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写作业,家长不防尝试“普雷马克原理”,帮娃养成好习惯

孩子不爱写作业,家长不防尝试“普雷马克原理”,帮娃养成好习惯

张姐近来很烦恼,今天又被孩子的老师请到学校,这已经是开学后,孩子第3次没有写完作业请家长了。老师觉得孩子应该收收心了,总不写完作业会影响成绩。张姐和老师谈了之后,便决定加大对孩子的学习辅导。于是晚上的时候,张姐提出要陪同孩子一起写作业。

当张姐已经准备好了的时候,孩子却总是不配合。“妈妈我要吃水果;妈妈我想喝奶!”张姐知道这是孩子不想写作业的借口,于是就说写完作业以后再吃水果,再喝奶,但是似乎并没有什么效果。孩子转而又说自己想要上厕所,张姐被气得有些不耐烦,直接把孩子拉到了书桌前,孩子哭哭啼啼地写起了作业。看到孩子哭的这么伤心,当妈的又心疼,又生气。

孩子不爱写作业,家长不防尝试“普雷马克原理”,帮娃养成好习惯

很多孩子身上都会有一些坏习惯,比如说张姐家的孩子不爱写作业,再比如说有的孩子喜欢挑食等等,这些生活中都是比较常见的,但是这让很多父母束手无策。家长想要帮助孩子改善这些习惯,了解导致孩子不良习惯的原因很重要。

一、吃饭挑食,不爱写作业,孩子总是想着玩的原因

小敏家的孩子不爱吃鸡蛋,只要跟鸡蛋有关的食品或者菜品,孩子都不爱吃。比如:西红柿炒鸡蛋,孩子连菜里的西红柿都不会吃,但是单独炒西红柿孩子就吃的挺香,对此小敏很头疼,不明白孩子怎么就挑食了呢?于是小敏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吃鸡蛋,孩子想了想只说了四个字“我就不吃!”这让小敏很生气,不过冷静一想孩子应该是叛逆的一种表现。于是小敏不再强势的命令孩子吃鸡蛋,在小敏选择性的引导下,孩子渐渐的接受了鸡蛋。

1. 孩子的逆反心理

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显现后,越发的希望父母们能够给予关注和尊重。所以常会有唱反调的情况发生,家长越是想要孩子去做什么,孩子越是不配合。就像小敏家的孩子一样,孩子本身对鸡蛋并不反感,但是却会因为妈妈的命令语气而反感吃鸡蛋。

2. 孩子缺乏兴趣

孩子不愿意学习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对于不感兴趣的内容很难抱有积极性,孩子的行动力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了不愿意写作业的拖拉行为、敷衍表现。

3. 孩子的懒惰心理

孩子的懒惰心理会让孩子越发的抵触一些辛苦的劳动。学习是件苦差事,孩子很容易有畏难情绪的产生。懒惰的心理使得孩子缺乏行动力,经常以推脱或者消极的方式来应对所需要完成的目标。

孩子不爱写作业,家长不防尝试“普雷马克原理”,帮娃养成好习惯

造成孩子拖延的行为表达的原因有很多,家长简单粗暴的命令语气并不利于孩子的行为纠正和习惯养成。这时,家长们不妨采用一下“普雷马克原理”来应对。

二、“普雷马克原理”会让孩子起到哪些作用!

这个原理强调的是通过高频率的行为来带动低频率的行为,进而使得低频率的行为得到激发。简单的说是一种,通过一种孩子喜欢做的事来激发孩子去做不喜欢的事。就像祖母说的那样“先吃蔬菜,吃完才能吃甜点。”完成不想做的事,就会有一件好事等着自己,这可以让孩子更加有行动力。

孩子不爱写作业,家长不防尝试“普雷马克原理”,帮娃养成好习惯

1. 激发孩子的行动热情

这种原理是依靠激发孩子的行动热情来提升孩子的行动力。当孩子出于畏难心理或者是拖延习惯的影响时,行动力上会有一定的阻碍产生,这时候激发孩子的行动力会是提升孩子行为的关键。

2. 使孩子抱有期待

期待感可以让孩子更加愉悦的完成预设的任务目标,使孩子抱有期待是一种积极的行动力促进方式。这种期待感让孩子更加主动的去完成任务内容。

3. 让孩子更能接收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对于爱玩的孩子来说,写作业是很痛苦的,但是如果孩子知道写完作业可以和父母一起做好玩的游戏,孩子的兴趣就会被调动起来。孩子更加积极的去写作业,这使得写作业不再是不能接受的要求了。

孩子不爱写作业,家长不防尝试“普雷马克原理”,帮娃养成好习惯

可见这种原理确实会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是家长们也很容易有一些施行误区,比如说找不到孩子行为的强化物,或者是弄错了实施强化的顺序等等。那么在生活中,家长们应该如何去具体的实施这种原理呢?

三、家长如何正确的运用“普雷马克原理”, 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1. 适当的奖惩制度

对于孩子的行为,家长要充分的进行观察,奖惩制度的建立可以让孩子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孩子会更加愿意配合父母的引导。同时,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要经常的变化奖励的内容,否则孩子很容易产生厌烦感,进而使得奖励失效。

2. 保证孩子的行动质量

有些时候孩子为了更快的完成不愿意完成的任务,而出现一些敷衍的行为。这就需要家长们让孩子明白,保证完成的质量后才能进行下一项自己喜欢做的事,敷衍的方式并不合格。

3. 关注孩子的喜好,了解孩子喜欢的强化物

不同的孩子行动的强化物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父母们积极的去发现孩子喜欢的强化物。恰当的强化物才能够引发孩子的行动热情,孩子才更愿意配合。

4. 不要设定阻碍过大的低频行为

虽然适当的强化物可以激发孩子的行动热情,但是阻碍过多的低频行为会使得这些热情受到削弱。阻力过大孩子更加不愿意给予配合。

孩子不爱写作业,家长不防尝试“普雷马克原理”,帮娃养成好习惯

当孩子不愿意完成父母设定的任务时,如何让孩子自主的行动起来,这里面显然是需要一些教育技巧的,“普雷马克原理”可以让孩子更加有积极性,这也是利用了孩子的喜好心理。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先完成不喜欢的再去完成喜欢的,这样才能有效果,如果顺序颠倒的话则很难见效。

今日互动话题:大家对这个理论有哪些见解呢?对于改掉孩子的坏习惯有哪些方法呢?欢迎留言分享,让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我是莓果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儿知识,帮助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妈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