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必讀,老司機都是怎樣對待止損和倉位的?

一個統計顯示,70%被淺套的單子會在三天內解套,深套後解套的平均時間為三週。

這就會讓投資者產生可以不止損的錯覺,今天就來談談持倉和止損的問題。

交易必讀,老司機都是怎樣對待止損和倉位的?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止損是交易的基本素質

在美國的金融市場流傳一個故事,一個散戶交易者在市場中幾十年,一直處於穩定盈利狀態。媒體問他的秘訣是什麼,他說,沒有什麼秘訣,就是在交易中按照規則止損。無論遇到什麼樣的股災,他都能在第一時間出場。因為這已經成為鐵的紀律和習慣,既然止損,也就無所謂股災了。

關於交易是否要止損的問題,已經不需要過多的討論。止損是一個交易者必備的基本素質。它可以讓你在面臨複雜交易局面時,不至於因小失大。俗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市場總是在**和低谷中反覆交替,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也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對交易者而言,在逆勢中只能去承受自己能承受的損失,而不要貿然突破自己的承受力。

不止損的情況,只有在超輕倉位下

超輕倉位下的高頻交易,是目前程序化交易中很流行的一種方式。因為外匯的虧損概率是很高的,錯誤基本上都是因為倉位過大造成的。

倉位大的時候,止損是一種損失,不止損是更大的損失。因此,唯有超級輕倉,才可以讓交易者掌握主動。

在一個品種上,開0.01手的倉位,適當的時候多倍加倉,可以達到無敵交易模式,而且回撤很小。即使是每一筆交易積少成多,簡單算下來,一年也可以有15%或者更多的收益。這種超輕倉情況下,並不需要去對訂單設置止損。所有的訂單,都是以盈利出局為目標。

一萬美金下0.5手的底倉,即屬於重倉?我們再來談談倉位對回撤的影響情況

大家也都知道,資金管理的核心,在於倉位。一萬美金,每次下0.5手歐美,在不加倉的情況下,多數投資者認為是一種正常情況下的倉位。在多數交易行情中,它不會給你的淨值帶來特別的損傷。如果對技術分析和行情把握到位,一天能拿下2%到4%的收益並不是難事。但是我們說,你能拿下多少收益,能夠帶來的回撤,要乘以兩倍。

那麼,這裡我們要探討的是,0.5手的倉位究竟意味著什麼?

簡單模擬一下交易場景。在一個波動很快的單邊行情中,一萬美金,0.5手歐美進場,被套40點,可能會很快發生。那麼,200美金浮虧既成事實。此時,多數投資者會選擇繼續加倉0.5手。

20個點的回撤即可打平浮虧(不算點差成本),此時總倉位為1手。如果行情很快再大幅波動60點,又被套600美金。加上此前的200美金,此時被套總計為800美金。這意味著,有8%的賬戶回撤。如果行情繼續反轉,情緒一個不穩定,可能就會突破3手到5手的總倉位。投資者們仔細想一想,是不是這樣的?

總倉位達到底倉五六倍的倉位,對於交易者而言,是很容易發生的事情。投資者要敢於面對這個事實。

這種情況下的不斷加倉,隨時可能發生超過20%到40%的回撤。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致命性的打擊。每一次的大止損,都是一次鑽心的痛。

從外匯交易的實際情況來看,以上的場景每一週都很可能碰上一次。這意味著,0.5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倉位,每週都有很高的概率,碰上一次潛在的重大回撤。

所以,0.5手的倉位,對於一萬美金的賬戶而言,即屬於重倉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下,交易理念和體系是很難建立起來的。因為你總會不斷碰到各種意外發生的行情,這會讓你在是否止損和是否加倉這些基本問題上,不斷猶豫和煩惱。

如果要讓收益放到合理水平,把回撤控制在可承受力之內,就需要匹配一個合理的倉位。它可以讓你在不那麼嚴謹的情況下,可以去犯一些錯誤,也不會太傷筋動骨。交易如此漫長和複雜,處處為坑,不可能不經常犯錯。

至少在我們看來,可以承受的最大底倉,為0.05手。在不設置止損的大單邊行情下,從實戰情況看,極端回撤很少超過2%,多數情況下,回撤在1%之內。它會讓我們的交易狀態,處於一個舒適的空間裡。這是我們認可的長期交易的倉位。

稍微激進一點的倉位,可以匹配0.1手的底倉。這樣有時候在大單邊的時候能出現5%的回撤。所以,即便0.1手的底倉,也會讓我們感到不安。還是0.05或者更少的倉位,讓交易變得舒適。


老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