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鍾情詩詞的女人,具有古典美!

董卿:鍾情詩詞的女人,具有古典美!

  鍾情詩詞的女人,具有古典美

  中華文化裡的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精髓,其用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一幅美得讓人窒息的畫面。詩詞的美將喜歡詩詞的女子也暈染得別有韻味和風情。“腹有詩書氣自華,最美不過董卿”,這是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觀眾們對董卿的評價。就連節目中的選手都引用起詩句來誇讚董卿,“美人當以玉為骨,雪為膚,芙蓉為面,楊柳為姿。”

  節目中的董卿落落大方,眼角眉梢帶著盈盈笑意,各種詩詞信手拈來,還特別的應景。她化身為一個古典美女,引領我們徜徉在浩瀚無邊的詩詞海洋,嗅聞淡淡幽香。

董卿:鍾情詩詞的女人,具有古典美!

  《中國詩詞大會》有一期節目中提到了鄉愁,董卿便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有自己的鄉愁,也都有值得自己追憶和懷念的地方”。光背前半部分詩句,也許大多數人都會,而接下來的發揮考的就是主持人的功力了。

  還有一期,一位孩童清脆地唱起《春夜喜雨》,父親輕輕地和著,董卿被這一幕感動,眼睛裡閃著淚花,隨口唸出了葉賽寧的《我記得》,“當時的我是何等溫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髮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從中我們領略到的是董卿強大的詩詞庫存儲量。

董卿:鍾情詩詞的女人,具有古典美!

  中國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簡潔卻意境深遠,讓人沉醉。如: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的《離思五首》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的《鵲橋仙》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的《木蘭詞》

  詩詞用詞都非常精準和優雅,用寥寥幾十個字就描寫出了事、物或者人。人們在閱讀的時候更容易也更願意記住,慢慢回味這一小段文字,不自主地就讓自己融入優美、令人陶醉的意境中,感受唐時的風輕輕拂動,聆聽宋時的雨緩緩飄落。

  美是動態的,是會傳染的,美麗的詩詞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女人的精神世界。女孩子讀點詩詞,時間長了氣質就會改變。長期在詩詞薰陶下的女人,會變得更喜歡思考,從而由此及彼對自己進行“完美”,久而久之,她的氣息和言談舉止都會改變,從內而外地散發出帶有書卷氣的美。

(轉載自愛奇藝閱讀《董卿,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