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


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篱畔风流且未藏

——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沐着午后的秋阳,我去东柳轩看菊。

花开在城东。城东有沟名东柳。种花人自号东柳轩主。筑两层西楼,种一院菊花。

淙淙流水处,粉墙瓦舍间,宁静致远,尘土生香。


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菊已尽放!

偌大庭院,竟成菊圃。白,红,紫,黄,绿,又非白、非红、非紫、非黄、非绿,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如丝,如绦,如触,如翼,如簪,如钗;如凤尾,如龙鳞,如狮鬓,如霞冠,如珊瑚,如松针,如绣球,如绿云;如散雾流珠,如醉归蝶舞。

柔若粉女,厉如金刚。白的银须飞雪,灿的紫电流光。这边厢玉环醉酒,那边厢飞燕舞袖。娇媚似少女含羞,沉静如芙蓉罩霜。婷婷似凌波仙子,憨憨如稚子牵裳。这一盆雄狮傲宇,那一盆美人盛装。热闹处绿衣红裳、金钩飞溅,清冷处寒江钓雪、月波如霜。

名绿野,名暮雪,名金脊,名白莲,名黑菊神,名白越山,名霜满天,名粉舞环,名金龙腾云,名紫燕翻飞,名国华雪晴,名春日见山……


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花事之后呢?我问东柳君。

“齐根剪去,春发新芽,三月插芊,五月移栽,立秋竞放。”

秋花春种,34种200余盆。种菊人拥有每一朵花的全部光阴,而赏花人,如我,只是看客。

其间之苦,之乐,辛苦并乐,独属东柳。

晨饮金风晚沐霜,平生有意属秋光。

萼头清气依然在,梦里香魂未许藏。

要与重阳同客醉,何须明日叹花黄。

主人岁岁春归后,将插新枝育菊秧。

是谁新著彩衣裳,篱畔风流且未藏。

或闭或开皆画意,亦黄亦白共秋霜。

纵遭暮雨当非泪,若遇骚家恐断肠。

思绪凝成笺上句,看花四季吐清香。(东柳轩主《重阳日近赋菊二首》)

种菊,供菊,赏菊,念菊,写菊。

“这几年,写的菊花诗最多,前前后后近百首。”东柳说。


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昔时,东柳学农,事农。专业既精,学识亦丰,思辨俱佳。值机关缺人更缺才,系统几百数人中,独识东柳之才,荐之,于是奉召而进,大家同在材料堆里、碎纸屑作“千古绝唱”,消磨青春。奈何时运不济,域内数十年竟死水一潭,各处人头攒动,骨干堆如干骨。如此两年,得机可去兼职,东柳便决定辞行,退出人潮汹涌之地,发挥专业之长,更兼得一份收入,上可颐养双亲,下可顾及妻儿。众皆惜其才,留之,他说:前路蜂拥,我往旁边去。

一去十余载。

居处亦从城西楼房搬至东柳沟,翻修旧居,添女鸣玉。出则事农、专农、为农,引种试验、示范推广,授业解惑,白丁受益;入则种花植树、赋诗填词,坚持所爱,终有所成。且行且吟,文士雅集,更兼高堂稚子,琴瑟和鸣,不负韶光。

我常思:什么样的活法是好的?我以为东柳君这般就是:种菊,写诗,谋生的职业,原本是自己所长,有闲精进的,亦是自己所爱。况有闲居一处,满庭花香,良妻做伴,慧女牵裳,共奉老母,天伦一堂,何其乐,何其幸,何其难得之欢矣!

为此,我以东柳为弟,为友,为师,为同道。


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春培新土育嫩芽,秋丛绕舍似陶家。殷勤莫问霜后事,东篱煮酒话菊花。”(木依之湄《题东柳盆友圈》)我惦念着择日去东柳轩赏菊,不期得东柳君发帖邀请赏菊,一喜;久阴,待中午却出一派暖阳,清寒尽扫,蓝天白云丽日晴天正好赏菊,更喜;至东柳轩,早见许多才子雅士欢聚花间,赏菊品茗论诗谈天说地,喜上加喜;巧遇大家画菊,毫端蕴菊秀,腕底生秋香,喜之又喜。


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人生有四喜,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今日赏菊亦得四喜,堪称:四喜菊花也!

既得遇四喜,欣然归家。又听得指点,东柳轩背依吴山,一条小径隐于茂林繁草之间,直抵古城墙之上。城墙之下,即至我家,倏忽不过百米。

原来我离这梦中陶舍,出尘之菊,不过一步之遥,一墙之隔耳。


原创文学:篱畔风流且未藏—散记己亥东柳轩赏菊 作者/木依之湄


昔五柳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今日赏菊东柳院,悠然会吴山,何其慰也。故为此文,聊寄菊花,以谢东柳。

(文中配图均出自李哂余先生,一并致谢!)

作者简介:木依之湄。甘肃天水人,生长于女娲之乡秦安陇城凤尾村,现居陇南。少写作之才,有笔耕之好,偶以文字调味时光。微信号mzmg626,欢迎分享留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