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满映演员,《松花江上》男主角,与张瑞芳演恋人,身残志不残

原满映演员,《松花江上》男主角,与张瑞芳演恋人,身残志不残

聊几句老演员王人路。首先要说明,这个王人路不是著名表演艺术家王人美的二兄、儿童文学作家的那个王人路,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说聊其实是初探,因为无人对这个原满映演员的生平作过具体介绍。对于王人路,资深影迷也许略有所知,一般影迷知道的估计就是《松花江上》这部片子了。这影片是1947年金山领导下的长制时期拍的,以“九一八”到“七七”这段历史时期为背景,从青年(王人路饰)和大汉(周凋饰)投宿“车店”这户人家讲起,描述青年、孙女(张瑞芳饰)的成长和觉醒(青年与孙女以表兄妹相呼,两人倾心相爱),以及大汉的抗日游击活动。

原满映演员,《松花江上》男主角,与张瑞芳演恋人,身残志不残

影片通过孙女的父母、祖父的惨死,鬼子企图污辱孙女的兽行,尤其是煤矿工人的非人生活,煤矿发生事故后大批工人的惨死,以及鬼子对工人及其家属的疯狂屠杀等情节,来揭露日寇的滔天罪行,讴歌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看过影片的网友,大致都能看出表哥是一个纯朴善良的农民,最初缺乏反抗意志,在他的观念里,饿不死已经算好的了。当他目睹鬼子对他所爱的表妹污辱时,他才杀死了日军伍长。但这个反抗,还只是自发的,他还没有理解到民族的生存是自己生存的前提,所以他仍然游离于抗日斗争的激流之外。直至矿井发生事故,鬼子疯狂屠杀,他逃至山林,从大汉手里接过枪,才汇入到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之中,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成为一个自觉的战士。

原满映演员,《松花江上》男主角,与张瑞芳演恋人,身残志不残

据说当年拍最后一场戏时,有一个王人路从房顶飞身跳下,与一个鬼子展开殊死搏斗的镜头。王人路在房顶上认真地琢磨着跃下的姿式,脚下突然一滑,一头栽了下来。本来房下有七八个人拉着一张防护网,由于这一下来的太突然,人们想拉网已经来不及了。王人路的腰部先着地面,当即昏晕过去。张瑞芳有篇回忆文章,说王人路长得浓眉大眼,很英武的样子,表演真挚,那次事故伤到了他的中枢神经,胸部以下的肢体失去了知觉,最后瘫痪了。十多年以前,我曾经看到过另一篇《松花江上》拍摄回忆文章,文中说王人路那时 33 岁左右。影片1947 年拍成的,由此推算他1914 年左右出生,当然准确与否,还有待于考证。

原满映演员,《松花江上》男主角,与张瑞芳演恋人,身残志不残

王人路是黑龙江哈尔滨人,可以确定。早年,他是制作牌匾的工人,因为画画、美工方面功底不错,大约 1937 年从艺,最初干的是舞台布景之类工作。1940 年春进入电波剧团。40年代初,东北地区只有三个比较有名的话剧团体,一个是长春(当时叫新京)的大同剧团,一个是辽宁的协和剧团,再一个是剧团哈尔滨。电波剧团就是剧团哈尔滨的前身。这个电波剧团是个业余剧团,没有团长,一帮业余爱好艺术的人组成的。王人路主演过该剧团第一部话剧《原野》(饰主角仇虎),布景等方面也是他制作的。之后,他还演过《雷雨》(饰鲁大海)等话剧。

原满映演员,《松花江上》男主角,与张瑞芳演恋人,身残志不残

《聂耳》客串国军伤兵

电波剧团演出的《原野》《雷雨》这些剧目,引起了敌伪统治者的怀疑,以为有反满抗日的思想和目的,加上经费又无着落,这样剧团就撑不住了。当时有一个日本人的话剧团也在哈尔滨上演,团主叫东纪江,日本曾经一个有名的女演员,但此时已人老珠黄,混不下去了,就随同丈夫来到哈尔滨。两个剧团经过协商就合并在一起,成立了剧团哈尔滨。王人路从该剧团开始从事导演工作了,主演过《间谍盗》、导演过《秋风》等话剧。后来因与团主不和,1943 年春离团,自组松江乐剧团,准备与剧团哈尔滨打擂台。王人路自己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只是松江乐剧团名声太小,靠观众经济赞助仅演出《归去来兮》等几部话剧,就自行解体了。

原满映演员,《松花江上》男主角,与张瑞芳演恋人,身残志不残

《南岛风云》客串伤员

松江乐剧团支撑时间多久?这个我不知,但不管怎样,王人路入满映当演员,应当是1943 年以后的事了,这之前他都是从事舞台艺术。有据可查的,王人路在满映仅拍过两部片子。一部是1942年朱文顺导演的《豹子头林冲》饰店小二,这片子估计是他作为特约演员参演的。另一部是1944年张天赐编导的《百花亭》饰蜀将张兴,当然也不能排除参演过其他影片,从参拍的数量和角色来看,他在满映属于配角演员。不过他当年在话剧界演过不少戏,还是有一定名气。比如大明星于洋当时叫于延江,满映当过儿童演员,东影撤退时,他没跟上大部队,被国民党警察逮捕,就是靠王人路保出来的。

原满映演员,《松花江上》男主角,与张瑞芳演恋人,身残志不残

《今天我休息》客串旅客

满映解体后,王人路曾在当时的哈尔滨警察局工作。金山拍 《松花江上》,最初定的男主角是沈剡(后来八一厂导演),沈剡演农民不像,演祖父的浦克就推荐了王人路。这个表哥的形象,是王人路的银幕代表作。以后的三十年间( 他1978 年去世),满映经历也没少让他受苦。漫长的伤病时光中,王人路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不幸,萎缩的手可以写字了,失去神经的腿扶着拐杖和凳子可以移步了,并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担任了特约解说员。我在以前看片过程中,曾经发现过他几部客串角色。一部是《聂耳》中歌舞团演员慰问国军伤兵,无病呻吟般演唱黎锦晖的《桃花江》时,他客串的伤兵一脸厌烦,甩掉了拐杖不愿再听。最初我还以为是李保罗客串的,重看后才看清,哈。一部是《南岛风云》,他客串的也是伤员,国军变成我游击队员而已。再一部是《今天我休息》中一闪而过的公交车上的旅客。这几个客串角色虽然都是一二个镜头,但对于王人路来说,那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了吧,值得我们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