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很遗憾,越南现在依旧没有办法生产大口径火炮,包括最为重要的炮身结构。所以越南现在依旧还在使用那些“老爷辈”的火炮,另外也在国际上寻求廉价的二手火炮作为补充。下图越南人民军炮兵接受俄罗斯2S19自行火炮训练,越南未来很可能采购二手2S19型152毫米自行榴弹炮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下图分别是越南仍然处在现役的美制M101型105毫米榴弹炮、M114型155毫米榴弹炮,这两种火炮是上世纪70年代北越统一南越时缴获而来,都是美国二战制式师级火力配置。到目前为止这些火炮的都已经是50多岁的“高龄”,包括炮弹也还有当年缴获的。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还有苏制D20型152毫米加农榴弹炮、D30型122毫米榴弹炮、M46型130毫米加农炮、ZIS-3型76毫米加农炮。其中ZIS-3也是二战制式火炮,都是越南战争期间苏联援助越南,到现在也是超过50岁高龄。对于越南来说,为了延长这些火炮的服役期限,他们只能尽量降低火炮的发射次数,毕竟炮管是有寿命的,打完寿命炮管就会出现隐患甚至直接炸膛。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火炮这种历史悠久的武器可能会让很多朋友“瞧不起”它,觉得火炮这种东西是个国家都能造。但恰恰相反的是,即便是应用了一百多年的武器也是非常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功底。就拿炮管来说,制造一门合格的炮管涉及到炉外精炼、电渣重熔、钢锭锻造、粗坯精锻、热处理、超深孔钻、拉膛线等多个工艺。这里面任何一个步骤除了需要大型水压机、支持之外还需要大量经验丰富的操作技师,比如那个深孔钻工艺和拉膛线工艺,因为大口径火炮的倍径都是口径的30倍以上,加工过程中无法窥悉炮管内部情况,此时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和技术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大国工匠”?工业强国强的不仅仅是加工装备,更重要的是使用设备的这些工匠。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现代炮管还涉及一种名为“身管自紧”的技术,可以以较小的壁厚承受跟高的膛压,相当于降低炮管重量并提高寿命。但是炮管自紧技术需要大型水压机支持,而且自紧技术对工艺要求特别高,通过自紧的炮管再进行机加工会带来额外的收缩或膨胀问题,如何通过合理安排加工工艺避免或者解决这些问题?这又是在考验一个国家的工业功底。

还有炮闩和药室,由于火炮击发时发射药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整个药室承受着巨大的膛压。为了保证火炮击发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这些部位都是整块高强度合金钢打造而成,这又反过来考验材料水平。材料这种东西和厨师做菜一样,除了基本的元素及配比之外,任何一个步骤都会影响材料最终的性能,比如热处理,升到什么温度?再如何把温度降下来?用多长时间降下来?不同的选择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只能一次次不断尝试。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其实不难发现,世界上能生产大口径火炮的国家基本都是老牌工业强国,比如德国莱茵金属、瑞典博福斯、瑞士厄利孔、意大利奥托梅莱拉,这都是火炮界赫赫有名的公司。还有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法国这些工业强国。就连日本坦克上的火炮都是从德国莱茵金属进口而来。

所以火炮生产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越南从上世纪40年代-90年代一直在打仗,不是被入侵就是入侵别人,而苏联帮助越南建造的为数不多的重工业也在70-90年代被悉数摧毁,所以越南根本没有工业底蕴。到现在,越南的重武器95%依赖国外,没钱没工业只能继续用“老爷炮”维持下去。但是这些东西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战争需求,越南也只是在用数量继续保持东南亚地区的地位。

越南现役火炮已达50岁高寿 至今无法生产大口径火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