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書,有句話,有個思想,有部電影,有個人,哪些曾經影響你的人生,給你帶來改變?

小馬不停蹄


村上春樹在《挪威的森林》裡說;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生的一部分,讓我覺得人生沒有什麼是想不開,放不下的,一切的物質的董事都如過眼煙雲,如此爾爾


津了個衛


我記得90年代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可親可敬的朱鎔基總理曾經說過一句讓人感覺到振奮的話。到現在這句話我也仍然刻骨銘心,他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其實這句話我到現在都很尊重,也很覺得是我這一生中的主旋律。小的時候家裡窮,有的時候到月底了面袋子就空了,弄的母親常常是把面袋子。倒出來用條數輕輕的拍打,把剩下來的麵粉,然後做麵疙瘩湯給我們喝。所以說那時候我就覺得家中怎麼這麼貧困呢?連一點吃的都沒有了,真的感覺到一種危機感,所以說長大了以後我做的事情就是無論多忙我都要多買幾袋米,多買幾擔面放在家裡的米櫃子裡。老婆總問我,樓下就是超市,幹嘛買回這麼多?我跟老婆說面袋子一到半下的時候我就條件反射就感覺要沒吃的了,所以說我要把糧食都準備充足一些,我的心裡也才會安穩一些。我的這些做法也是朱鎔基總理講的話,那樣我自己把自己的事情準備的充分,這樣的話我也不會為生活而煩惱的。


伊春美食美客


時間過得好快,彈指一揮間,眨眼自己都已經度過三十幾個年頭了,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小時候最舒服,最幸福,吃飯、睡覺、玩耍、頂多再加個上學,無憂無慮,簡簡單單,除了學習比較費腦筋,其餘真的都不需要自己去操什麼心,由於我上學的時候性格比較恬靜,也不像其它小孩子那般到處鬧騰,所以我小時候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那時候因為年紀小,閱歷少,對世界的認識也是懵懵懂懂的,可能跟自己的生活環境也有關係,很少能有機會跑到外面去見個世面什麼的,上學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兩點一線的簡單重複,但是隨著一天天長大,認識這個世界的慾望和好奇心是越來越強烈了,沒有太多的機會和條件出去親身感受,那剩下的最好途徑就是看書了,那時候看的書類型比較多,但也很雜,漫畫、武俠小說、三國演義、唐詩宋詞.…..涉獵還是相當廣泛的,印象最深刻最痴迷的還是如牛頓、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這些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的名人自傳,那個年代與我差不多同齡的孩子很多都喜歡追星,什麼歌星、什麼影星、什麼男神女神、四大天王等等非常流行,簡直可以說到了瘋狂的程度,但在我的小小心目中那些科學家就是最閃亮的明星,是我小時候最崇拜和喜歡的榜樣。

讀過他們的自傳才知道,這些人獲得的巨大成就都不是偶然的,輕而易舉的,命運沒有對他們施以額外的眷顧,有的經歷過悲慘的童年,有的遭遇過與愛人生離死別,有的一直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依然在努力堅持著科學探索……,他們身上那種對未知領域的追求,所展現出來的鍥而不捨、永不放棄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和打動了我幼小的心靈,這是一種生命的力量,也包含了一種對待生活的態度,心中有了目標和信仰,什麼樣的困難和挫折都不能令他們倒下和屈服,哪怕是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們依然矗立在無數人的心中。受到這種巨大精神力量的鼓舞,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的我也是鉚足了勁,跟打了雞血一樣,一路執著與堅持,在平時的考試中雖然成績還不錯,但從沒有考到過全班第一名,卻在最後的中考裡以全年級第一的總成績考入了我所在城市最好的高中,現在回想起來還是非常的自豪。一路走來,冥冥之中受到這種精神能量的指引,人生的命運軌跡也早已慢慢形成,以致於大學畢業以後,就感覺很順其自然地就進入了現在工作的這家研究院,成為了一名設計研發人員,算是實現了我兒時的夢想,現在回過頭來看,雖然好多年過去了,依然有我兒時夢想的影子在內心深處若隱若現,似乎就是命中註定了的。

    世界上有大大小小數不清的山,而人的一生就像是這爬山一樣,在某個特定的時候,不經間哪本書,哪句話,哪部電影,哪個思想,哪個人可能深深的影響到了你,讓你在心中暗暗下了個決定要去爬選中的那一座山,但是並非每一個人都能爬到最後,很多人可能爬到中途感覺太累了、太難了或者又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和目標就放棄了,而只有極少數的人不忘初心,一直堅持、堅持、再堅持爬到了那座山的最高峰。



風吹草低頭


可能一瞬間湧到腦子裡的樹太多,話太多,思想太多,所以一時記不起來。但若真的說起來,理應是我的家人。

一、父親說:“以後你姐姐如果沒嫁給人家,這些東西是要還回去的。”

我姐的男朋友第一次來我們家,送給我父親一把挺不錯的剃鬚刀,我那時剛上初一。後來很久我爸不曾用過。我問他原因,他對我說了上面那句話。從此就一直記著,後來和男生交往,似乎用力過猛,不太願意去花費男生的錢,甚至還會主動給錢。雖然每一段感情所得到的物質(包括生日禮物什麼的)少之又少,但我總是問心無愧的。

二、母親說:“人和人之間總歸會有差別,但是過好自己,不要與人攀比。”

小時候家境一般,母親一直教導這句話,我那時候還真就沒有羨慕過任何人,各種自信,總覺得自己就是特別好特別優秀的人。雖然後來出了社會,碰了壁,被人騙,負了債,其實還是會羨慕,很羨慕家境好的。但也會想,我們一家健健康康就很好了。


其實,人的性格和未來會被很多東西影響,有時候壞,有時候好,有時候又壞又好,但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無愧於心。


唐小兜


一本書:英國劇作家蕾秋.喬伊斯的處女作《一個人的朝聖》,這本書曾經對我有著很大的影響,它讓我更加有勇氣的去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身邊的人並不支持我,並不看好我。只要你想去做,什麼時候出發都不算太晚,同時,也不能忘了你為什麼想要出發,即不忘初心,還有趕往目的地的同時,也要記得欣賞路上的風景。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退休老人因早晨收到一封二十年前的老友的一封病危信而獨自踏上漫長旅程的故事,65歲剛退休的哈羅德並未告訴妻子而獨自踏上了漫長的旅途,而哈羅德的出發點是為了給予友人希望,在路途中卻遇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最終實現了對自我的救贖,也激發了對自我價值的再肯定、對成長缺陷的新認知以及對現實命運的接受和理解。同時,哈羅德的妻子在等待和關注哈羅德的過程中,對痛苦的過往包括他們對自己的兒子進行審視,觸發了對愛的全新的領悟和對自我的重新認識。

一部電影:《當幸福來敲門》這部電影也是給我影響很大的一部電影,它能讓我在困境時,或者是遇到生活當中的挫折時,給我力量。這部電影是有真實的人物原型的,他的主角原型是美國黑人專家克里斯。克里斯是一個推銷員,但是他面臨著破產、老婆離家、流離失所,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最困難的時候曾經帶著5歲的兒子住進婦女兒童收養所,也曾帶著兒子住進地鐵站的公共衛生間,即使生活已經變得壞的不能再壞了,克里斯也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一直都堅強樂觀,從不曾改變。最終克里斯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成為了成功的投資專家。電影快結束的時候,克里斯在嘈雜的人群中為自己鼓掌,每到這時,眼淚就會不受控制的流出來,終於呀,還好沒有放棄,等到了幸福來敲門!這是一部父與子的溫情電影,特別適合週末下午一個人或者父子兩個人,一家人一起看的一部電影,絕望之中有帶著輕鬆地基調,告訴我們,生活當中沒有什麼是過不去的。

一句話:《當幸福來敲門》裡有一句話,克里斯在面對兒子喜歡籃球但又認為自己沒天賦時對兒子說的:有些事,人們自己辦不到,就跟你說你也辦不到,如果你想獲得什麼就去爭取,就這麼簡單!別讓別人告訴你你成不了才,即使是我也不行,,如果你有夢想,就要守護它。


Baby養成日記


我接觸的書籍廣而雜,以前是心理,教育,文學,現在多了營銷,社群,知識付費,互聯網,電商這些,其實提到影響的話,應該按照人生的每個階段來說。

比方我小時候,我爸跟我說:往最好處做,往最壞處想。

其實就是努力且不求回報,不抱幻想和期待。當你期望值很低時,你的收穫往往是最大的。往最好處做,就是拼盡最後一點力氣。全力以赴的結果是最好的結果。


含金俠


在我曾經與初戀分手時,又逢做股票鉅虧,年少輕狂的我一度消沉到極點。

是纏中說禪的文章和他的思想陪我走過了那段陰暗的時光,過去8年多了,至今依舊記憶猶新。

纏中說禪的自強自立、不同不相、明瞭自己等思想讓我的內心不斷強大。

最關鍵的是,我曾經是個很作的人,比如愛捉弄別人,愛開別人玩笑,完全是現在我自己討厭的那類人。

但那個時候我卻不知道自己是這樣的人,看了纏中說禪的文章後,我才有了反思自己,認識到了自己曾經是多麼可惡。

推薦大家去看看纏中說禪的文章,真的很不錯!


穩定獲利才是王道


看到這個題目,想了好久,曾經觸動我的電影,歌曲,某個人,某件事,似乎有很多,但是我都想不起來。我沒有為誰改變過,談戀愛時任性,工作中忍受,獨生女的緣故,在家也是多讓著我。有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那年離家去上班,因為不太瞭解班車發車時間,錯過了。外面有個人問我媽是不是去北京,我媽就跟她搭話了,我特別生氣衝我媽喊:這種車都是不送到目的地,直接扔在高速口的,你是想讓我在高速口下車嗎?當時媽媽就沒在說話了,說出那些話的我立馬就後悔了,從那以後我就改變了自己任性的態度,不管有多生氣都儘量忍著,不衝媽媽發火。這個也是因為年紀的增長才懂得的道理。

BIGBANG有一首歌<last>

“原以為會永遠的愛情也消逝了

連原以為觸手可及的朋友也離我而去

年歲漸長,成為大人

可卻為何如此不安

今天人們依舊停留在過去

而這世界沒有我也依舊照常旋轉

也許還是我太過年輕,太過不懂事吧

為何這樣像個傻瓜

曾一無所有卻依舊幸福的時光猶如昨日”

我竟不知有一首歌的歌詞能如此讓我感同身受,我的生活中沒有什麼大風大浪,所以沒什麼刻骨銘心的愛情,友情,很平淡,伴隨著成長理解了這個年紀該有的感受。

或許改變你的不一定是那個人,那首歌,那件事,恰巧是時間對了,你在你能理解那種感受的時候遇到了那個人,那首歌,那件事...


帥帥雜想記



寶貝乖乖194985125


每一本書,都有影響,每遇見一個人,也有影響,聽的話也太多太多。每一種影響構成了今天的自己,碌碌無為,患得患失。可能就是因為沒有太深刻吧,對失去的倒是很深刻,負面的影響也是特別巨大。

究竟是際遇造成了這一切還是本來我就是這個樣子,我已經不得而知,一切似乎都是碎片,連不成塊,我讀書遇到的老師的謾罵幾乎把我送入了地獄之門,經過幾十年的療傷,現在基本痊癒。可是我沒有幹上我喜歡的工作,也沒有過上我喜歡的生活。就這樣輕飄飄的如喪家之犬般過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