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历史,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故宫的翡翠水头不好?

不了解历史,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故宫的翡翠水头不好?

多读读历史,其实很有趣的

相信大家都看过这样的一句评论:

“故宫都没这样的货,难道有老翡翠的人比慈禧都还有权有势有钱?”

问这个问题的,说明你并不了解中国历史,甚至连近代史都不关注。

到底为何故宫翡翠水头不好呢?

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故宫里的东西是一直都在故宫的么?想了解为何故宫翡翠水头不够好,请先弄清楚故宫的藏品是哪来的?

其实,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80万件藏品大都是1949年以后通过各种渠道从四面八方征集来的,翡翠藏品也不例外。

不过翡翠不同于其他文物,它的“珠宝”属性确定了他的市场价值,尤其被收藏者所看重,北京故宫博物院没有征集到真正的明清皇家翡翠并不难理解。

不了解历史,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故宫的翡翠水头不好?

我们先回顾一下历史。

明末造反起义的李自成和张献忠,尤其是张献忠杀人如麻,所过之处人间财宝搜刮殆尽,在兵败之际不得已将宝物藏匿,以至于清朝历代皇帝都督促当地官员寻找这些珍宝以图充盈国库。

清末同治年间的洪秀全造反,再度上演了搜刮尽天下珍宝财富的惨剧,洪失败后“圣库”被劫尽,事后将领却只将3方印玺被上交给了清朝。

所以,洪秀全搜刮的大量的金银财宝不在朝廷去哪里了呢?至于这个将领是谁,可以翻翻历史,也很有意思。

不了解历史,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故宫的翡翠水头不好?

最为惨痛的就是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大肆掠夺皇宫文物,而英法联军(圆明园)撤走次日,奸匪之徒乘机涌入,车拉人载,洗劫圆明园,上万珍秘,散无孑遗,大火焚烧三天三夜!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不但洗劫了圆明园宝物,颐和园、紫禁城的珍宝也在劫难逃,连四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的镇坛之宝也难逃厄运,庙、观、寺无一幸免。衙署台第、各部院府也同样遭洗劫,王府也幸免不了。

不了解历史,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故宫的翡翠水头不好?

清朝末期已摇摇欲坠,常年被内部(太监、官员、皇族)的大肆盗窃包含翡翠在内的各种珠宝首饰文物,并且为掩饰罪行纵火焚烧,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疯狂“夹带”各种珠宝文物。

1933年1月31日山海关失陷后国民政府将故宫文物悉数一路南迁。感兴趣的可以看看这段历史,也是很有意思。

1949年时候的故宫藏品已经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了!全国各地络绎兴建博物馆而藏品欠缺,包括北京故宫,在民间征集了不少藏品,现在还能搜到很多博物馆征集藏品的信息。

中国历史上,宝物不在庙堂而在民间的事例层出不穷,并不意外!

宫廷藏品在改朝换代的战乱中都换了主人,多散落民间。以上均有据可查!所以,你知道现在故宫的藏品都是哪来的了。

不了解历史,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故宫的翡翠水头不好?

其实世界各博物馆的中国文物,一大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搜来的,包括那些历代遗存于皇家的宫廷陈设器。

也可以说,无论哪家博物馆的藏品,大部分是历代从民间发现征集来的,或花钱,或索取或接受无偿的捐赠。

尚若,现在中国官办博物馆没有的极品翡翠,民间不可能有;博物馆有的,民间也不可能有;民间有的,一定是假的!

这样否定的结论,是不是忘记了故宫里的藏品是从哪里来的了?也是对先人创造的历史艺术极不负责任的亵渎,是不科学的结论!

不了解历史,你还好意思问:为什么故宫的翡翠水头不好?

历史宝物虽遗存不多,但多数来源于民间的发现,这是事实,也是现实!

故宫藏品由于来源的局限性,决定了其真品数量、种类的局限性,馆藏藏品只是沧海一粟,没有顶级的明清皇家翡翠并不难理解。

不过,请文明发言哦,否则要被关进小黑屋呢!

文字 / 仁盈谈老翡翠

配图 / 老翡翠实拍,拒绝商用

关注我,每日更新老翡翠文化及科研最新进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