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在創新中前進

“金磚國家”第11次領導人會晤即將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這是這個機制進入第二個“黃金十年”後的第一次峰會,具有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國際社會對會議成果充滿了期待。

“金磚”概念於2001年提出,2006年俄羅斯、中國、印度、巴西四國外長磋商,就世界經濟形勢和全球治理達成廣泛共識,2009年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堡四國領導人首次會晤決定建立合作機制,初為四國,2011年南非加入始稱“金磚五國”。這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個由新興市場國家組成,建章立制最快,成果最豐碩的跨地區、超越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國際合作機制。2018年,“金磚”總產值已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3.5%,貿易額世界佔比16.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加之五國領土佔世界總面積約26.4%,人口占42.5%,短短十年,“‘金磚”在世界上已經成為一個響噹噹的“品牌”,成為帶動世界經濟增長,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和推動國際關係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過去的十年被稱為“金磚”的“黃金十年”,這十年之所以“金貴”,是五個成員國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佔在時代的最高點,以戰略遠見順勢而謀,順應潮流,與時俱進。“創新”是“金磚”第一個十年的最大亮點之一。

“金砖”在创新中前进

圖自IC photo

首先,“金磚”機制的建立就是一個創新。世界上早已有各種合作機制,都曾經或仍在發揮著自己的作用,但隨著時代的前進,不可避免地有個新陳代謝,優勝劣汰的過程。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重大事件,需要有一個新的機制,新的平臺,使其能量得到充分的釋放,“金磚”由此應運而生,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

第二,“金磚”創新而生,也創新而長。“開放透明,團結互助,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金磚原則”,“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賦予這個機制牢固的根基和勃勃生機。環顧全球,以上述原則和精神為核心的新型合作理念無疑是一種寶貴的創新。

第三,機制創新是“金磚”第一個十年最搶眼的亮點之一。四國擴大為五國加強了“金磚”的代表性,金磚銀行及其區域性機構和工商理事會的設立,傳統的經濟、政治“二軌並進”向經濟、政治、人文“三輪驅動”轉變,使機制運轉更加靈活、便捷、高效,“人心民意”基礎更加堅實,務實合作更加紮實。十年來,“金磚”合作已擴大到經貿、財金、科技等數十個領域,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成果。

第四,在2017年廈門峰會上,中國作為東道國,提出了“金磚+”的理念,舉行了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邀請埃及、幾內亞、墨西哥、泰國、塔吉克斯坦領導人與會,進一步增加了“金磚”的全球代表性,擴大了機制的“朋友圈”,增強了其影響力和感召力。這是“金磚”十年中一個重大創舉,受到各方點贊。2018年南非峰會沿用之,舉辦了同非洲國家領導人對話會和“金磚+”領導人對話會,效果極佳。“金磚+”理念與實踐是“金磚”機制創新的重大舉措,是中國智慧的一大貢獻。

十年來,“金磚”在創新中前行,雖然也有過溝溝坎坎,但都在創新中跨過去了。面對第二個十年,“創新”仍鬚髮揮引領作用,而且,既是“黃金十年”,應當引領得更好。巴西利亞峰會是很好的契機。

第二個“黃金十年”,“金磚”面臨大好機遇和嚴峻挑戰。頭十年的成就證明了機制對各成員國和全世界的有效性和重要作用,夯實了合作的基礎,開拓了前進的道路,創造了深化合作的環境和條件,博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同和關注,這是第二個十年能以“黃金”冠名的基石。

但挑戰是嚴峻的。世界經濟的低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貿易戰的肆虐,零和博奕等冷戰思維的泛起,“金磚”不可能置身事外,也不可能獨善其身。人們期待巴西峰會就此發出一致而有力的聲音。就發展而言,第四次工業革命,尤其是新一輪科技革命更是不可逾越的挑戰,唯不斷創新才能跟得上潮流,否則就要落伍甚至被淘汰出局。

巴西峰會的主題定為“金磚國家:經濟增長打造創新未來”,把發展的希望定位在“創新”上,是有遠見的正確選擇。不僅是科技創新,還需要理念創新,模式創新,機制創新。創新沒有終點,永遠在路上,創新是“金磚”第二個“黃金十年”的關鍵要素,人們也期待著巴西峰會能拿出“創新”的“新招數”。至於此次峰會未做“金磚+”的安排,無疑是個遺憾,但在拉美當前形勢下,巴西作為東道國有其考慮,可以理解,應當尊重。這不會影響峰會的成果,也不會阻礙拉美國家對“金磚”的密切關注和參與“金磚+”合作的積極性。(作者系中國駐委內瑞拉前任大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