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怒斥“你們怎麼啥都沒讓娃學?”北大心理學副教授的回答火了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顧曉安

你帶孩子學奧數,我就帶孩子學編程;你家孩子鋼琴八級,我家孩子就得圍棋五段;你家要是忙的馬不停蹄,我家就得晝夜顛倒……如今這個時代,在大部分孩子都忙得陀螺一樣的時候,一位北大心理學副教授卻出了另類的選擇——什麼特長也不讓孩子學!

姥姥怒斥“你們怎麼啥都沒讓娃學?”北大心理學副教授的回答火了

這位北大心理學副教授名叫張昕,孩子已經5歲了。看著別人家孩子一個接一個地趕著各種興趣班,他卻帶著孩子“不思進取”地玩玩玩。終於有一天,丈母孃向張昕發起了“靈魂拷問”:“你看小王家的那個孩子,跟咱家孩子就差兩個月,都學了多少東西了!美術、數學、英語、邏輯、社交……虧你還是個心理學家呢,怎麼什麼都不讓孩子學?”

姥姥怒斥“你們怎麼啥都沒讓娃學?”北大心理學副教授的回答火了

張昕哭笑不得地解釋:“因為沒用啊!”

沒用?張昕用專業的兒童心理學做出瞭解釋:從兒童心理學角度來說,早學晚學,其結果是一樣的。並不是說兩個學齡前的孩子,甲比乙多會了100個單詞,就“贏在了起跑線上”,不然,傷仲永的故事又是怎麼來的呢?學齡前的小朋友,即使是那些被人稱讚的神童,所開發的也不過是記憶能力而已,不是說孩子能脫口說出4的六次方是4096,就代表他真正的會算這個數字,能理解它的含義。

姥姥怒斥“你們怎麼啥都沒讓娃學?”北大心理學副教授的回答火了

過早開發記憶力和模仿能力打造的學習成績,早學或晚學,真的沒有什麼區別。

而且,張昕並不認為興趣班對兒童毫無幫助。只是,參加興趣班要按照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去參加。如果不合乎兒童的發展規律,才是毫無意義的學習。

兒童的認知發展,共分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0-2歲)

這個階段,孩子主要的任務就是感受這個世界,鍛鍊自己的運動能力,從大運動發展到精細運動發展,以至於鍛鍊全身的協調性。在這個階段孩子是分不清自己和世界的關係的,所以也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孩子不喜歡和外人打招呼、不會和小朋友做遊戲,因為他還沒有初步的社交能力呢!

姥姥怒斥“你們怎麼啥都沒讓娃學?”北大心理學副教授的回答火了

2、前運算階段(2-7歲)

這個階段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語言的發展。他們開始有能力用抽象的語言符號來代表外界的事物,但是他們的思維是單向而且不可逆轉的,也常常不符合成年人的邏輯。

現在幼升小階段很多家長熱衷於讓孩子接受邏輯訓練,甚至提前接受奧數培訓,其實對孩子來說意義不大,因為他們還不能夠接受邏輯的意義,課上的知識也大多是靠記憶力來完成的。

姥姥怒斥“你們怎麼啥都沒讓娃學?”北大心理學副教授的回答火了

3、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理解了抽象事物,能夠進行多角度歸類了,也擁有了邏輯推理能力。所以,邏輯思維、奧數、編程一類的課程,放在這個階段對於孩子來說才有切實意義。

4、姓氏運算階段(11-15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擁有解決推理問題的能力,不但能考慮現實,還能進行假設環境的分析。這一階段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拔高階段,如果家長希望加強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可以在這個階段多加訓練。

姥姥怒斥“你們怎麼啥都沒讓娃學?”北大心理學副教授的回答火了

只有瞭解了孩子的這四個認知發展階段,作為家長才能給孩子安排更合適的課程,而不是為了得到一個所謂的“神童”,去佔滿孩子的課餘時間。畢竟,讓孩子愛上學習,才是家長努力的終點。

今日互動:你對於孩子參加興趣班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