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1949年5月下旬,上海解放。濛濛細雨中,進城官兵井然有序,他們齊步走過南京路上的國際大飯店。夜裡懷抱槍支,不擾市民,露宿街頭,枕戈待旦。上海市民由衷地感嘆:“這才是人民的隊伍”。此時,新舊時代交替,三個上海女子的體驗和經歷也變得豐富起來。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夜上海

越劇名角徐玉蘭

徐玉蘭10幾歲時,就唱紅了上海灘。這位出生於浙江的越劇名角,文戲武戲樣樣精通,反串過趙雲、武松和關勝。直到解放前夕,徐玉蘭劇團在上海明星大戲院忙碌著,根本停不下來,很多有錢人仍要有戲看。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徐玉蘭

1949年7月,市軍管會送徐玉蘭去地方戲研究班學習。去時,她們換上樸素的衣服,和同學一起上課。學習班的第一頓飯,8個人吃一道菜。這道僅有的菜是豆芽煮豆腐,沒有餐桌,這盤菜就擺在地板上,8個人圍成一團吃。別人說,徐玉蘭肯定堅持不下來。她想爭一口氣,一屁股坐在地板上吃起來。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徐玉蘭(右)女扮男裝

徐玉蘭的乾媽是上海的一位女企業家,專程來學習班探望她。一見這樣的伙食,連忙給學習班送來很多肉食。那次,她覺得很不好意思。

學習班的教員,給她們講社會發展史。徐玉蘭和姐妹們聽不懂,就坐在戶外的草坪打瞌睡。教員很無奈,就請部隊幹部來講課。徐玉蘭第一次聽到了紅軍的長征故事,聽到了爬雪山、過草地,最後聽著聽著她竟然失聲痛哭,淚水漣漣。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徐玉蘭(左)扮演賈寶玉

這位舊時代的越劇名角,飛快地完成了自我的改造,成長為一名人民藝術家。不久,她選擇報名參軍,加入了部隊的文工團越劇隊。抗美援朝爆發後,她帶著一支劇團奔赴前線,為官兵們長年累月進行演出。晚年,徐玉蘭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越劇的代表性傳承人。1994年《徐玉蘭傳》出版時,餘秋雨寫序說:“徐玉蘭在20世紀的中國大城市中,做半個多世紀的文化名人,實在太不容易了”。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晚年徐玉蘭出席活動

社交名媛唐薇紅

喜歡跳舞的唐薇紅,忽然找不到跳舞的地方了。

舊上海時期,南京路上的舞廳比比皆是。唐薇紅最新歡去仙樂斯,那裡有菲律賓樂隊。這家舞廳的規模,不比百樂門差。當然,收費也是很高的。她去跳舞時,總會被謀生人當成舞女。後來,索性每天拉著丈夫去仙樂斯。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唐薇紅

唐薇紅出身上海名門,過著安逸奢華的生活。父親唐乃安,是晚清政府第一批公派的留洋學生,回國後成為上海的著名西醫。她的大姐叫唐瑛,是舊上海紅極一時的社交名媛。解放之前,姐姐和兄長出走,唐薇紅堅定地選擇留下來。

上海解放了,唐薇紅的丈夫重新參加工作。那時,她發現能跳舞的地方越來越少。很多舞廳逐漸被改成說書的場子。來聽評書的大多是教師、職員,還有待業的舞女。她記得,有個說書的先生,只有18歲,模樣很俊,口才更是非常了得。一群舞女常常糾纏這位小先生,在後臺時就毫不顧及地坐在小先生的大腿上,再掐人家的臉。小先生的父親有次碰見了,趕快說了一門親事,讓小先生草草結了婚。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唐薇紅

唐薇紅感觸最深的是,燈紅酒綠的地方變成了說書的地方。接下來,新社會提倡人人動手,自食其力。丈夫派往外地工作後,她和幾個朋友投資開了家規模很小的拉絲廠。她穿上勞動布的衣服,整天和油漬打交道。後來,這家拉絲廠變成大工廠,她成為這裡的普通女工,每天能生產兩百條拉鍊。

唐薇紅90多歲時,依然喜歡跳舞。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活躍在舊上海的名媛

海外歸來的鄭念

1949年春天,鄭念和丈夫從香港回上海。

鄭念,本不叫鄭念,她為紀念丈夫而更名鄭念。她1915年出生於北京,中學時曾連續四次成為《北洋畫報》封面人物。燕京大學畢業後,又赴倫敦攻讀經濟學碩士。在校期間,與同校的鄭康琪博士相識相愛。上海解放前,她與丈夫懷著赤子之心回到上海,希望能為國家做事。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鄭念

剛剛解放時,殼牌石油公司是唯一留在大陸的西方石油企業。丈夫鄭康琪受聘於這家公司,擔任了總經理。不久,鄭念也參加了這家外企的工作,主要從事翻譯。她依然保持著過去的生活方式,家裡請著傭人和保姆。她的英國同事去她家,就說:“乏味的都市中,有著一片舒適優雅的綠洲。”聽到這些,她很自豪。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鄭念一家人

不久,國家支援西北邊疆地區建設。鄭念要好的幾位女朋友,拖家帶口分別去了寧夏、甘肅和新疆。這些昔日的女伴,時髦的穿戴,大方的舉止,依然成為西北城市的風景線。她們的小孩子把裸露的黃土和砂礫、寒冰與殘雪,當成了珍寶。對於毛驢車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對火車汽車的喜愛。不說氣候,僅飲食差異就成為她們的痛苦體驗。因而,她們就有順口溜說:“阿拉上海人,來到大西北,三天不吃大米飯,餓的阿拉肚子疼。”

天各一方的姐妹,開始了對國家的建設。

解放後3個上海名媛的人生選擇:當工人、做翻譯、參加抗美援朝

鄭念早年與晚年的兩張照片

三個民國女子,走向了新時代。交替時刻,她們有過澎湃的心潮和激情。那時起,她們即便穿旗袍,也不必大鑲大滾,代之以樸素的風氣。她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用勤奮的耕耘,和親愛的祖國重新得到青春。說來奇怪,她們三人年齡相仿,又都很長壽。(文/樊前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