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時齊王該不該借糧給趙國?

尹小昔


齊國:平安一陣子,後悔一輩子。

在回答長平之戰時齊王該不該借糧給趙國這個問題之前,先把長平之戰前後的大概局勢給說一下。


先來說說齊國,這個國家本身是從西周時便開始存在的老牌諸侯國(雖然國家的主人變了,但是國號並沒有變。)西周滅亡之後,憑藉著漁言之利,迅速變得繁榮富庶,強大起來。由此,齊桓公成為了春秋歷史上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死了之後,雖然齊國發生了內亂,衰落了。但是,站在長遠的歷史角度,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齊國都是東方大國,強國。進入戰國之後,雖然田氏代齊,強大的齊國經歷了一番波折。然而,齊國並沒有隨著政權的顛覆,而衰落,反而又逐步強大起來,出現了後齊桓公(田午),齊威王,齊宣王等英明的君王,齊國再一次屹立在中華的東方,並逐步向中原遼東和南方擴張自己的霸權。正當齊國如日中天的時候,野心急劇膨脹,引起了各個諸侯國的恐懼。於是,在燕國上將軍樂毅的領導下,燕國,秦國,韓國,趙國,魏國組成五國聯軍奪取了齊國72座城池。雖然6年之後,由於五國聯軍的崩潰和齊國將軍田單的努力,齊國盡數收回了被奪去的城池,但是,齊國再也不是從前的齊國了!國力和財富的衰弱,使得齊國的君臣,只知道苟且自保,再無心也無力於中原爭霸了。


再來說說趙國,中原大國以魏國稱霸最早,韓國因為申不害變法,也曾一度強大。而趙國則是在戰國後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才開始強大起來的。此時魏國和韓國早已衰落淪為秦國的附庸。而南方的楚國,則一味的割地賠款討好秦國,早早地便也是不中用了。所以,山東六國唯一能夠與秦國抗衡的,也只有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強大起來的趙國。也就是說,趙國就相當於一幅盾和矛。也就是整個山東六國的屏障。

公元前262年,由於一次偶然的事件,引發了當時國際上兩個超級大國——秦國和趙國之間的戰略性決戰。這一場戰爭,秦趙雙方大約動員兵力總數達120萬以上,約佔當時中國總人口的1/12。由於當時趙國老將軍廉頗採取避敵鋒芒,堅守不出的策略。致使這場戰爭整整僵持了三年,公元前259年,天下大早,趙國和秦國當年都是顆粒無收。但是我們知道,秦國自從商鞅變法以來便是一個農業大國,有較為雄厚的糧食基礎。但是趙國卻不一樣,一方面,由於趙國當時胡服騎射,所以趙國還是一種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並不像秦國那樣,老百姓除了打仗就是種地!另一方面,趙國本土三多平原少,本身也不具備全國那種大規模種植糧食的耕地面積。


堅持到第三年,趙國已經耗盡了全國所有的糧食,40萬壯丁,40萬士兵整整三年什麼都不幹,就躲在那裡光吃糧食,光防守。趙國舉全國之力也是耗不起啊,所以沒有辦法,最後趙國朝廷只能撤掉廉頗,任用主動出戰的趙括。長平之戰適合結果大家也都知道。

如若當時齊國,肯借糧食給趙國,那麼趙國肯定能堅持,秦國就算儲存了糧食再多,他又能堅持多久呢?但是,齊國害怕秦國,為了自保而沒有借糧給趙國,長平一戰,趙國40萬大軍全軍覆沒,趙國垮掉了。中原六國唯一能和秦國抗衡的國家垮掉了!從此中原六國也便形同魚肉,只認秦國宰割了!而齊國的滅亡,只是時間的問題。



還是蘇洵先生在《六國論》中論得好: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與嬴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喪,齊亦不免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後亡,斯用兵之效也。

綜上所述,大家認為齊國該不該借糧給趙國呢?


舊事舊人歷史說


如果以現代人的視角去看,那當然是要借糧給趙國的。

這一點很好理解。

我們都知道,趙國在長平之戰的失敗,直接導致趙國的有生力量被消滅,從此山東六國再也無法在軍事上掣肘秦國,為日後六國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而齊國作為山東六國之一,自己也是長平之敗的間接受害者。

那麼在長平之戰中,趙國為什麼會失敗?

很大程度上就因為趙括的倉促出戰,才給了白起可乘之機,最終圍殲了趙軍。如果趙軍一直秉承著廉頗的戰略,從物資上拖垮秦國,那長平之戰的結果猶未可知。

而趙國之所以用趙括換下廉頗,就是因為趙國已經沒有糧食了,再拖下去,趙軍只會比秦軍先垮掉。所以趙國只能換上風格更為激進的趙括統兵。

但如果齊國願意借糧給趙國,那情況可就大不一樣了。

齊國地處山東半島,佔據魚鹽之利,自古便富甲天下。再加上齊國自襄王復國以來,數十年未對外發動過戰爭,其糧草儲備,後勤保障,一定是要超過秦趙兩國的。

秦趙兩國的後勤比拼,秦國只能說是略勝於趙國。一旦趙國有了齊國的幫助,那麼也就不必速戰速決,被拖垮的就會變成秦國。

秦國被拖垮,那長平之戰的結果必然將會逆轉。

若秦國退軍,那麼六國覆滅的時間至少可以延長數年之久;若秦軍戰敗,那麼六國的局勢就將改寫,趙國將會迅速的強大的起來。

如果以當時齊國人的視角去看,那自然也有不借的道理。

當時的齊國君臣,可以沒有現代人的上帝視角,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更不會想到在幾十年後,六國都要亡於秦手。

在當時的齊國人看來,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爭,就是兩個軍事強國的對決。

無論誰勝誰負,都是齊國人樂於看到的。

所以當時齊國君臣在面前,完全有理由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的。

再加上當時在位的齊王田建,完全就是一個胸無大志的傢伙,每日裡就想著怎麼荒淫享樂,也懶得參與其他國家的鬥爭。

所以,齊國沒有借糧給趙國,也是刻意理解的。

畢竟秦國勝了對齊國是威脅,那趙國勝了對齊國同樣是威脅,兩不相幫有什麼問題嗎?


盜帥夜留香YE


戰國時期的長平之戰,在這一役裡白起坑殺了四十萬趙卒,想必這段歷史大家都很熟悉的了。在這場戰爭中,秦趙兩國都傾盡了全國之力,正當戰爭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趙國曾派出使者跟齊國借糧,可是齊王建拒絕了。

《史記》記載:趙無食,請粟於齊,齊不聽。

那麼為什麼齊王不肯將糧食借給趙國呢,原因個人分析如下:

第一:齊國與趙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早期時期,昔日三家分晉,魏趙兩國互看對方不爽,魏武卒在龐涓的帶領下攻破邯鄲城,眼看趙國就要亡國了,是齊王令孫臏與田忌帶領齊國的將士出手相助,因此誕生了歷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戰圍魏救趙。我們可以在這看到如果不是齊國的幫忙,趙國早就被魏國滅了。

然而之後的趙國忘恩負義,惠王時期,趙國數度攻齊。

“十二年,趙梁將攻齊;十三年,韓徐為將,攻齊。”

齊閔王因為大肆擴張領土而引發各國的恐慌,五國聯合伐齊。趙惠王十五年,五國聯軍組成。以燕國樂毅為將,趙國授予樂毅相國印綬。秦國與三晉的兵力會合,樂毅帶領燕、秦、三晉五國大軍大敗齊兵。隨後,聯軍攻破齊國的國都臨淄,幾乎佔領了齊國境地,只剩兩座城池負隅頑抗,更是將齊國的錢糧珠寶洗劫一空,還一把火燒掉了齊國的王宮與宗廟。

秦、韓、魏三國退兵,然而趙國依然聯手燕國繼續攻打齊國。隨後在戰爭結束後,燕國與趙國趕盡殺絕,不給齊國恢復精力的時間,燕國這麼坐可以說是理所應當,但是趙國卻趁火打劫,可以說真的是刻薄寡恩了。在這期間廉頗、藺相如紛紛上陣,完全不給齊國換氣的機會。

《史記》記載:十九年,趙奢將,攻齊麥丘,取之;二十年,廉頗將,攻齊。

在這場滅國戰役裡,齊王建的爺爺齊閔王被殺身亡,齊國境地幾乎被佔領,齊王建的父親法章流落民間,在太史敫家做傭人,要不是太史敫的女兒慧眼識人,恐怕也不會有齊王建的出生。試問國仇家仇在身的齊王建回出手幫助趙國嗎?

第二:當時趙國的國力不亞於秦國,長平之戰打了三年,趙國被白起坑殺了四十萬男兒,然而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秦國也死傷過半。


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長平之戰“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可見秦軍也是死傷過半,能夠圍困趙卒四十餘萬兵力,秦國兵力必然以百萬計,那麼秦軍的傷亡過半。可見也是傷亡慘重。

之後秦國攻打邯鄲打了兩年,也沒能攻打下,最後還被信陵君竊符救趙,魏趙聯手打一個反擊,將秦兵擊潰,奪回上黨、太原、河東等郡。

長平之戰後,燕國見趙國國力大損,欲趁火打劫,舉兵伐趙,卻不想被趙國打得割地求和,可見趙國的實力。

再看回來,對於當時的齊國來說,他與秦國的中間隔著魏、趙、韓三國,威脅比較遠,符合當時秦國的方針遠交近攻;而如果助趙國打敗秦國,奪回上黨,趙國的實力只會更加強大,而齊國雖然經過田單復國,卻早已元氣大傷,淪落為三流的國家了。到時如果趙國的西邊沒有了秦國的威脅,再次忘恩負義攻打齊國,畢竟前車之鑑;那麼以齊國的國力根本應對不了趙國的攻擊,再加上北邊的世仇燕國,齊國可沒那麼幸運再出一個田單了,而且田單也去了趙國。

所以說齊王建不該借糧給趙國,正好讓秦趙兩國打得兩敗俱傷,藉此損耗兩國的國力,發展民生強大國力,以待東山再起。救算趙國敗,該急的也是魏韓兩國,國土相接,三家同出一晉,唇亡齒寒的道理他們兩國更有深切的感悟。


槍挑花面


我覺得長平之戰,齊王不應該借糧草給趙國。歷史上趙國對於齊國,是忘恩負義,背後捅刀子的角色。馬陵之戰和桂陵之戰, 趙國被魏國攻破都城邯鄲就要亡國,是齊國圍魏救趙出手救它。兩次大戰,齊國打垮了魏國,使趙國免於亡國。齊國對趙國有扶危救亡之恩。而齊國花錢死人,勞民傷財救援趙國,得到的報償是,後來強大起來的趙國,數度攻齊。

  趙惠文王十五年,趙國幫助燕國大破齊軍。攻破齊國都城臨淄,齊國王宮、宗廟,一把火焚燒乾淨。試想趙國都做到這種程度了,齊王要是還救,那就是腦子有問題。如果叫幫助趙國打敗秦國,那趙國就可能成為中原第一大國了。而對此時的齊國是絕對的壓倒優勢。歷史中趙國的德行,肯定是掉過頭攻齊,就齊國當時的實力肯定是會立刻亡國。所以說齊國可以借秦國之手狠狠教訓趙國,難道不是齊國最明智的選擇嗎?


嶽劍


戰國後期的齊國被秦國滅掉真是活該,公元前284年-279年燕國以樂毅為將聯合諸國進攻齊國,史稱“五國伐齊”,70餘座城池被攻佔,只剩莒和即墨,齊國差點兒被滅掉,趙國也參與了,廉頗趙奢在伐齊時都立下軍功的,趙國跟齊國是有仇的。齊國復國後變得保守,甚至是麻木不仁,太平了大約50年。不怎麼參與他國事務和戰爭,即使公元前257年魏楚聯軍和趙國軍民在邯鄲城下把秦軍打的大崩潰退走由此結成以信陵君魏無忌為首的抗秦聯盟齊國都沒動靜,更對後來秦國滅諸國無動於衷,最後難逃被秦所滅的下場,還是沒打仗投降的!公元前262年-公元前260年的秦趙長平之戰,秦趙兩國以傾國之兵對峙僵持在上黨地區,趙國缺糧向齊國借糧,可惜齊國難道真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趙國完蛋了秦軍就可以直接齊國本土了。但是齊國當時即使不是麻木不仁不幫趙國也是無奈,魏國和楚國在長平之戰時也是袖手旁觀,可不是怕秦國,否則“邯鄲之戰”時魏國和楚國哪兒敢出兵救援趙國?實在是因為長平之戰時“戰國七雄”軍力最強盛的只有秦趙兩國了,其他五國都已衰落,列國既怕秦國也怕趙國,巴不得秦趙能打個兩敗俱傷損失慘重減輕對列國的威脅。長平之戰大約50萬趙軍全軍覆沒,趙國嚴重衰落無力再威脅到列國,最起碼鄰居魏國有了安全感了,大家都是弱國了,可以合夥兒結盟抗秦了


立志成蟲


不借。借與不借糧,對長平被圍趙軍主力毫無幫助。六國合縱抗秦只是理想主義在做怪,根本不可能實現,各國真正該做的,就是變法改革自強,以自身的實力抗秦。趙國不是因為缺糧失敗的,長平之戰只打了半年,長平距趙國都城邯鄲也並不遠,不存在糧食在運輸途中損失的問題,趙國不可能真正缺糧,三月秦軍王齕部才進上黨,直到六月才突破空倉嶺,趙國的糧食早己下種,九月趙軍主力被殲,趙國的糧食也應該收割了,此時借糧不合邏輯。


沉140769451


應該借。

但齊王沒借,他笨,他還不如太子丹的"㖭糠及米"的悟性。

正因為這樣,戰國之中,齊國最窩囊廢。他認不清當時的情形,一個勁兒地抱秦國的大腳,置自己的屏鎖和鄰居於不顧。他如果借米給趙國,讓趙國去和秦國撕扯,對他沒什麼損失。萬一不怎麼樣,也只有趙,魏,韓滅亡後,輪到自己的份。但是,齊王昏憒,響應秦王的號召,眾諸侯國君還不如臣下明智。楚國,魏國都出人馬去救趙難,齊國人不去,糧不借,坐山觀虎鬥,趙國一滅亡,輪到齊國時,才倉皇讓後勝去抵抗,齊王投降,仍免不了餓死。

七國之中,五個國家面臨滅亡,奮起反抗,即使滅亡,也讓後人同情,尊重,似齊國,國雖大且富,兵強民眾,但讓齊王的短視給葬送了。

齊王稍有點存亡觀,也該借糧給趙國,這才叫明智。


劉一千五


從我們的觀點,唇亡齒寒,應該借。

但是,齊國與趙國有歷史仇恨,與秦國有外交關係,而且本身也很強(我們看來是自我感覺良好,但當時齊就是強國之一)。不借也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