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些因一名句而流传千古的诗词

古往今来,很多诗词,只因其中有一佳句而流传千古,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这样的诗作,看看你能记住多少。

首先说个极端的例子。晚唐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派诗人,以及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以林逋为代表的晚唐体诗人。他们注重炼字苦吟,所以往往“有句无篇”。例如贾岛的那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试问谁没听过?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全诗: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题李凝幽居》

再如其《送无可上人》中的腹联“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贾岛自己也非常得意,自诩为:“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虽如此,但有句无篇也是贾岛诗作的缺点,内容不足而一味苦吟,未免减损诗美。

与其同出一辙的宋初晚唐体诗人林逋也有一句非常美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全诗如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此类例子我还能想到元稹的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当然,这首绝句全诗四句都很精彩,只不过相较前两句更加脍炙人口。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些因一名句而流传千古的诗词

特例说罢。沿着朝代顺序往后数,先来个霸气的:“大风起兮云飞扬”,高祖刘邦的《大风歌》总共只有三句: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接下来出场的也不差,“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此二句同出曹操的《短歌行》,诗有点长,不录了。

然后最可爱的来啦!“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应该很相熟吧?没错,就是陶渊明。出自《饮酒·其五》全诗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从初唐开始往后,既有佳句又是佳篇的例子简直不胜枚举!跳过陈子昂,张若虚不谈,先说下王维。最通俗且家喻户晓的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再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的名句当然还不止这些,限于篇幅,仅点到为止。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些因一名句而流传千古的诗词

下面这位一出场,当即是霹雷一声震天响!因为他是——李白。名句实在太多,低调点,最多说三个吧: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别东鲁诸公》

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就说这么多,浪漫过后,必定要面对现实!于是,杜甫很忙地出场啦!本来想找一佳句,无奈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无一句不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句“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出自杜甫的《可叹诗》,成语“白云苍狗”即源于此处。

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出自《曲江二首·其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看!举例都超过李白了,谁让人家是现实主义诗人呢,毕竟现实是残酷的!

李、杜,再加个白居易,可以说是三足鼎立,唐代诗坛扛把子。白居易的诗和他的姓一样通俗易懂,这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仅学龄前儿童就会背,而且就算文盲也能翻译。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

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些因一名句而流传千古的诗词

晚唐李商隐的“无题诗”,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有多首都是因为佳句而闻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锦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也是佳句频出: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望江南·闲梦远》

北宋苏东坡诗词俱佳,可谓是继李白之后的又一大家,正所谓“文坛千古两谪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宵》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亦有名句流传: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寄黄几复》

被苏轼最看好的学生秦观自不必说,其中这句最有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鹊桥仙·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另一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些因一名句而流传千古的诗词

太平宰相晏殊,真正传世的千古名句似乎只有一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是一股清流,不能不说: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寻寻觅觅》

北宋说了苏轼,南宋必说辛弃疾。尤其在词的成就上,辛弃疾是继苏轼后豪放派的又一大家,二人也因此并称“苏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爱国诗人陆游,现存9300多首诗,100多首词,且质量极高,实属难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五首·其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以清空骚雅著称的白石道人姜夔,幽韵冷香的气度,高旷空灵的格调令人叫绝: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扬州慢·淮左名都》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慢·淮左名都》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那些因一名句而流传千古的诗词

宋元之际,有位不太走运的大神,浑身上下满满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文天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正气歌》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正气歌》

比文天祥稍早一点,金朝那边儿的汉人元好问,仅一名句就让我们记住他一辈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摸鱼儿·雁丘词 》

元明两朝没有太多可圈点的,咱们直接穿越到清朝。也不对,明朝似乎可以提一下杨慎,毕竟有一首《临江仙》因为《三国演义》让我们记得挺牢: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清代诗词名句,让笔者首先想到的居然是吴伟业《圆圆曲》中的那句“冲冠一怒为红颜”。

另外,最不能缺席的当然是纳兰性德,只消说一句,便足以压倒全清: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再后面有龚自珍那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出自《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说着说着就快到民国了,不过还没到,听听先驱的声音先: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再后,王国维先生,最经典的当属那句“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民国也有不少经典名句,别的不说,上两句我们最熟悉的鲁迅先生的压轴。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自嘲》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题三义塔》

就这么多吧,欢迎补充指正!喜欢文学历史书画可关注作者,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