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最近有位考生家長諮詢我,“孩子想考985院校的工科研究生,大概需要考多少分?”,我跟他說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太一樣,平均來說的話,考研初試成績在360左右就可以考上。那位家長大為驚歎,怎麼和高考分數差這麼多,300多分就能考上,緊接著又問道,“分數這麼低,考上的卻沒有幾個,這又是為什麼呢?”。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很多家長和同學對於考研其實不是太瞭解,所以腦中浮現的還是高考的分數線。但是考研不同於高考,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分數線不同,高考滿分是750分,而考研滿分是500分。所以如開篇所說,考研初試成績能達到360分,已經很不錯了,像考復旦大學金融的同學,至少要考到400分才有上岸的可能。除了總分少之外,還有以下三個原因決定了考上的人少。

僧多粥少的客觀現實

我們就以2019年的數據為例,高考人數達到了1000萬以上,考研人數達到了290萬。雖然高考人數遠超考研人數,但是預計2019年高考上線率將達到90%,也就是說十個考生中,有九個可以考上大學。而2019年考研上線率為25%,也就是說十個考生中,只有二點五個可以考上研究生。由此可見,研究生的上岸率遠低於高考的上岸率。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究其原因,是因為研究生教育在當前社會尚屬精英教育,所以有資格招收研究生的院校數量有限,有資格招收研究生的導師數量有限。雙重限制導致了現在研究生的資源只有那麼多,雖然院校現在也在逐年擴招,但是擴招的速度卻遠不及考生增長的速度。2020年考研報考人數預計達到350萬,相較於上一年增長了60萬考生,而院校擴招數量卻不超過五萬。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雖說僧多粥少是客觀事實,但是大家也不必過分擔心,這種競爭其實存在分佈的不均性,也就是說熱門院校熱門專業,考生蜂擁而至,報錄比高達1:10到1:20以上,也就是說20個考生才錄取一個人。但是有些性價比高校,卻是門可羅雀,所以考研擇校也是一個博弈的過程,並非熱門就是最好的,也許有片屬於你的世外桃源正翹首以盼。

保研成為考研人的攔路虎

有兩種方式能夠實現讀研,一種是眾所周知的考研,另一種是保研。考研拼的是應試能力,這種能力是考前一年積累下來的;保研拼的也是應試能力,但這種能力是從大一到大三積累下來的。所以由此可見,考研相對於保研,屬於彎道超車,它給予了那些荒廢了大學前三年的同學一次改過自新,重回巔峰的機會。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但問題也就浮出水面了,在之前的十年,保研生的數量屈指可數,對考研人的影響其實不大,但隨著近些年來的教育改革,保研率逐漸走高,在院校研究生招生名額不變或是小幅增長的前提下,保研生的增多就壓縮了考研人的生存空間,因此考研人在考研過程中除了同考試本身的鬥爭,還有和院校保研生的鬥爭。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這其實也給大家提了個醒,如果你是考研人或是即將考研的人,你要密切關注院校錄取考研生的名額,不要只看整體名額,因為那裡面會包含保研人的數量,減去保研人數,才是你的機會數量。如果你是大一大二學生,那麼就努力學習,爭取保研,不要把壓力都留到考研,有些事提前做你會獲益一生。

錯綜複雜的考研規則

高考大家都知道,分為好幾個志願,如果你第一志願沒有錄取,你還有第二三志願,而且還有自動的調劑,相對來說保險很多。而考研就大不一樣了,考研只有一個志願,考上了沒的說,考不上了也分為幾種情況,其中一種就是參加調劑,但不同於高考的自動安排,考研的調劑需要你自己去找,需要你自己去主動申請,成敗與否全依賴於你的主動出擊。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高考憑藉兩天的考試就能決定你之後的歸宿,而考研不行,考研也有兩天的考試,兩天只能決定你是否能邁過初試的門檻,後面還有複試在等著你。所謂的複試就是第二輪的筆試,和全方面的面試。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考研是全方位的考察學生,這也就表明研究生的含金量還是足夠高的,越複雜的流程,越難的考試,決定了結果的高收益和高價值。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以上闡明瞭為什麼考研300多分就能考上985,但卻那麼少的人才能考上。記得每次看評論,看大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考研辛苦,苦盡甘來見日出”,確實辛苦,確實不易,但遙望未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也請把祝福送給身邊的考研人。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三百多分上名校,不懂考研不知道。僧多粥少是現實,要想上岸拼意志。保研變成攔路虎,考前準備要關注。考研規則要吃透,玩轉考研你最秀。考研不易真辛苦,苦盡甘來見日出。

考研300多分就能上岸985院校,為何考上的人還是那麼少?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歡迎轉發評論

我是董師兄,考研領域專欄作家,考研專業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