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绿地集团蜀峰468超高层位于天府之国的成都三环路以东,占地面积24530㎡,总建筑面积456284㎡,建筑高度468m,地上101层,地下5层。项目旨在打造集商务、办公、娱乐、酒店等为一体的城市枢纽,产品涵盖甲级办公、CEO行政公馆、五星酒店、天际会所、国际会议中心、商业、公寓等。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绿地蜀峰468项目是一个复杂的超高层系统,结构系统为核心筒+钢骨柱+外伸臂桁架+外围支撑+水平支撑,机电系统采用中央空调、防霾除尘、中水雨水回用系统,外立面采用异形单元式玻璃幕墙系统,屋面设置有直升机悬停系统,每一个专业内又包含有众多的复杂子项。


为此本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建筑信息化技术BIM对建筑的各部分进行了综合的全过程的修建模拟和运营模拟,涵盖建筑、结构、幕墙、机电、施工以及后期运维等各方面。小编今天就带您去看BIM在绿地成都468项目中的系统性应用,看BIM如何绘制最美城市天际线!

01 结构篇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复杂节点

绿地蜀峰468超高层结构构件复杂,钢结构贯穿整栋建筑,结构型钢用量重达5.5万吨,钢板最大厚度120毫米,最重异形节点95吨,最重钢杆件42吨。大量的三维非正交节点,使得结构构件和内部的钢材和钢筋在定位、长度、弯折位置等都进行了精确的模拟才能实施,常规技术很难达到。

采用BIM技术,对可能影响钢筋下料、钢结构加工以及会对施工进度产生影响的部位进行预警分析,对每一根钢材、每一根钢筋进行准确定位,发现问题,优化节点设计。


本项目通过BIM发现存在梁柱箍筋与型钢腹板碰撞、柱纵筋与型钢翼缘碰撞、钢筋锚固长度不足、节点钢材密集难以浇筑混凝土等诸多问题,并将优化建议及时传递给相关设计方进行调整,保证设计合理性的同时节省了工期。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塔楼基础

蜀峰468超高层竖向荷载重达50万吨,基础体量大、埋置深。塔楼采用桩筏基础,筏板整体厚度为4600mm,桩基为113根人工挖孔扩底桩,桩身直径1800mm,扩底直径3700mm,桩深20米,单桩承载力45000kN。

超厚筏板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3万立方米,为了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必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提前分析,借助BIM技术建模,有效的发现并解决筏板变标高位置不合理,与桩发生冲突等情况,共优化避让问题34处,相对于常规方式,节省工期近17天。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管线穿洞

超高层建筑内布满了复杂的机电管线,大量的管线洞口需要在钢板、钢梁上预留并在工厂一次成型。多专业结合模拟是BIM最大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机电与结构的碰撞,仅一个伸臂桁架层就避免16处预留遗漏,为后期建设带来了极大便利。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外幕墙

超高层外立面复杂的冰川造型主要由外幕墙来实现。外幕墙角度多变,而且为了节省工期,需要与其他专业穿插施工,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主体结构BIM模型、钢结构BIM模型、幕墙BIM模型三者的合成分析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幕墙与主体结构完美结合,截至目前累计核对各专业碰撞7处,各参建方对碰撞处进行优化,减少了施工返工。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深基坑

蜀峰468超高层地下室5层,坑基面积2.2万㎡,基坑周长638m,基坑挖深23~38m,采用内支撑体系的支护方式。内支撑支护体系与主体结构的交叉性,易与主体结构发生冲突。通过BIM技术对结构和内支撑体系进行模拟,发现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碰撞169处,疑似碰撞87处,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施工电梯

超高层为多专业同时作业,需要的施工电梯数量众多。本项目以核心筒外围16根巨型框架柱为依附点,共布置32部施工电梯,因冰山造型引起的立面折线复杂,必须采用BIM模型对施工电梯的运行过程进行模拟。通过模拟共发现119处影响施工电梯布置以及运行的问题,并得以成功解决。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02 机电篇

采用BIM技术参与项目建设近2年,机电成果突出:

发现并解决各类机电问题超过400项!

解决管洞信息不符问题461个!

解决机电管线冲突区域391处!

机电设备安装、电梯垂直运输等方案模拟超过100项!

项目累计节约工期140天!

机电方面创造经济效益1800万!

其中节约人工效益约136万,节约材料效益约434万,节约工期效益约1230万!

三线合一:多线协同,齐头并进

468项目运用BIM互联网平台促进项目流程的规范化、透明化,实现技术、工程、商务三线合一的协同管控。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图纸审核:设计成果的全方位体检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运用BIM技术进行图纸的全面审核,发现各专业图纸问题1300余项,提前“治疗”确保了蜀峰的“健康”。

管线综合:高效整合、合理可行

管线冲突太多怎么办?

净高控制不住怎么办?

专业交叉施工怎么办?

通过全专业模型整合,充分考虑各专业造成的影响,对管道进行“预施工”,不仅解决了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还合理利用空间,完美控制区域净高,使管道层次明显、有序,为多专业交叉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23-25层管综模型

对设备、伸臂桁架层23-25层管综深化过程中,管线太多、交叉复杂,更受伸臂桁架影响,通过BIM部门的努力,最终所有区域满足使用要求,部分净高过低的走廊净高提高800mm。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23层管综局部

留洞模拟:智慧判断、 自动生成

传统的留洞方式,专业协同性差、位置偏差、有管无洞……BIM基于数字化模型,考虑净高及专业协同等因素,对需预留洞口位置进行洞口预生成,生成预留洞图纸指导现场预留,达到有管必有洞。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地下室预留洞方案模拟

BIM平台:信息整合、管理网络化

工程管理过程中信息量太大,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时效性需要提升。BIM平台使项目管理与互联网结合,达成技术、商务、工程的信息统合,提升了项目管理的效率,促使机电各专业安装井然有序。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平台模型共享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平台资料管理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平台成本控制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平台进度控制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BIM手机端应用

BIM+VR

利用BIM软件建立与施工现场1:1的工程模型,结合HTC viveVR眼镜实现动态漫游,可以让体验者充分畅游在模拟场景中,通过虚拟模型,实现VR样板间看房,辅助设计方案的决策制定,提前优化施工方案的选择,提升工程质量。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VR体验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VR视角

BIM+AR

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对本工程重难点工艺及做法,进行虚拟仿真交底,如脚手架搭设、梁柱节点施工、钢板剪力墙工艺、防水工艺等,增强交底效果。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AR楼梯样板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AR剪力墙样板

BIM+3D打印

采用“立体光固化成型”和“熔融沉积”技术将虚拟的BIM模型转换为实体模型,将廻转塔机、顶模等复杂结构更加直观、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可全视野观看。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3D模型打印中

绿地468——棱角分明,像冰川冰晶直插云霄,工艺做法更高超

3D模型打印成果

绿地蜀峰468项目

成都绿地中心 • 蜀峰468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部第一高楼,作为西南地区的超高层标杆项目,其BIM数据模型、设计、施工及运营成果将为推动西南城市群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同时作为绿地集团的在建超高层项目的标杆作品也为绘制最美 “绿地城市天际线”抹上靓丽的一笔。



每天都有精彩内容来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