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1990年以後,隨著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推進,來自歐美的西方大片,對中國國產電影造成了不小衝擊,國產反特片也相應進入了低潮期。

然而,“反特”影視作品並未消失,而是隨著電視的逐漸普及,逐漸演變為諜戰片,並且在互聯網尚未完全普及的20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終於由“反特”的電影時代走進“諜戰劇”的電視時代。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誓言無聲》劇照

1990年代初,可算作中國諜戰劇的“準備期”

其中,《軍統特遣隊》《槍訪要塞》等電影,已經具有明顯的諜戰元素。

《軍統特遣隊》是由喬克吉執導的一部懸疑諜戰電影,由李保定、張中華、翁國鈞等主演,於1990年上映。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軍統特遣隊》海報

該片主要講述日本投降後,圍繞剷除大漢奸周拂海為中心,在上海灘展開了一場各種政治力量激烈角逐的故事:1945年抗戰勝利後,大漢奸周佛海以存有蔣介石密信相要挾,急電重慶請求庇護;蔣介石為掩蓋其“假抗日真賣國”的罪行,密令戴笠率一支軍統特遣隊潛入上海保護周佛海。戴笠來到周公館談及密信,周佛海告知已燒燬,戴笠將信將疑。從香港返回上海的杜月笙聯合上海各界,舉辦人型舞會歡迎戴笠,並希望藉此機會弄清這位黨國要員的真實目的。而戴笠也利用這個機會,以周佛海的五姨太做掩護,將周佛海秘密轉移。舞會上,軍統上海組情報處長程克祥悄悄告訴戴笠,密信並沒有燒掉。深夜,程克祥潛入周佛海密室,而軍統特務羅曼也奉戴笠之命來此尋找密信。二人不期而遇,引發了一場混戰。經過一番周折,楊鍔終於得到了裝有密信的木魚,將木魚送到周佛海手中。戴笠避開杜月笙的包圍,將周佛海送上了飛機。

1991年,華克執導的諜戰電影《槍訪要塞》公映。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槍訪要塞》劇照

這部電影的基本故事情節是:大戰役後,國民黨軍隊倉阜向閩南沿海聚集,屯兵佈防作垂死掙扎。敵陶司令奉命率部來到鷗島要塞。為摸清敵人佈防情況,我軍派田參謀為目的小分隊,潛入歐島配合地下黨鳳凰花截取敵秘密佈防圖。國民黨軍艦上,一個機要扶正用密碼與我軍聯繫,不幸被軍統特勤處藍卜校發現,雙方展開激烈槍戰。機要員被迫將最後一粒子彈射向自己。敵軍請來佈防專家鹿將軍,陶司令安排他住進一神秘的別墅。醫生琴淑貞是陶司令的私人保鍵醫生,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設法同敵軍中我秘密黨員聯繫。她以為司令部的辛上尉可能就是要找的“鳳凰花”,在舞會上。雙方約定由辛上尉潛入別墅。竊得要塞邊防圖。不料,辛卜尉中了藍上校的圈套,這位熱血青年終因寡不敵眾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田參謀按約定地點接頭,幾次中了敵人埋伏,多虧沉著應戰才化險為夷。事後。他意識到內部一定出了叛徒。一天夜裡,山交通員阿嫂用電話和藍上校聯繫時,埋伏已久的小分隊一槍結束了這個叛徒的性命。軍艦上,鹿將軍正在周密佈防.我軍的總攻時間也正分秒逼近,然而,佈防圖仍未搞到。在這緊要關頭,“鳳凰花”開始行動.他就是深得陶司令信任的副官復侯亮。他與琴淑貞接上關係,共同配合小分隊行動。夏侯亮潛入鹿將軍的秘密辦公審,施巧計將鹿將軍挾持到快艇卜。行進中,小分隊遭到藍上校阻截,在激烈的槍戰中,藍上校被夏侯亮擊斃。小分隊在配合夏侯亮行動搭救鹿將軍的兒女時,與特緝隊遭遇,田參謀和琴淑貞英勇獻身。一系列事實教育了鹿將軍,他決心與國民黨分道揚鑣。我軍總攻按時發起.排炮轟鳴……陶司令存絕望中自殺。

不難看出,儘管處於諜戰劇準備期,在這個時候,原來“反特”電影中單一的“敵特”設計,逐漸為敵我雙方“諜報人員”所替換,故事的時代背景常常向前推到了1949年前,“諜中有我、我中有諜”的劇情設計,逐漸成為一種設計模式。

經過一段“反特”向“諜戰”的醞釀,1992年,王藝導演的12集電視連續集《76號魔窟》走上熒屏。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76號魔窟》劇照

該劇講述的是1938年,被恐怖所籠罩的上海連續發生幾起並非偶然的暗殺事件案。主要故事情節是: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踏向整個中國大地,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然而,國民黨投降派汪精衛卻秘密訪問日本賣國求榮。因此,日本內閣宣佈,不與蔣介石為談判對象。蔣介石極為氣憤,為排除異己,命令戴笠領導的軍統特務組織打著抗日除奸幌子和汪精衛一夥進行絞殺,一場腥風血雨特工戰在上海拉開序幕。

此後的1993年、1994年,大陸的諜戰影視劇似乎沉寂。

1995年至2001年,可視作中國諜戰劇的“厚積期”

直到1995年,25集電視連續劇《午夜諜影》(又名《狼行拂曉》)播出,又一次興奮了廣大觀眾的神經。根據同名反特片改變的20集電視劇《野火春風斗古城》也在這一年播出,讓人們在熒屏上重溫了一次經典。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午夜諜影》劇照

同樣是1995年,一部名為《無悔追蹤》的諜戰劇播出,這部劇通過新穎的角度,講述了特務馮靜波人生的轉變,悄悄刷新了“諜戰劇”這一概念。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無悔追蹤》劇照

這部劇的製片人,也就是電視連續劇《甄嬛傳》的導演鄭曉龍,而其演員陣容也是非常強大的,王志文、劉佩琦、李冰冰、孔琳、何冰……這些影視劇大咖雲集其中。儘管這部片定位是諜戰片,但實際上它更像是一部包羅萬象的歷史劇:50年代新中國剛成立,官僚主義瓦解,反腐行動倡行,國家重拳打擊權色交易,看起來一派光明景象,然而黑暗仍然存在,小人得志、假公濟私、賣肉上位等醜惡現象仍然遍地都是。而這一切都包含在北京城的老胡同裡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奉命潛伏的特務,熱心助人的所長,相愛相殺的日常,敵對的立場給他們和家庭帶來了傷害,同時也讓他們成長。特務馮靜波在肖大力的感染下,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而生活在老胡同裡的肖大力、馮靜波,以及那些平凡街坊們,他們的一生,見證了那個時代的進步,以及歷史發展中不可避免的犧牲和陣痛。

時至今日,《無悔追蹤》還經常偉人津津樂道,成為大家心目中經典的諜戰劇之一。

但是,《無悔追蹤》之後,雖仍有其他影視劇作品不斷誕生,如1996年23集連續劇《第二條戰線》、1997年22集連續劇《上海秘密戰》、1998年15集連續劇《黑白布局 》、1999年20集連續劇《和平衛士》、2000年20集連續劇《戰諜》《絕路》《蝸牛行動》 、2001年18集連續劇《023檔案》等,但總體顯得平淡無奇。因此,也有人評價說,《無悔追蹤》的成功,或許延遲了諜戰劇作為一個特殊劇種的誕生。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和平衛士》海報

仔細觀察整個20世紀90年代的諜戰劇,可以發現,它們基本上沒有商業“注水”現象,因此劇集普遍不長,最長不超過25集,最短僅15集,這與當今時代動輒幾十集的臃腫的大製作相比,劇情結構顯得格外合理,節奏顯得格外緊湊。這可能和當時中國尚未成熟的商業運作有關。

2002年以後十年時間裡,是中國諜戰劇的“薄發期”

經過十年左右的準備期,2002年,經過國家安全部審查的反特題材電視劇《誓言無聲》在中央電視臺黃金檔播出,重新開闢出諜戰影視劇的新路。

這部連續劇,由毛衛寧執導,錢濱、易丹編劇,高明、趙崢、王海燕、李景主演,於2002年8月27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該劇講述一個旅居歐洲的艦艇動力專家回國協助人民海軍制造新型潛艇,臺灣特務機關佈置暗殺行動,我反間諜部門聞風而動反間諜的故事。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誓言無聲》海報

《誓言無聲》主要劇情是:

20世紀60年代的一個冬天。秘密回國參加我新型潛艇研究製造的華裔專家,在途經香港時遭到臺灣特務的追殺,險些喪命。北京的反間諜局立即分析情況,作出我內部存在臺灣間諜的判斷,並迅速展開調查。本以等待退休的許子風和年輕的反間諜局人員駱戰,以及原在香港的外派人員藍美琴組成三人小組,接受了此項任務。

許子風的三人小組開始查找內部存在的間諜,但並未取得明顯進展。這時,香港突然出現了一個來自臺灣情報部門的投誠者但戈然,他聲稱自己可以為北京提供有關間諜的情報。經過在香港的會面,許子風認為但戈然的身份基本可信。但戈然隨後開始提供相關情報,情報明確地將負責潛艇製造的研究所所長馬知遠指認為間諜,這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隨後展開的針對馬知遠的一系列毫無結果的調查,使許子風開始懷疑但戈然提供的是一個假情報,目的在於擾亂視線,把我方的調查引入誤區。但戈然顯然是要為了進一步證實自己情報的可信度,隨即又提供新線索,使駱戰抓獲了周為民等準備在春節期間對北京進行爆炸活動的小特務。就在這個但戈然的可信度得到更多認可的時候,許子風忽然悟出了臺灣情報機構真正意圖:以假投誠者但戈然轉移我們的視線,達到掩護真正間諜、為其下一步行動爭取時間的目的。

為了敲山震虎,許子風一面要求與但戈然再次見面,一面放出口風,聲稱此次見面的目的在於揭穿但戈然假叛逃的伎倆。果然,但戈然應約到達香港後便被臺灣方面的槍手擊斃。但戈然的死亡,既證實了其假投誠是一個圈套,也使許子風他們將內部間諜的最大嫌疑集中在了研究所保衛處負責人範仕成身上。

臺灣方面在北京的另一個潛伏特務毛陽,也在加緊行動,目標仍然是我方的潛艇項目和協助工作的華裔專家。在藍美琴和駱戰的嚴密監控下,敵人再次暗殺華裔專家等一系列活動都被挫敗了。眼看我潛艇項目接近尾聲,範仕成和毛陽也感覺到了末日的臨近。在臺灣方面的指令下,他們瘋狂的孤注一擲了:盜竊潛艇試驗資料、暗殺許子風、摧毀潛艇試驗車間、槍擊華裔專家等,經過一番鬥智鬥勇的生死較量,許子風他們的三人小組使敵人的陰謀均以失敗告終,成功抓獲了長期潛伏的間諜範仕成,保證了華裔專家的安全和潛艇項目的順利完成。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誓言無聲》海報

《誓言無聲》向觀眾展現了活動在隱秘戰線的特殊群體在保衛國家安全的光榮使命下所從事的特殊職業的光彩與魅力。全劇通過一個新奇別緻的故事載體,真實地反映了六十年代我國隱蔽戰線尖銳複雜的鬥爭,深刻地表現了反間諜戰線的英雄們複雜真實的精神世界和情感經歷。故事從一開始就非常"抓人",迴避了公檢法同類題材暴露黑暗的程式化寫法,完全從正義的角度進行正面的謳歌,是一部在特殊題材領域弘揚主旋律的成功之作(新浪娛樂評)

《誓言無聲》播出後的社會影響出乎意料得好,國家安全部從上到下也都非常認可,主演高明、王海燕連續三年受邀參加了安全部內部聯歡會。2003年,24集諜戰劇《梅花檔案》,2004年,20集諜戰劇《諜戰之特殊較量》等諜戰片在熒屏上播出。但在《誓言無聲》的光環下,顯得十分平淡。《誓言無聲》之後,同樣為錢濱、易丹編劇的《誓言永恆》《誓言今生》,分別於2009年、2012年推出,這三部電視劇,被人們稱之為諜戰片的《誓言三部曲》。

從“反特”到“諜戰”:建國以來大陸“諜戰劇”簡史(中)

《誓言無聲》劇照

2004年,廣電總局一紙禁令,將曾經火極一時的涉案劇退出黃金檔。但因為《誓言無聲》的成功,無形中為中國大陸的諜戰劇開創了一條路子,促使大批警匪、刑偵劇資源轉向諜戰劇,使中國諜戰劇在此後的十年時間裡終於迎來了大有可為的時代。

(未完待續)

小啟:本文參考了數量甚巨的文本資料及網絡資源、實難以一一羅列;如有相關文字和圖片侵犯您權利之處,敬請海涵!在此,表示真誠的謝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