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的皇帝寧願用外戚,也不用皇族宗親原因

關於古代有的皇帝寧願用外戚,也不用皇族宗親原因,簡單點說,宗族跟皇帝,是競爭關係,而外戚跟皇帝是附庸關係。

宗族跟皇帝,在拱衛皇權的同時,也能威脅皇權,不論是皇帝的兒子,還是他的兄弟們,都是皇位競爭者,他們的權力大了,同樣會威脅皇權,宗族的權力來源是他們自己的出身,或者分封他們的那個人,到了後來,就是他們自己的軍隊和派系官員,他們權力來源很穩定,不是皇帝能輕易奪走的。

所以,皇帝在給予宗族權力時,同時還會限制他們的權力。

古代有的皇帝寧願用外戚,也不用皇族宗親原因

西漢孝平帝 像

宋明兩朝,屬於官僚政治時代,這個時期裡,基本沒有宗族掌權的,因為不需要他們來拱衛皇權,皇帝就能很好的掌控權力,太子也能順利接班,並坐穩皇位。

而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大多時候會加強宗室權力,用來拱衛皇權,但是,同時也威脅了皇權。所以,如果到了官僚政治時代, 皇帝能掌控權力,宗族基本沒有當官的,清朝還有貴族政治遺風,所以還能看到貴族當官。

古代有的皇帝寧願用外戚,也不用皇族宗親原因

東漢孝和帝 像

而外戚呢?什麼是外戚?就是依靠女人上位的,沒有任何根基,這個女人如果做了皇后,或者太子妃,家族男性成員雞犬升天,就有了權力。

這可以看出,外戚的權力來源是皇帝,皇帝需要白手套的,也就會提拔外戚了,給予他們權力,一旦他們權力大了,威脅皇權了,就會提拔新的外戚,打倒舊的外戚,一朝後妃一朝外戚。

於是諸如漢武帝這些人,就會在民間選拔一個皇后,然後寵幸她,培養她的政治勢力,這個人就是衛子夫,他的兄弟子侄就封侯拜相了。

等到衛氏外戚權力大了,於是打倒了衛氏外戚,提拔李氏外戚,也就是李夫人,劉賀的親奶奶。

古代有的皇帝寧願用外戚,也不用皇族宗親原因

外戚干政的皇帝下場 像

可以看出,外戚的權力來源就是皇帝本人,皇帝把權力過渡給他們,讓他們掌權,他們的權力是沒有根基的,空中樓閣,皇帝對他們不滿意了,馬上可以廢了他們,提拔新的外戚。

看兩漢歷史,外戚一茬又一茬的換,無外乎舊外戚威脅皇權了,就殺一批,再提拔一批。

所以,因為沒有根基,外戚想威脅皇權,相對困難,不聽話了就換,也很容易。

到了宋明這些官僚政治時代,外戚的作用失去了,也就推出歷史舞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