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作者|花朵財經

花朵財經ID|F-Finance

||

2019年10 月31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製藥將旗下業務分拆,組成三生國健(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生國健”)併發布招股說明書,擬登陸科創板。

根據招股說明書的記載,三生國健初期募集資金總額為31.82億元,準備做6個項目: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 抗體藥物生產新建項目;
  • 抗腫瘤抗體藥物的新藥研發項目;
  • 自身免疫及眼科疾病抗體藥物的新藥研發項目;
  • 研發中心建設項目;
  • 創新抗體藥物產業化及數字化工廠建設項目;
  • 補充公司的日常營運資金。
  • 公司最近5個會計週期(2014-2019年半年報)營收分別為9.12億,9.61億,11.03億,11.42億和5.17億。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截止到2019年10月31日,本案的母公司三生製藥,總市值為347億元。

因為有營收和港股母公司估值作為保證,本案選擇科創板第四套上市標準進行申報:

“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 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

根據可比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推算,公司預計市值不低於30億元;2018年營業收入為11.42億元,符合上市標準。

01

主營業務單一,銷售額增長率放緩,營業額萎縮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三生國健招股書披露,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主要由旗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益賽普構成,該產品佔公司報告期內營業收入的99%左右,其中益賽普的境內銷售收入佔據各期間主營業務收入的98%以上。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據三生國健招股書披露,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96,137.46萬元、110,342.25萬元、114,224.50萬元以及51,709.27萬元。

報告期前期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速度較快,2017年增長率達到14.78%。

主營業務增長飆升的原因,是本案的主營業務產品-益賽普在2017年被列入國家醫療保險藥品目錄中。同時,期內公司又借力國內實力較為雄厚的藥批企業國藥控股、上海醫藥以及華潤醫藥,使得當年益賽普類產品的收入大漲。

與此同時,公司在當年的營業毛利以及淨利潤也實現大幅度增長,分別為12.27%和42.37%。

2018年,公司主營業務的營業額達到11億!

但,營收指標卻惡化的厲害。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各營收指標增長速度較為緩慢,增長率大幅度下滑,營業收入及營業毛利的增長率分別為3.52%以及1.83%,遠遠低於2017年增長率。

此外,伴隨著營收的小幅度增長,公司淨利潤方面不升反降,只有35,796.72萬元,低於2017年實現淨利潤36,539.28萬元2個百分點。

主要原因,在於依賴單一品種盈利。前文說過,公司目前的營收主要依靠於毛利率超過90%的益賽普類產品,產品結構較為單一,雖然益賽普類產品在2018年已經佔有了國內受體—抗體融合型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市場的份額約52.3%,但近年來該產品的市場推廣進度緩慢,銷售額增長率逐年下降,2019年益賽普類產品上半年營業額及毛利並未達到2018年數值的一半。

市場,飽和了。

02

研發費用突增背後 是母公司研發經費甩鍋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據公司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7,561.41萬元、12,226.06萬元、19,871.12萬元以及13,011.73萬元。

從研發費用絕對值上,就能看出波動率飆升。2017年和2018年,研發費用增長率分別為-30.38%以及62.53%,2019年僅半年的研發費用就已經超過2018年65%。

三生國健披露,產生波動的原因,在於2017年公司研發項目較少,故研發人員的工時以及所分攤的折舊和攤銷的金額較小。此外,由於2017當年對研發進度進行調整(減少對注射用重組HER2人源化單克隆抗體-DM1偶聯物的直接材料投入),以上綜合原因導致當年研發費用相較於可比期間其他年度較低。

2018年公司開始大力推進抗PD-1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以及抗IL-5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的研發工作,由於兩個項目均處於研發初期階段,直接材料的投入巨大,導致2018當年的研發費用陡增。

2019年上半年的研發費用金額較大,主要是由於公司對重組抗EGFR人鼠嵌合單克隆抗體注射液以及

重組抗IL-4Rα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的研發投入大幅度增加所造成的。

據公司招股書披露,公司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研發投入,目前擁有涵蓋腫瘤、自身免疫性以及眼科等疾病領域的15個主要再研抗體藥物項目。而這些項目,恰巧就是母公司-三生製藥的在研項目。這些項目中,包括7個處於臨床及臨床後階段的再研藥物、8個處於臨床前階段的再研藥物(包括1箇中美雙報在研藥物、1個被納入優先審批在研藥物)。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報告期內,公司的研發隊伍不斷擴充,涵蓋生物工程、藥學、臨床醫學、腫瘤學等專業背景的研發人才。

截止2019年6月末,三生國健的研發人員共計217人(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研發人員佔比約45.16%),佔員工總數的比例為17.64%。

2016年-2018年,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8.27%、11.08%以及17.40%,與其所挑選的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一直處於較高水平。持續的高額度研發投入保障了公司自身在抗體藥物研發領域的可持續增長能力。

但,研發費用高,研發能力較強,並不是上市公司成功IPO的通行證。

要想上市,最終還要講究兩個字“誠信”。

誠信背後的制度保障,是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03

主要研發產品面臨訴訟風險 招股說明書卻未披露

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中第七節“公司治理與獨立性”中第七條第七款的承諾:

“發行人不存在主要資產、核心技術、商標的重大權屬糾紛,重大償債風險,不存在重大擔保、訴訟、仲裁等或有事項,不存在經營環境已經或將要發生的重大變化等對持續經營有重大影響的事項。”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但事實似乎更為複雜。

根據招股說明書,本案臨床前階段的在研產品目錄如下: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其中代碼611的重組抗人hIL4Rα人源化單克隆抗體注射液專利,目前正在因為專利權權屬問題和上海麥濟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麥濟”)對簿公堂。開庭時間,是2019年10月15日。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根據企查查信息公佈信息,上海麥濟名下只有一項專利。

招股說明書未披露重大訴訟,三生國健IPO意義有多大?

如果訴訟失敗,勢必會影響本案未來主營業務收入。

而在2019年10月31日,這項應該披露的訴訟卻未出現在本案的招股說明書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