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作者 | 汕頭橄欖臺 記者|林劍銘 陳少鵬

汕頭濠江區優美的山海風光以及保存相對完好的諸多古村落,近年來吸引著眾多周邊遊客。與礐石風景區比鄰的珠浦社區,就是一座有著九百多年曆史的古村落,自古有“珠浦八景”之說,不單有奇趣的自然精緻,也蘊藏著深厚的人文底蘊。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航拍珠浦社區

珠浦,在古時泛指潮陽縣砂浦都,下轄砂浦、葛洲、澳頭、東湖等十多個村落。其中的砂浦村就是今日的珠浦社區。這裡北靠礐石風景區,西南臨濠江,山水兼具。當地的自然景觀最出名的就是“巨峰花海”,也就是現在的巨峰寺景區。每年當巨峰寺桃花盛開季節,遊人沿著登山古道蜿蜒而上,四周山野奇石林立,山上桃花綻放,最是賞心悅目。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巨峰花海”景觀


而珠浦作為一座人文底蘊深厚的古村,早在北宋元豐年間就已經有先民來此定居。

在空中俯瞰珠浦老村,它的整體形狀就好似一個八卦,而八卦的中心則是一顆大石。因為大石很像一個倒扣過來的大鼎,上面還有形似鑄鼎時留下的臍眼,因此人稱“鼎臍石”,它被視為珠浦的風水寶石。據濠江區珠浦社區幹部黃鎮南介紹,鼎臍石位於珠浦老村的最中心,古時還是村裡的最高點。珠浦古村也就是以鼎臍石為中心點,呈向外輻射狀拓展出來。在珠浦老村,最外圍的每一個路口,幾乎都可以直通到鼎臍石。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航拍老村(中心處正是“鼎臍石”)


其實類似鼎臍石這樣的奇石,在珠浦還真是不少。珠浦自古就有“珠浦八景”之說,鼎臍石就算其中一景——“鼎臍仙蹟”,因為傳說古時候鼎臍石上還有個仙腳印,因而得名。除了此一景外,還有香爐奇峰、巴掌奇觀、八卦之傳、倚石書房、疊石游魚等幾個景也與奇石有關。其中“香爐奇峰”此一景被譽為珠浦八景之首,它指的就是礐石風景區西南部、海拔212米的香爐山。香爐山是礐石風景區、也是達濠島的最高峰,古時達濠島漁民還以之為航海的重要標誌。而在民國中期,由日本人編撰的《汕頭之一般概況》一書中,記載了當時的汕頭八景,其中一景“香爐曉煙”,也是指香爐山。香爐山頂端因為有石外形酷似香爐鼎立,晨曦初曉煙霧繚繞,因而得名。黃鎮南介紹說,珠浦先民也將香爐山視為風水山。先民認為,珠浦的龍脈就是發端於香爐山,一直延伸至鼎臍石。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香爐山


而珠浦村口的疊石公園,也完好保留著古時珠浦八景的一處景觀——“疊石游魚”。此處由三塊巨石依次相疊而成,在古時是珠浦村口的標誌物,當時出了村口就是濠江,漁船到此就意味著達到珠浦。雖然如今山移水改,但趣聞依然流傳。濠江區珠浦社區幹部黃進忠告訴記者,古時候這裡是一片海灘塗,而且是鹹水和淡水交匯處,常有一些魚兒在這處巨石頭下戲水,所以就形成“疊石游魚”的有趣景觀。也有珠浦老輩人將這處巨石叫做“官印石”。相傳在清朝時期,這處巨石在一夜之間驟然裂開,不久之後珠浦就湧現出一位身份顯赫的總兵黃耀武。於是“官印石”一裂就出官的說法,一直流傳至今。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疊石游魚”景觀


傳說雖然只能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但珠浦從清代至今,人文鼎盛,也確實名不虛傳。以上這個傳說提到的,就是珠浦黃氏十五世祖耀武公,他官至清朝浙江黃岩鎮總兵官,是朝廷的一品大員。同樣在清代,珠浦先民敢闖敢幹,依靠紅頭船出海搞南北貿易,湧現了一批富戶。如今古村內錯落有致的老宅,大都是那個時期興建。先民發財還不忘讀書明智,陸續又修建了不少書齋,後來培養出一些優秀的知識分子。清代出版的《潮陽縣誌》曾有一句話寫到——“砂多美士”,指的就是砂浦,即現今珠浦人才輩出。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珠浦古村裡的豪華傳統民居遺址(五重門)


另外,珠浦古村內保存相對完好的祠堂寺廟、傳統民居、老街古井,也是不可多得的休閒旅遊資源。

最近兩年,由珠浦青年才俊發起的公益組織珠浦種子會,就致力於弘揚古村文化。這個志願者組織的負責人黃居浦告訴記者,最近兩年他們通過組織鄉村徒步旅遊活動,吸引了大批愛好潮汕文化的人士來參加,有效地向外宣傳了古村。他們還以此為契機,發動鄉親和遊客捐獻書籍建設鄉村圖書室,為珠浦這片人文熱土再添文明之花。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珠浦鄉村徒步節活動


珠浦先人勇於開拓進取,在過去以紅頭船貿易起家,改革開放之後鄉親們又憑藉建築業走向繁榮。如今,走上小康之路的珠浦人,正致力於保護古村、反哺家鄉。2017年,珠浦被評為汕頭市首批市級傳統村落之一,目前他們又積極申報中國傳統村落,希望藉此來打造更好的家鄉名片。

詳情請留意今晚(24日)《民生檔案》相關報道

珠浦古村落與珠浦八景


供稿/民生檔案

記者/林劍銘 陳少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