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電影《西班牙女傭》講了一個不同觀念交織碰撞的故事。

一個美國中產家庭,僱了一位西班牙裔女傭,在相處之中,雙方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這個過程散發出瑣碎的溫暖、細微的溫情和淡淡的溫馨。

問題還存在,但有暖洋洋的感覺。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1.

看上去,這家男主人約翰是個中不溜人物。

可他25歲時,就已經在紐約餐飲界很有名氣了。

約翰熱愛烹飪藝術,精心打理著自己的餐館。

除了上乘的食材、優選的調料和倒掛的油光光烤鴨有顏色外,操作間裡橫平豎直,一水兒白。

只見穿著整潔工作服的廚師,在明淨的餐檯、素色的杯碗碟盤,和幾支半圓磨砂吊燈之間晃動。

餐廳裡舒適宜人。深棕橡木桌椅,光線暖黃曖昧,角落瓶花陣陣清香。在這裡吃飯,說賓至如歸一點都不假。

紐約時報一位資深美食評論家在突然造訪後,給餐館打了4星。

他稱讚約翰是全美最出色的主廚,說自創美食新組合開胃菜簡直棒呆了。

生意被美食家點燃,預定座位已經排到4個月以後。

約翰卻不大滿意,他想給那些慕名而來的過路客留些座位,大廚們集體反對。

約翰是個按部就班的人,踩自己節奏,不喜歡招搖。

他認為客人多到失控並不是好事情,手忙腳亂做菜不是享受,只是應付。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2.

約翰經營餐廳有道,在家是個好好先生,什麼也搞不定。

他和藹,有趣。一雙兒女、丈母孃都喜歡他,唯獨老婆黛博拉對他頗有微詞。

黛博拉剛從廣告公司負責人交椅上下來,氣焰還在。成了全職太太,依然幹練、緊繃、風風火火,在家獨掌大權。

兩口子是高中同學,搞對象時能讀懂對方心思。可如今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分歧很大。

黛博拉研讀了許多教育方面的書,希望孩子們在她的具體指導下,各方面有一個大的提升。

但約翰跟她口徑不一致,不配合她演好黑臉。

比如,黛博拉認為早起是小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關鍵,可約翰叫兒子喬治起床漫不經心的:你仔細考慮考慮,是不是該起床了?

“考慮了”,瞌睡蟲拱拱被窩,沒動靜。約翰加重一下語氣,“起床時間到了”。

“剛才沒起來,爸爸你生氣嗎?”約翰回答沒有,喬治又閉眼。

有這麼跟兒子“商量”起床的嗎?硬是把黛博拉氣哭,擺開架勢要大吵。

約翰幾步竄到客廳喝一口涼白開壓驚,默唸SOS:老天,救救我。

約翰就是這樣,想讓9歲的兒子多睡會兒,又不想得罪老婆。結果弄得左右為難,很是被動。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3.

暑期,約翰一家租了海灘別墅度假。

因為離市區太遠,新聘的女傭芙洛回家不方便,黛博拉要她把女兒克莉絲汀也帶過來。

黛博拉一見到克莉絲汀就覺得投緣。

克莉絲汀像一切立志靠讀書擺脫貧窮的孩子一樣,聰明、機靈、努力,就像黛博拉小時候。來了不幾天,就把柏妮暑期書單上的書讀了個遍。

黛博拉帶克莉絲汀購物,挑染頭髮,送她電腦,甚至幫她申請到私立高中的獎學金。

克莉絲汀見到富人區的一切也覺得新鮮,海灘風光如畫,街道乾淨整潔,私家泳池、考究陳設和庭院草坪…,這些她只在電影、電視和畫冊裡見過。

克莉絲汀雖是墨西哥移民,但上的是美國學校,不像她媽芙洛那樣拘謹。

她放得開,全然接受這一家子的熱情,由衷誇獎黛博拉是她見過的最了不起的白種女人。

可她媽芙洛不高興了。警告黛博拉沒經過她允許,不能擅自把她女兒帶出去。黛博拉解釋,是想讓克莉絲汀儘快消除陌生感,早一些融進新環境。

芙洛是傭人,沒給僱主好臉。約翰和黛博拉考慮的不是要炒掉她,而是苦惱芙洛為何發脾氣,是不是我們哪裡沒做好,需要改進。

這是因為,約翰和黛博拉受過高等教育,有教養,主張人生而平等。

第二呢,現代僱傭關係已經不認可僱主高高在上,傭人低三下四的道理。何況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西家不行打東家,傭工誰會固守一處。

三是供需關係的作用。傭人很多,但令僱主滿意的太少。

芙洛勤快,善解人意,悶頭幹活。黛博拉對芙洛印象很好,即使芙洛不會講英語,交流要靠比劃。

芙洛剛來時,教孩子們和外婆學習西班牙語“芙洛”的發音。從這件小事上,黛博拉看到了芙洛的耐心,認為孩子們需要這樣循循善誘的人。

假如炒了芙洛,一大家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沒人照料。另外聘人,又要重新熟悉彼此。若再不合適,……想想黛博拉就頭疼。

即使芙洛為了女兒的事情跟兩口子置氣,兩口子也以一種息事寧人的態度應對。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4.

可他們讀不懂芙洛的心思,為了友好相處,拍馬屁往往拍到馬腳杆上。

約翰鼓勵三個孩子到沙灘上撿彩色石子玩,每塊他將付給5美元。

喬治和柏妮一到沙灘,就開始打球,早把這事給忘了。

克莉絲汀不一樣,撿到天黑。數數,128,天哪,她可以賺到她媽一週的薪水。

當克莉絲汀把一籃子石頭嘩啦啦倒在約翰面前時,約翰嚇了一跳。

固然心疼錢,但契約精神是浸在血液裡的,約翰爽快付給克莉絲汀640美元。

天經地義,沒毛病,可芙洛又大發雷霆。指責約翰沒有知會她,就自作主張給她女兒錢。要女兒馬上把錢退給了約翰。

自從黛博拉喜歡接近克莉絲汀後,芙洛就吊起一根神經,處處防範,深怕女兒被這兩口兒教成了她不認識的樣子。

約翰跟她說明,順便誇了克莉絲汀的能幹。

他以為孩子們最多能撿幾塊,大不了他付50美元。可沒想到克莉絲汀撿了那麼多,他當然得說話算話。

芙洛不聽解釋,很激動:對孩子來說,50美元也很多,絕對不能給。

約翰沮喪不已,弄不清楚芙洛發哪門子火。

約翰跟老婆唱了很久的反調,此時站隊老婆,終於理解了黛博拉做好事還落埋怨的委屈。

按勞付酬有錯?退一萬步,也是對你女兒好,值得這麼小題大做嗎。

約翰白天在餐館辛苦,晚上回家想休息,不想把時間浪費在掰扯上。只好說,知道啦、知道啦。

他知道什麼?他什麼也不知道。這是看事情的標準不一樣。

約翰和黛博拉在經濟上已經走過了芙洛正在走的路。他們不是金錢的奴隸,初衷是在能力之內,幫芙洛和她女兒一把。

也希望孩子們暑假玩得高興,結果次次都惹怒芙洛。

爭下去沒有結果,約翰早已領教芙洛的固執,不是敷衍幾句就能讓她閉嘴的。

以後,兩口子更加小心翼翼。隨時考慮行善的姿勢和舉止,避免動輒得咎,爆發更大的爭執。

很是疲憊。

關係處成這種狀況,確實讓人疲憊。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5.

不過久了,約翰也有些悟出芙洛動不動就生氣的原因。

芙洛要女兒克莉絲汀以她認為正常的方式成長,而不是以其它她看不懂的方式。

先有口頭承諾,克莉絲汀付出勞動,約翰付錢,這麼簡單的交易,芙洛就是不懂,也絕不接受。

黛博拉和約翰認為是芙洛的自尊心作祟。其實他們不瞭解,這和芙洛曾經的處境有關。

之前,芙洛在舞廳打工。女兒克莉絲汀長大了,第一次學跳舞,跳到一半,舞伴把手從腰際滑倒臀部。芙洛很氣憤,認為如果女兒是個富家千金,對方肯定沒這膽子。

芙洛認為:這世界就是一窮百踩、跟紅頂白,沒有溫情,沒有例外。

黛博拉和約翰按照商業社會互利互惠的原則行事,遵守制度、規則和契約。

芙洛剛到約翰家見工時,黛博拉問她:打理家務,接送小孩。一週工作6天,要多少工資?

芙洛那天心情愉快,說隨便給。

黛博拉直截了當說不行。給太少表示你幹不了這活兒;給太多你會佔我便宜。必須先說清楚,這很重要。

兩種思維各說各話,缺乏漸進與過渡,所以溝通起來特別困難。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6.

芙洛不允許約翰和黛博拉插手她女兒克莉絲汀的事情。是由於她怕這樣下去,會失去女兒對她的信任。

芙洛只是個女傭。她做不到給女兒染髮,做不到申請獎學金轉私校。做不到讓女兒去海灘撿幾個石子兒,就掏出幾百大洋。

而約翰和黛博拉能做到,並且輕輕鬆鬆。

芙洛比誰都清醒。她怕女兒一旦能夠輕鬆獲得想要的,就不再想自食其力。她的自尊心也不願意女兒走捷徑,靠約翰和黛博拉資助完成學業。

心結在這裡。

所以,約翰和黛博拉的好意,讓芙洛深深不安。

她覺得,他們不但沒有幫到她和女兒,反而是在干擾克莉絲汀的健康成長。

她下定決心不顧女兒痛心疾首,也斷然把女兒從私立學校轉回原來的公立學校。

芙洛就是要女兒憑真本事一步一個臺階,循序漸進,然後水到渠成達成人生目標。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7.

芙洛的考慮和擔心有她的道理,但是不是太偏狹,是不是對約翰和黛博拉不公平,見仁見智。

不過,也真沒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因為經濟條件不一樣,訴求不在一個頻道上。

約翰憋了好久,也大爆發一次。

芙洛你也為我們女兒柏妮改制過衣服,她很高興。我們說什麼了嗎?我們接受,沒有丁點兒覺得傷自尊。而我們為你女兒做點事情,你為什麼就那麼反感。

芙洛在約翰的吼聲裡,意識到自己是有一些問題。她給約翰道歉。但問題出在哪裡,她不知道。

人與人之間互助,不能想太多,偶爾鏈接一下“記憶”是正常的,但鏈接過多,就陷入死循環,走不出。

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開視野。打開視野才能打開心結。

尼采說過:若是你從未體驗過光芒與灼熱,即便希望就在眼前,你也不知道那便是希望。(《快樂的知識》)

約翰和黛博拉已經為克莉絲汀打開了一扇窗,克莉絲汀看到了希望。

即使她媽芙洛阻擋,即使回到公立高中,克莉絲汀也決心要考上普林斯頓大學。

幾年後,她如願以嘗。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8.

約翰想事事周全,偏偏周圍老是出狀況。

餐館被報紙捧上了天,前景看好,得力干將就要辭職耍單。約翰拿出兩成股份予以挽留,老婆又鬧,說沒跟她商量。但真要商量就被斃掉。

約翰多數時間在餐廳工作,沒時間陪家人。老婆一失足成千古恨,恨得他牙癢癢的,幾乎要破罐破摔。

為女兒柏妮複習歷史,約翰想破了腦瓜。

應該為1929年經濟大蕭條負責任的president與吸塵器同名,柏妮立馬答對了。約翰又問哪位president很虛偽?柏妮興奮和她爸擊掌:老師像你這樣教,我早就記住了。

除了烹飪藝術美在其中,約翰感到沒有一樣省心。

噢,誰又不是這樣。

近期抓破臉的大佬,身家都過了多少億,那點心氣兒和草根也差不太多。說半天,還是在穿衣吃飯洗襪子,帶孩子照顧老人,上醫院看病一類的破事兒上打轉。

人很奇怪,在那裡出問題,無論走多遠,還會回到那裡扯皮。要不有“在那裡跌倒就在那裡爬起來”的金句呢。

在通向高階文明的路上,“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句話,還真的難以窮盡所有細節的解釋。

那應怎樣?

老老實實繼續探索。或讓生活之舟帶著你,勇敢向前吧。

《西班牙女傭》:由不理解,到不太理解,到有一點點理解

The end

圖片源自網絡,謝謝原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