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否要從眾

你去參加一場音樂會,在十字路口遇見一群人,他們一個個仰望天空。你不假思索,也仰頭觀看。為什麼?從眾心理。音樂會期間,當表演到一個精彩段落時,一個人帶頭鼓起掌來,於是整個大廳裡頓時掌聲雷動,你也跟著鼓掌。為什麼?從眾心理。音樂會結束後,你去更衣室取你的外套。你看到前面的人將一枚硬幣扔進一隻碟子裡,雖然更衣室的費用是包含在票價裡的,但你會怎麼做?恐怕也會留下一份小費。

從眾心理是僅次於股市泡沫和股市恐慌的惡魔。在時裝、管理技術、業餘活動、宗教和節食裡都存在從眾心理。

簡單的所羅門·阿希試驗第一次是在1950年進行的,試驗顯示了團隊壓力如何壓倒正常的人類理性。試驗時,工作人員將不同長度的線條拿給受試者看,要他說出線條比起參照線條是更長、一樣長還是更短。如果此人是獨自坐在房間裡,他會正確估計所有線條,因為這項任務確實很簡單。現在有7個人走進房間——全是演員,但受試者被矇在鼓裡。那7個人相繼說出一個錯誤答案,雖然線條明顯長於參照線條,他們卻說它“更短”。現在輪到受試者回答了。30%的受試者會說出與前面的人一樣的錯誤答案——純粹是受到團隊壓力的影響。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我們過去的進化過程證明了這一行為是生存良策。假設5萬年前,你與朋友們一起外出狩獵、採摘野果。忽然,你的夥伴們全都跑了,你會怎麼做呢?你會停在原地,撓撓額頭,思考你看到的是一隻獅子,還是沒有危險、只不過看上去像只獅子的動物?不,你會跟在你的朋友們身後奔跑,能跑多快就跑多快。等你身處安全時,你可以再反思。誰不這麼做,誰就有可能從基因池裡消失。這一行為模式深深植根在我們體內,至今我們還在使用它。這一模式同時也用於缺少生存優勢的地方。我想到從眾心理能派上用場的唯一一種情況:你有一張陌生城市的足球賽的票,但你不知道體育館在哪兒。這樣,你只要跟在那些看上去像足球迷的人後面,往前走就行了。

喜劇和訪談節目常會利用從眾心理,在關鍵時刻插入笑聲。事實證明,這的確會引得觀眾發笑。約瑟夫·戈培爾在1943年所作的“你們想要全面戰爭嗎”的演講,是最令人難忘的從眾心理的例子。可是如果單獨和匿名地詢問,恐怕沒有一個人會同意這一荒唐的建議。

廣告會有計劃地充分利用我們從眾心理的弱點。當消費者的選擇漫無頭緒時(汽車、洗滌劑、美容產品等品牌的數量多得無法全面掌握,它們都沒有明顯的優缺點),在你我這樣的人出現的地方,它最有效。

當一家公司聲稱它的產品“銷量最高”時,請你表示懷疑。這是個荒唐的說法。憑什麼一種產品“銷量最高”就應該更好呢?英國作家毛姆這樣講道:“就算有5000萬人聲稱某件蠢事是對的,這件蠢事也不會因此成為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