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如果你看過法國電影《天上再見》

,你一定不會忘記那個名叫「愛德華」的主人公。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他擁有一雙碧藍深邃的雙眼,卻因在一戰中被流彈擊中失去下巴和食道。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為了遮蓋自己「醜陋」的面容,他一共為自己製作了38副面具,從最初用來遮臉的簡單面具,到精緻的鹿角面具,再到可以改變情緒的面具……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能夠與臉部無縫貼合的「隱形」面具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到最後令人驚豔的孔雀頭罩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這些面具是愛德華的偽裝,維護了他最後的尊嚴。

令人痛心的是,這部電影中的情節並非純屬虛構。一戰期間,因戰爭遭受面部創傷的士兵不計其數。與身體殘疾的士兵相比,他們不僅要經受旁人異樣的目光,甚至連家人都無法接受自己的面容。

就在一戰接近尾聲的時候,美國女雕塑家安娜(Anna Coleman Watts Ladd)向他們伸出了援手。

正如電影《天上再見》一樣,安娜用自己的雕塑技藝為他們製作貼合面部的面具。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獲得面具的士兵常常給安娜寫信表示感謝:「謝謝你,真的很謝謝你,讓我可以擁有一個家。我愛的女人終於不會看到我就想吐了,雖然這並不是她的錯。」

那麼安娜究竟為什麼從美國來到法國,又是如何接觸到這群士兵的呢?故事還要從1878年安娜出生說起。

(以下部分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

安娜於1878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出生,曾在巴黎和羅馬學習雕塑。她的曾祖父是礦業巨頭,去世時留下500萬美元遺產,因此她可以說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大小姐。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1905年安娜與戀人 Maynard Ladd 醫生結婚,搬往美國波士頓發展。她的雕塑作品逐漸受到藝術界認可,「Triton Babies」雕塑在舊金山博覽會上展出後,作為波士頓公共花園的噴泉雕塑永久陳列。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一戰爆發後,安娜的丈夫被調往法國圖勒治療傷員,安娜一同隨行。

由於安娜接受過專業教學,擁有雕塑製作的經驗,她被介紹給英國雕塑家

Francis Derwent Wood 擔任助手,為面部毀容的士兵們製作面具。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Francis Derwent Wood 正在為士兵制作面具

也許是安娜在這方面極具天賦,又或是她善於觀察,與士兵們的溝通更加順暢,安娜很快就熟練掌握了這門技藝,甚至比老師 Francis Derwent Wood 做得更好。

安娜隨後自立門戶,建立了一座「面具工作室」。為了讓傷員們不要沉溺在悲傷中,安娜將工作室打理得井井有條,還擺滿鮮花和國旗。

她說:「工作室都陰陰沉沉的話,應該會讓人更加難過吧。」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工作室裡放滿傷員戰前的照片和模具

要想製作一副完全貼合人臉的面具其實非常困難。安娜首先要在傷口癒合的面部倒上石膏模進行塑形。

然後與士兵溝通、參考他們以往的照片,儘可能真實地在模型上填補缺失的器官。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面具本體要用0.7毫米的銅片製作,大概也就是一張卡片的厚度。半張臉的面具重量約為110克至250克,最終像掛眼鏡一樣掛在臉上。

如果有士兵不想要戴眼鏡,安娜會用細線或絲帶等工具來固定面具。士兵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添加鬍子。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為了能夠讓士兵們滿意,旁人無法直視5秒以上的「扭曲」面容,安娜可以一直盯著看、盯著觀察,直到製作出她與士兵都滿意的面具為止。

在顏色和材質等方面,安娜也對自己有著高要求——既要使面具與膚色相匹配,又要還原臉頰上的觸感。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兩名帶著面具的士兵打牌

這些面具的平均成本只有18美元,幾乎可以算是公益項目。但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安娜為超過200名臉部嚴重畸形的士兵制作了面具,維護了他們最後的尊嚴。

她憑藉“人皮面具”獲法國最高榮譽勳章

安娜和傷員們的合影

一戰結束後,安娜返回波士頓重新開始藝術創作,但法國人卻沒有忘記她的愛心與貢獻。

1932年,法國政府向安娜頒發了象徵最高榮譽的騎士勳章,以表彰她在一戰期間為士兵們所做的一切。

登錄【第二自然】官網,關注設計師品牌與創業,瀏覽設計精品 →http://www.d2zira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