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在杭州有一家老杭州無人不知的老店,以淨素面點、淨素滷味、淨素家常菜、淨素宴席聞名的老字號。你猜是哪家?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素春齋,開設於民國八年(19190,原址在延安路教仁街口,現在東站西子國際!

老店新開的素春齋,帶回了令人難忘的老杭城味道。

尤其是“以素託素”的素鵝、素魚等,道道形象逼真,香味誘人,不遜當年“素菜之類,能居肉食之上”的絕妙。

當然,素春齋也並不是一味地停留在曾經。繼承與創新,這是所有的經典能夠永續的秘訣。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孜然猴菇串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黑椒扭樂排

傳承自當年老師傅的手藝,與時俱進的新滋味素菜,讓一些素春齋的老顧客們,能在找回舊時情懷的同時,又擁有新的素味記憶。

素腸、素燒鵝、素菜包、素什錦、素三鮮還是老味道~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素腸

咬下這厚厚的一卷,同時嚐到了豆腐乾、香菇絲和筍絲的味道。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素菜包

香菇青菜包可以說是這裡最招牌的美味之一了。發的恰到好處的麵皮,滿到快要溢出來的青菜餡,每一口都是思念的味道。輕輕撕開,清新的青菜香配上濃郁的香菇味,似乎一口就能忘卻所有的煩惱。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三鮮面


素春齋重開不久,就有一對老夫妻慕名而來。

因為他們的家遠,對路線也不熟悉,公交地鐵輪著換,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在炎炎夏日裡找到了素春齋。

在素春齋吃過一頓飯後,想必是極合胃口,老夫妻倆就此成了店裡的常客。

夫妻倆已經六七十歲,頭髮花白,但因為老妻吃素,愛吃素春齋,老先生就不辭辛苦次次伴著老妻來光顧。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番茄扭樂刀削麵

比起山珍海味、味蕾刺激,更能讓我們身心享受雙重滿足感的,還是家常飯菜、新鮮時蔬的純淨之美。

說起素春齋的歷史,這段來自章勝賢的錢塘記憶,可以說是最好的描述了。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以前,杭城的寺廟很多,佛事興盛,素菜館也多。民國時期,最著名的素菜館有“功德林”、“香積林”還有“素春齋”、“素香齋”、“素馨齋”。1949年後,除了靈隱的齋堂外,僅存“素春齋”了。

“素春齋”由無錫人施氏老闆創建於1922年,開設在杭城最繁華的市口“旗下”延齡路和教仁街的東北角上,是正宗的淨素菜館。

該店的菜餚食材用料製作都十分的講究,“雞、鴨、魚、肉”二百餘種品名,樣樣齊全,不過都是採用蔬菜、瓜果、覃、菇、木耳等山珍和米麵、豆製品精心燴制替代的,惟妙惟肖,受人喜愛的有臨安天目山“白孵雞”春筍作主料的油燜春筍、用富陽東塢山的豆腐皮作主料的紅燒雞卷、素燒鵝,用雲貴山區野生覃菇作主料的栗子冬菇、福建的“臘筍”等。素火腿、素三鮮、素什錦勾芡澆上小車麻油香氣襲人,誰能擋得住這樣的誘惑呢?連西哈努克親王也慕名先後多次光臨品嚐那兒的素食菜宴呢。

五十年代初,家父的同鄉和同事每月有一次例行的聚餐,“素春齋”也是聚餐的店家首選之一,大多數同仁、親友和“素春齋”業主施老闆是無錫同鄉,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吧。

“素春齋”的菜餚及名稱也有特別誘人的趣味,有一道“平地一聲雷”的菜餚也是每次聚餐時必不可少的。據施老闆介紹說,製作這道菜一定要選當年的無錫大米(霜降後收割的新稻穀碾的米),由大師傅掌握火候用松柴將米飯燒成起翹的鍋巴,再把鍋巴攤在屋頂露臺上,經夜露晚霜淋打若干天后再晾乾,然後再用桃花紙包好盛在竹淘籮裡至立冬後待用。食用時把鍋巴放在大油鍋裡炸成金黃色的片子裝盤,配上番茄、素蝦仁(用洋鐵皮做成蝦狀模子,在煮熟的洋番薯上戳出蝦狀物)等綴料,端到食客桌上,然後把剛熬熟的素油頃刻澆淋到盤中,“轟”的一聲巨響,猶如一聲春雷霹靂落地,雖是隆冬季節,營造了溫暖的春天氣氛,讓每位食客隱埋在心裡的美好期待也就有了指望。

“抗美援朝”時,店家又把這道菜的名稱改成了“轟炸華盛頓”,從中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形勢和人文風貌。

抗戰時期,“素春齋”業主自發拒用日本人發明的“味之素”調味,改用黃豆芽、筍篰頭和香菇等熬成湯汁的“吊鮮露”,照樣讓食客鮮美得砸舌掉眉毛。

當年,靈隱寺凡有重要賓客,當家主持大法師“大悲”,就要打電話到“素春齋”定做幾道素菜派人派車專程送上山去。


昨日不可追,但素春齋還在這裡。

老杭城的味道還在這裡。

素春齋,杭州人念念不忘的百年素食老店

地址:杭州市江乾區和興路東站西子國際A座一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