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滿元:三年跳六級,15歲少女“跳”進清華成“直博”(紀實)

在中國最負盛名的清華大學的校園裡,有一位來自湖南的女孩子頗具“神童”色彩。她從小無拘無束,蹦蹦跳跳,花6年半時間就輕鬆讀完了從小學到高中的全部課程。大學期間,她仍然活潑可愛,品學兼優,還主動承擔了學校的一些科研項目並有所創新。畢業時,校方特批她免讀碩士,直讀博士……




從小學到大學,李路珂從未拿過“第一”。李永生夫婦說:“我們的女兒學習成績不是最好的,但她整個兒卻是最棒的……”

1981年出生的李路珂,曾是清華大學傅年熹教授門下的“直博”生,也是我國到目前為止博士生畢業時年齡最小的女生之一。

李路珂的父親李永生,是湖南機床廠的高級工程師;母親梁修裴,是長沙市第11中學的教師。

說來人們也許不相信,1996年,15歲的李路珂在湖南最有名的重點中學——長沙一中高中畢業,以湖南“高考女狀元”的身份考入清華大學,但從小學到大學,她除這次高考外,卻從未拿過“第一”,哪怕是班裡的第一。

“我確實拿不到第一。”李路珂誠誠實實地說。

“她拿不拿得到‘第一’,我們不在乎!但我們相信我們的教育會成功,也相信我們的女兒會成才。”李永生夫婦胸有成竹地說。

李路珂6歲讀小學一年級時,已經在父母的指導下輕鬆愉快地學完了小學6年的全部課程,可老師說她上課不按規定把雙手反扣在坐椅背後,說她作業不合“規矩”,說她學習也不“冒尖”。

李永生夫婦聽了不禁大吃一驚,但當他們又認認真真對女兒的品行和學業進行了一番考核評價之後,又釋然了。

羅滿元:三年跳六級,15歲少女“跳”進清華成“直博”(紀實)

少年李路珂

李永生夫婦決定讓女兒跳級,而且連跳三級,直讀四年級。

四年級的老師仍然認為,李路珂成績“不冒尖”,作業還是不合“規矩”。由於學習不出類拔萃少有表揚,一些同學便把一個很有褒獎色彩的詞用得有了諷刺意味:“李路珂,跳級生!”

“其實,我家路珂的成績也在前幾名,但由於跳了級又沒得‘第一’,所以就被認為‘不冒尖’;又因為作業往往省卻了一些步驟,一些符號書寫得不整齊,回答問題又不能面面俱到,這自然又不合‘規矩’了。老師們是對的,但我心裡也有數……”老師有老師的要求,李永生有李永生的“尺寸”。李永生理解老師,但是他更相信自己。於是在李路珂讀完四年級之後,只讀了幾個月五年級,李永生夫婦又讓女兒連跳三級,插入初二學習。

果然,李路珂在中考中,以優異成績考上了赫赫有名的長沙一中。

然而,讀高一的李路珂,有一次考試,化學僅得了27分。李路珂回到家裡,一臉心事。

問明原委,李永生對女兒哈哈大笑:“別說27分,就是7分也沒關係。你看到了自己的薄弱環節,又知道了努力的方向,還有趕不上的道理?”

女兒感到一身輕鬆。自此之後,她的理科成績一路上升。

李路珂天生是個文體愛好者。有些家長擔心孩子玩多了會影響學習,可李永生夫婦卻經常幫著女兒買提琴、買二胡、買吉他、買足球、買相機、買畫夾;學校有什麼活動,只要女兒能說出道理來,他們就全力支持,並與女兒一起做準備。“一個現代學生,最低要有兩項以上的文體方面的愛好。”這是李永生的要求與闡釋。如今,李路珂拉得一手好二胡,唱得一嗓子好歌,是個球迷,讀大學時還經常主持聯歡晚會。

羅滿元:三年跳六級,15歲少女“跳”進清華成“直博”(紀實)

“跳”進清華的李路珂和她的父母

上高中時,李路珂這個獨生女,才12歲。當教師的母親“心狠”地要她寄宿,雙休日儘量少回家,自己的衣褲被褥自己洗,一月的伙食費由她自己統籌安排使用,學校的公益活動要積極參加,寒暑假儘可能地與同學一起給人家打點短工。她是班幹部,年紀雖小,但班裡的不少活動都由她組織,儼然一個“小當家的”。有一次,班裡組織學生到南嶽遊覽,把錢交給她管,幾千塊錢的進進出出,竟毫釐不爽。“李路珂幹什麼像什麼。”班主任劉靜這樣評價她。

全面要求,全面發展。李路珂蹦蹦跳跳,提前“長大”了。“15歲,我進了清華。兒童時代一個混沌不清的夢想竟然奇蹟般地被我實現了,我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學生’。從此,我就要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創造屬於自己也屬於祖國的一切了……”這是李路珂剛上大學時吐露的心聲。

“我是學設計的。我認為,對孩子的培養,也要有個‘整體設計’,從思想品德到知識結構,從體質到心理到美育,都要通盤考慮,並持之以恆地貫徹和實踐這個‘整體’思想……”這,或許就是李永生的“整體論”教育法了。

從小學到高中,需要12年才能讀完,李路珂卻只花了6年半。奧秘何在?李永生夫婦說:“最大的奧秘就是先把母語學好……”




1996年高考,15歲的李路珂以657分的高分考入清華大學建築系。她是當年湖南年齡最小的考生之一,卻坐上了湖南高考龍虎榜的“頭把交椅”。而且,明白底細的人還知道:李路珂從小學到高中,只在學校讀了6年半的書!

於是,有人說李路珂是“神童”。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現在的孩子,各人的智力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我家路珂天賦並不高,關鍵是我們實施的教育比較科學,比較成功……”梁修裴並不把女兒看作“神童”。

那麼,奧秘究竟在哪兒呢?

“最大的奧秘就是先把母語學好……”李永生夫婦幾乎是異口同聲。

李永生夫婦都是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從自己學習、工作和教學的長期實踐中悟到了一個道理:學好母語對於學習其他學科具有決定性的基礎作用。

按照李永生夫婦的“整體設計”,女兒剛滿3歲,他們就開始了對她的早期教育。到6歲時,李路珂已經超額完成了小學的學業。李路珂的早期教育當然始於母語。不過,這種“母語工程”經過李永生夫婦的精心營建,都是在不經意間進行和循序漸進地向前發展的。李路珂的母語學習可以說是輕鬆愉快、水到渠成。

李永生把女兒的學習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掃盲,二是鞏固,三是昇華。

羅滿元:三年跳六級,15歲少女“跳”進清華成“直博”(紀實)

博士李路珂

李永生先是把許多淺易、生動、有趣、美麗的故事找來,由愛人用標準的普通話朗讀並製成錄音帶,然後在家裡不時播放,女兒不知不覺聽上了癮,聽熟了又說出來,父母又把她說的故事錄起來對照播放,漸漸地,李路珂聽的故事越來越多,知道的事情也越來越多,語感越來越好,語音越來越準,語彙越來越豐富,口才也越來越好。與此同時,他們每天又花兩個小時左右,帶女兒去逛街郊遊,遇橋說橋,遇車說車,見花說花,見魚說魚。然後,他們告訴女兒,這些故事、這些話語書上都有,都是由一個一個的文字表達出來的,要是會讀、會寫、會用這些文字,人就會知道更多更多的事情。於是,李永生又把小學1-12冊課本里的生字集中起來,用毛筆一個個地寫出來張貼在家裡的牆上,讓小路珂跟著自己聯繫所熟悉的事物去認、去讀、去寫、去組詞、造句、說話,不用作業本,就在字貼上讀讀寫寫、塗塗畫畫。在這個基礎上,李永生夫婦又為女兒準備了大量的中外童話、小說名著和淺易文言文讓她閱讀,也不刻意給她提什麼具體要求與提示,就讓她痴迷地自由自在地走進母語構築的多彩世界裡。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想不到的是,只兩年時間,李路珂不僅掌握了4000個左右的漢字,而且閱讀了五六百萬字的童話、八九十部小說名著、100篇左右的文言文,並能比較嫻熟地運用現代漢語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而叫人有點不可思議的是,她完成這些識字、閱讀和寫作任務,竟沒有用過一個正經的作業本。

“完成了這些任務,就等於拿到了一把學習的萬能鑰匙,就能逐漸達到四個自由閱讀的境界,即能自由閱讀當代漢語作品、一般的古代作品、中等程度的科普作品和一般的英語作品。”李永生對自己的教法非常有信心。

果不其然,李路珂又花了一年的時間,就把小學的其他課程和初中的部分課程一掃而光,而且一點也不吃力。

李路珂上學後,休學兩次,三年跳了六級,成績卻越來越好。“這就是我們的‘母語工程’產生的效益。”李永生夫婦說。

近些年來,許多科學家、教育家指出,如今的一些大學生,學文的差不多是科盲,而學理的差不多又是文盲,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強語言文字教學已經顯得十分緊迫而重要。李永生夫婦的“母語工程”恰好印證了專家們的論斷,糾正了這一偏差。

讀書免不了要考試。面對頻繁的考試,李永生夫婦痛心疾首地說:“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三年級不是人讀的!”李路珂則調侃道:“我是考而不死的神仙……”

讀書免不了要考試。特別是小學、初中、高中畢業的那個學年,大考三六九,小考天天有。你疲憊不堪也好,招架不住也罷,但你都得要參加,因為學校、老師、家長都要求你過這一道一道的“關”。

面對如此頻繁的考試,李永生夫婦痛心疾首地說:“小學六年級和初中三年級不是人讀的!”

為了讓自己的女兒免受考試之苦,李永生夫婦商議,借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法力,不讓女兒讀小學六年級,直讀初二。“我們還曾打算不讓她讀初三,但升高中必須得參加初中畢業會考,那是路珂最疲勞最受苦的一年。”李永生至今還在痛惜。

實際上,為了減輕女兒的課業負擔,早在李路珂上小學時,李永生就到學校去請求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准許李路珂不做家庭作業,老師們當時還大感意外地吃了一驚。

更早一點,李路珂剛上學又休學在家自學時,李永生夫婦每天給女兒安排的學習內容簡要明瞭,要求很低。

羅滿元:三年跳六級,15歲少女“跳”進清華成“直博”(紀實)

科考路上的李路珂

李永生夫婦每天也要對女兒“考試”一次,但時間不超過10分鐘,也不用紙和筆,只是根據學習內容問一問,能答出其中的一兩點就算“過關”,哪怕答得有些史料未及,但只要女兒有自己的道理,也行。

李路珂一直享受這種“輕鬆讀書”的待遇,所以對學校考試也恨也煩,但從讀初三開始,她又不得不去適應。她調侃著說;“老舍說過,考試製度是最好的制度。被考死的自然無須用提,假若考而不死,你就放膽地活下去吧……哦,讀書總要考試,而且總是考不完的!你瞧,星期三考語文星期五考英語星期六數理化三門一齊考!沒法,硬著頭皮去考吧!真是考而不死是為神仙也!”

進入清華後,李路珂又感受到了不用參加頻繁考試、一身輕鬆的愉快,但她仍然品學兼優,活潑可愛。大二時,她的英語就過了六級。大五時,她加入了共產黨。她對自己的學業和事業看得很清很遠。她在學校組織了一個“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活動,利用節假日、實習與考察訪問的時間和時機,5年間走遍了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畫了大量的建築速寫,拍了許多建築照片,還寫了一系列好文章。同時,她結合自己的專業,在學校發起成立了一個學術團體——“63”營造學社,旨在追尋清華大學建築學創始人梁思成教授的足跡,建立中國古代建築的詳細圖集,並進行了大量艱苦的研究和實踐,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她的追求和創新,引起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史專家傅年熹教授的關注和稱讚。2001年6月,清華大學特別批准,李路珂免讀碩士,直讀博士。從此,李路珂便成了傅年熹教授門下的得意弟子,成了中國最年輕的女博士生之一。

羅滿元:三年跳六級,15歲少女“跳”進清華成“直博”(紀實)

風華正茂的李路珂

李路珂在讀了四年博士之後,特意談了自己在清華求學的感受。她說:“清華人絕不只是‘書呆子’。我的父母曾經對我說過一句話,讓我有了越來越深的理解,那就是‘人一定要聰明’。‘聰明’就是身體四肢的‘clever’,就是學習起來那種一觸即發的靈動,就是踏青賞雪時出人意料的發現,就是談吐之間的妙語連珠……在清華,在這片自由、活潑、高速變化、生機盎然的土地上,我感到那種被‘應試教育’催眠過的‘聰明’又在我身上甦醒了……”

李路珂博士畢業後,又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藝術史系做了兩年的訪問學者。如今,她在清華大學任教,已經是我國建築學領域的知名學者和專家。

但願我們的每一個青少年都像李路珂這樣,變得越來越“聰明”——因為少年慧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

羅滿元:三年跳六級,15歲少女“跳”進清華成“直博”(紀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