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一定要做飯嗎?三奶奶一生都沒學會

三奶奶一輩子不會做飯,好像也沒什麼稀奇的事。鄰里之間好像知道就像不知道一樣,但是小時候當我知道時,還是小小震撼了一下。

女人一定要做飯嗎?三奶奶一生都沒學會

三奶奶當然是三爺的妻子,他比我父親的年紀大,但是和父親同輩。因為我的同年人都叫她三奶奶,聽習慣了也私下跟著渾叫,當然在大人面前還是要恭敬地按輩分稱呼為伯父伯母。三爺爺是在體制內工作,而且已經退休了。八九十年代體制內老退休人員的待遇不錯,至少我知道他家裡常年可以看好幾樣報紙。四爺爺是清瘦乾淨的老人,常穿著白襯衣,淨爽地衣領立挺著。夏天炎熱時,穿著背心。他家的三間白牆青瓦的房子,有鑲嵌著花紋的明淨地玻璃窗戶,窗臺下有一張紅漆木桌子帶著三個抽屜。三爺爺時常戴著黑邊眼鏡伏在桌前聚精會神的看報紙,或者在門口邊放上一張躺椅,清瘦的人便安靜地躺在上面。他家後面就一片稻田,有一條小路從他家旁邊直直的穿過稻田,在盡頭有一條常年流水的小溪,對岸的像用刀削過的整塊山崖上就是我們村小學。所以讀小學時,上下學要經過三爺爺家門口,記得有一次中午我經過他家門口,他躺在躺椅裡,用很微弱地聲音叫住我,我走了過去,望著他蒼白地臉,乾淨的下巴上面有極短的稀疏的白鬍子,他輕聲地對我說他剛才做了飯,覺得頭暈躺下起不來了,讓我幫他看一下爐火,把爐蓋子蓋上。他還一番解釋三奶奶年紀大了,剛才不知道去哪裡了,而且老太婆不會做飯……我聽了就去堂屋裡把他的爐火關了。回家還問媽媽,為什麼三伯孃不會做飯呢?她家一直是三伯做飯嗎?我媽說她命好,一直是男人做,她吃現成的。

女人一定要做飯嗎?三奶奶一生都沒學會

嗯,那個時候我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女人可以不用做飯呢?三奶奶聲音洪亮,是一個肥胖的老婦人,她性格爽朗,喜歡說笑打趣。她留著短捲髮,白淨的臉上因為胖不見皺紋兒。常常未說話已經咧嘴先笑開了。三爺爺在屋後面一小塊空地上,種上苦瓜,開花時掛滿了棚子,三爺爺有時沒事時就細心的打理,不久就掛了十多條細長的苦瓜,有調皮的小孩會用細竹枝密密地插進苦瓜裡面,三爺爺發現了苦笑不得,等到秋天時,他和三奶奶苦瓜齊根割斷,然後插進乾淨的瓶子裡,說收集藤裡的汁液,喝了對咳嗽有好處。三奶奶的堂屋裡有一個很大的磨,那磨不是用石頭打磨成的,底盤卻是用竹片和上泥土做成的,底磨上有竹片凸出來,推動上面的磨,就可以去穀皮,聽媽媽說,她家常用此磨去穀皮,像我們家就是石舂去穀皮的。

女人一定要做飯嗎?三奶奶一生都沒學會

三奶奶有兩個兒子,八十年末九十年代初長子自己買了一輛大卡車跑運輸,是當時最先發家致富的人,建起我們那裡的第一棟二層樓房,他是一個敦厚的男人不善言詞,他的媳婦是一個極潑辣的人,長子有兩個兒子。三奶奶的大兒子在30多歲時得了胃癌,在醫院動手術時打了麻藥不久就死掉了。留下兩個十來歲的兒子和年輕的媳婦。三奶奶的小兒子頂替了父親的職位在體制內上班,婚後就住公婆的隔壁。小兒媳婦生了一雙兒女,她是一個心直口快,手腳麻利又心靈手巧的女人,能用毛線編織各式花樣的衣服、嬰兒襪子、帽子等物。三爺爺病倒後,大兒媳和小兒媳常為一些小事有口角,但一家人還算和睦。三奶奶的女兒回來照顧病床上的父親,和不會幹家務活的老母親。三爺爺不久還是去世了,不知愁滋味的三奶奶淚流滿面,她的門牙掉了好幾顆豁了一個大口子,她不像其他農村婦人張大嘴,嚎啕乾號,哭喪得有腔有調細聽還有韻似的。她柱著柺杖,一頭花白的捲髮雜亂蓬鬆著,滿眼的淚水不住地向下淌,嘴裡含糊不清地輕聲喊著“老漢吶,我的老漢吶”然後嗚嗚地慟哭,一臉悲蒼哀慼看著眾人都忙著。

女人一定要做飯嗎?三奶奶一生都沒學會

三爺爺出殯後葬在祖墳裡,也就是祠堂對面不遠處的山上,過了一片寬闊而平坦的水稻田,再過一座石拱橋就到了山腳下。三奶奶好幾回趁家人不注意,自己柱著柺杖一步一挪地穿過稻田間的石板路,慢慢地經過石拱橋,邊哭邊滾倒在三爺爺的墳前,嚇得兒子兩個兒媳婦半哄半拽渾是泥土的老人回家。後來隔三差五地見她柱著柺杖在稻田的石板路上邊輕聲哭邊輕喚“老漢吶“。後邊緊跟著溫言哄勸的兒媳婦,鄰居見了上次好言相勸……因為年歲確實大了,又不會做飯,於是便在兩個兒子家輪住。有一回在大兒子家裡,因為兒媳婦有事要出門,擔心她一個人跑出去就把門鎖了,未料她一個老人上樓時從樓梯上滾落下來,把胯摔骨折了。差不多半年後,她就去世了。

女人一定要做飯嗎?三奶奶一生都沒學會

這是一個有溫度的故事,常讓我想起的一對老人。在小時候的我眼裡,他們是那麼的不平常的老人。小時候不懂事呀,總覺得他們家和自己家特別不一樣,而且長大後我還會偶爾夢到他們的家。整潔、明亮而又簡單的家,紅漆木桌子、陽光透過明淨的玻璃窗灑在平整的地板上。一個慈眉善目又有書生氣的老者,一個性格和謁的老太太,他們過著看似平常卻透著不平常的安詳地平靜的生活! 如果時光倒流回到以前,或許我會發現更多我們現在的人稱為愛情的東西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