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需要創造更環保的區塊鏈項目?

世界正在緩慢地將注意力轉移到氣候變化和如何影響人類活動上。最近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詳細探討了這些主題,探討了如何通過調整政策、經濟和人類活動,以限制對環境的破壞。

儘管石油和煤炭等行業留下了難以減少的碳足跡,但這不應阻止其他行業(例如科技行業)尋找限制其影響的解決方案。對於行業來說,如果繼續犯同樣的錯誤,例如從項目一開始就沒有納入可持續性和公平的獲取機會,就聲稱他們正在偏離舊的,有缺陷的範例,這毫無意義。這是新興技術有機會改變遊戲規則的地方。

技術有可能解決困擾人類的許多問題,包括氣候變化和環境退化。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髮展,可持續性在其持續發展中並不總是頭等大事。如果要實現我們夢寐以求的可持續未來,這必須迅速改變。

為什麼我們需要創造更環保的區塊鏈項目?

與大多數技術一樣,在以可持續方式運行時,區塊鏈當前的迭代存在許多主要缺陷。這可能在加密貨幣的開採中最為明顯,尤其是在比特幣及其開採所需的大量能源的情況下。

研究表明,在整個網絡中,開採比特幣每年需要52.9到73.12 TWh的電力,這與奧地利的年度能源消耗相當,當然,這對氣候變化具有重大影響。但是辯證來看,讓我們假設所有這些能量都來自水或核能等低排放或零排放的能源。只是如此強大的功能需求仍然導致了其他系統問題,這些問題是不可忽視的。

一方面,它構成了巨大的進入壁壘,小型礦工通常無法負擔如此大量的能源使用成本,更不用說能夠運行比特幣網絡的高端採礦設備的高昂價格,這意味著它們的定價是從一開始就沒有進行的,這導致了規模經濟的需要和礦池的出現。也就是說,一波集中化浪潮與中本聰設想的支撐區塊鏈技術的精神背道而馳。

為什麼我們需要創造更環保的區塊鏈項目?

技術,尤其是諸如區塊鏈之類的新興技術,有機會採用替代方法進行自身開發。昔日的創新者始於底層,無法想象其發明的潛在長期影響。但是,當今的創新者擁有數百年的事後洞察力。我們都已經看到了升級陳舊,浪費的技術基礎架構所需的成本(包括資本成本和生產力損失)。雖然肯定會有我們甚至無法想象的未來,但是從一開始就採用可持續方法將使該過程從長遠來看不會那麼痛苦。

區塊鏈有潛力將權力還給人們,但是,只有儘可能多的人可以訪問它,情況才會如此。

考慮到這一點,那些正在開發新的區塊鏈項目的人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並從一開始就確定他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項目。如果他們發現自己希望將其真正分散,無論經濟背景如何,每個人都可以使用,那麼他們需要選擇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共識機制和平臺架構,而不是像工作量證明這樣的能源密集型運營,而這種做法有利於已經富裕並促進集權化。

為什麼我們需要創造更環保的區塊鏈項目?

權益證明是工作量證明的主要替代方案,它解決了能源問題,但為進入新的集中化來源創造了新的障礙。為了參與,人們仍然必須購買系統,而且通過設計,那些投入更多的人更有可能獲得回報。在這種情況下,驅動集中化和不可訪問性的機制可能有所不同,但結果相似。

通過以更可持續和平等的方式開發技術,行業推動者可以積極參與塑造一個尊重環境的社會,獲得更新的技術或更好模型的能力。通過以不同的方式塑造區塊鏈技術,我們不僅有機會構建不會對環境造成如此沉重影響的技術,而且還使每個人都有權使用它並影響其未來,從而使其回到民主根源。

Tomer Afek是Spacemesh的首席執行官和聯合創始人,是一位連續企業家,在技術,數字和金融行業擁有20多年的經驗,Tomer與Spacemesh共同致力於打造最公平的分散式經濟基礎設施。

原文來源於cointelegraph,由Bluemountain Labs團隊編譯,英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中文轉載請聯繫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