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前段时间身边一个一直在考研的朋友,突然决定不考了,大家都说,这时候放弃太可惜了,都复习这么长时间了,再坚持坚持吧。

恐怕所有人听说弃考,第一反应都是这样,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你再坚持坚持,熬到考试”。

而他却告诉我,其实并不是一下子就放弃的,而是经历过别人口中的“再坚持坚持”、“熬到考试”的尝试后,才真正下定决心。

“我怂了,我不想在同一件事上不停的失败了。”



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这好像也是当代年轻人焦虑的导火索。

人们常因为不自信的怯场,眼睁睁错过许多机会,变得越来越怂。

而如果不停止这种怀疑,就会陷入自卑的恶性循环,从此一蹶不振。

1

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作为国家一级退堂鼓表演艺术家,不少人也有多年与“怯场”打交道的经验。

艺考时,艰难的笔试都过了,却栽到面试上。见到面试官喉咙就像被塞住了,说话支支吾吾,更不敢抬头看他们。见别人对答如流,讲话井井有条,而自己紧张得腿软,只想快点下去。

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后来租房子,信誓旦旦的跟爸妈说:“一定会靠自己的本事扎根大城市!”租了房子,签完合同,将钱转给房东微信里时,就想求他立即退还——租房太贵了,感觉自己快负担不了了。

工作里,每次想辞职却从来不敢递辞呈,害怕与上司面对面谈话尴尬,也害怕没有这份工作后那段空白期,会养不活自己。

不自信也成为现代人的怯场的几种原因之一,就像最近微博上万转发的段子:“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2

怯场,也对应着失败

前公司有个同事曾主持了一场失败的活动。

忘词、动作拘谨、解说生硬。幸好只是部门内的小活动,才没有把人丢到外面去。结束时,她胀红着脸下台的样子,真如同被架在火上烤过一样。而领导的失望是不加掩饰的。

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很多时候,不是领导不给机会,而是给了机会你都把握不住。自己先怯了场,不然就是硬着头皮上,最后却搞得不尴不尬。

大家都羡慕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挥洒自如的精英,轮到自己上时,看到下面黑压压坐着的人和一双双望过来的眼睛,就音不成音、调不成调,说话自带颤音效果。

3

应对怯场,或许可以这样做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不怯场?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做:将场下的观众想象成不会动的,譬如稻草人,譬如南瓜,面对这些不会有反馈的“死物”,我们的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放松的自我暗示。

初期,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练起。比如去KTV唱歌时,有意识的在唱之前先说一些话,譬如“抛砖引玉”呀,或者别的什么开场白,做到说的时候自然而然、淡定沉稳。

然后,渐渐过渡到更多人,更大的场面,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直至做到面对人群有如面对草人纸马,波澜不兴。

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其实,所谓的怯场,归根到底是一种“自尊心”在作祟。

准备得不充分以及豁不出去,害怕在人前丢面子、出糗,于是选择了放弃、逃避、懦弱。

大部分人在公众场合多少都会紧张,重点在于你能否掌控住自己的情绪。

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自己的想象力给吓退了,还没开始,就开始幻想自己出糗,开始担心别人的眼光和评价。

克服情绪上的问题,唯有不为胆怯找借口,然后不断的尝试和行动。随着你参与次数越来越多,紧张感会越来越少。

没有一蹴而就的事,不要幻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你在一夜之间改变。当我真正行动过,再回头看看当年那些紧张,尴尬,害怕时,才可以一笑置之。

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所以,不是我们有问题,而是在人多的场合,我们总担心自己的问题太low而丢面子。

想想自己做了这件事情会死吗?不会的话,那就是行动,行动,行动。改变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量变累积到一定程度发生了质变。

当你越来越多次的汇报成功,得到领导的认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完全不会慌张了,你甚至开始掌控全场了。

《老人与海》里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成年人法则:放弃一时爽,一直放弃一直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