產領域的地位,不但為行業培養了大批人才,也成為經驗輸出的“黃埔軍校”。

房企中,誰無懼行業“天花板”?

而面對舊改耗時較長(短則5年,長則8年)的問題,佳兆業也做出了較為合理的“陣勢排布”,形成了釋放業績的梯度。比如,先前開發的成熟項目結轉後,可以將資金供應給新項目,也就是說,長、中、短期項目搭配較為合理,不至於發生資金週轉不開的情況。

所以,在舊改方面,佳兆業的經驗是首先培養專業人才。據瞭解,目前,佳兆業擁有600多名規劃設計、商業談判等舊改領域的專業人才。據說,目前,不少已進駐舊改領域或準備進軍舊改市場的房企,紛紛從佳兆業挖人。

另外,從佈局來看,佳兆業舊改業務所在的區域相對集中。首先,是位於重點城市,比如深圳、廣州,而且多半項目都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如此一來,能夠規避一定的風險。因為在不同的城市,對舊改有著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政策及不同的發展思路。

與此同時,佳兆業還在舊改方面嘗試了多種運作的可能,比如輕資產運作,再比如成立基金等等。《城市運營核心邏輯》就提到了城市更新全鏈條金融運作的模型,包括前期啟動階段的投資基金化、項目建設階段的建設信貸化、項目運營階段的資產證券化。

當然,輕資產運作模式,也已在項目上落地。《城市運營核心邏輯》中提到,創享域上海旗艦項目就是輕資產運營的典型案例。

這些都構成了佳兆業“城市運營的核心邏輯”。正如在本書《後記》中提到,由於城市更新項目開發週期長、資金壓力大、規劃難度高,還涉及到規劃、定位、招商和運營等複雜的業務環節,所以城市更新業務對房地產企業而言,是資本與運營等綜合實力的考驗。

而佳兆業通過20多年的實踐,更為城市更新的發展和未來,提供了一個無比珍貴的視角。

正如佳兆業集團執行董事兼總裁麥帆在此次論壇上所說:“城市更新不僅可以圓個人的夢,也可以圓一個城市的夢,更是整個‘中國夢’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有夢,就無懼行業“天花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