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如果票選知名度最高的民國女人,前三名裡肯定有林徽因。

提及她,人們往往熱衷於談論作為愛情女主角的林徽因,或者作為建築學家的林徽因,很少有人提及她作為母親的角色。

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1927年6月,林徽因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畢業時的照片

1929年,林徽因25歲的時候,在瀋陽生下了她和梁思成的第一個孩子——女兒梁再冰。1932年28歲時,第二個孩子梁從誡降生在北平北總布衚衕。

給女兒取名“梁再冰”,是為了紀念“飲冰室主人”梁啟超;給兒子取名“梁從誡”是為了紀念宋代建築學家李誡。

到1955年,林徽因去世的時侯她的兩個孩子都已長大、結婚,女兒梁再冰的兒子也在這一年降生,林徽因已是外婆。

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1928年底,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蜜月之旅,也是探訪歐洲古典建築之旅。歸國途中留影

熱愛讀書和寫作的林徽因,喜歡給孩子們買書,書一直都是家裡最豐沛的資源,但她從不逼迫他們一定要把每一本都讀完。不過兩個孩子都像她一樣,非常熱愛閱讀,曾一度,女兒梁再冰沉迷於讀書,視力下降得厲害。

林徽因沒有直接制止她,而是畫了幅“戴著眼鏡的袋鼠”的漫畫給她作為提醒,並在旁邊用小字寫道:“喜歡讀書的你必需記著同這漫畫隔個相當的距離,否則……最低限度,我一定不會有一個女婿的。”一如既往的林式幽默。

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林徽因為女兒畫的漫畫

兩個孩子均在10歲左右的時候,便已讀完了《綠山牆的安妮》《小婦人》《埃米爾捕盜記》《愛麗絲夢遊仙境》《人猿泰山》等國外作家的作品和中國的四大名著等書。孩子們稍微大一些後,她便鼓勵他們閱讀英文原版書,有時候,讀到自己喜歡的書,她就推薦給孩子們,讓他們讀完後同自己討論。她自己本身學貫中西,在讀書方面也是如此,既讀《聊齋志異》《西遊記》,也讀拜倫、葉芝的詩。

林徽因喜歡給孩子們講故事,但她從不講大灰狼與小白兔這種低幼型的兒童故事,即便在他們很小的時候。《米開朗琪羅傳》和屠格涅夫《獵人日記》都是在孩子們小時候,林徽因講給他們聽的,很多很多年後,已是中年的梁從誡說起小時候媽媽給他們講的這些故事,都還一直記著。

她也會給孩子們講自己寫的小說裡的故事,或者帶領他們讀自己寫的詩,興之所至,會在孩子們面前大聲朗誦《哈姆雷特》裡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梁再冰喜歡媽媽寫的詩,幼年時,就把它們一首一首地抄在本子上。

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林徽因與女兒梁再冰、兒子梁從誡在北平北總布衚衕三號的家中

一直以來,林徽因都是用對待成年人的方式對待她的孩子,這大概受她孩童時期與父親林長民的相處的影響。林家與孩子的相處模式中從未有“嬌寵”兩字,她把這樣的相處模式也同樣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林徽因和梁思成做鄉野調査最頻繁的時候,他們常常在外省一待就是幾十天,孩子交由林徽因的母親和家裡的傭人照看。林徽因在路上通過寫信與孩子們交流,她用孩子能看懂的語言告知他們自己在做什麼,與孩子們建立了一種平等的關係。

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中國的野心已經十分明顯,已經嗅到戰爭氣息的林徽因在給梁再冰的信中說道:“我們希望不打仗事情就可以完;但是如果日本人要來佔北平,我們都願意打仗……我覺得現在我們做中國人應該要頂勇敢,什麼都不怕,什麼都頂有決心才好。”

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1936年,林徽因與女兒梁再冰、兒子梁從誡在一起

七七事變之後,孩子們無憂無慮的童年因為戰事而中斷。林徽因和家人一邊往西南轉移,一邊給中斷正規教育的孩子們輔導功課。

日本軍隊在中國的野蠻舉動激發了林徽因的愛國心,她給他們講《唐雎不辱使命》這樣的故事,一邊帶著孩子們讀原文,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解,把一篇對孩子而言很枯燥的古文,演繹得像一場電影。或帶領孩子們讀杜甫和陸游的詩句“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林徽因是個急脾氣女人,在孩子們面前卻是個溫柔的母親。梁再冰喜歡小貓,林徽因便給她領養了一隻,並取名為“明兒好”。後來,“明兒好”因為長寄生蟲死了,孩子們很傷心,林徽因提議為它舉辦一個小小的葬禮,帶著孩子們一起為它做了小花圈,並在上面寫上“紀念我們的小愛貓咪咪——愛你的一家人”。

梁再冰自小怕狗,林徽因為了消除她的恐懼,便鼓勵她養一隻很小的狗,並給它取名“冰狗”,以示這是梁再冰的狗。林徽因去世後,每每談到自己的母親,梁再冰都會難掩痛苦思念之情,忍不住落淚。對母親的思念,更是寫了一紙又一紙。

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1939年秋天,林徽因與女兒在昆明龍頭村自己設計建造的住所前

林徽因從未掩飾過對做家務事的厭惡,有時候,她寧願去到小縣城考察古建築,忍受著三餐不飽、交通不便的痛苦,也不願意留在北平一邊享受安逸時光,一邊被生活雜事淹沒。她在給朋友的信中說:

當我在做那些家務瑣事的時候,總是覺得很悲哀,因為我冷落了某個地方某些我雖不認識,對於我卻更有意義和重要的人們。這樣我總是匆匆幹完手頭的活,以便回去同別人“談話”,並常常因為手上的活老幹不完,或老是不斷增加而變得很不耐煩。

我一起床就開始灑掃庭院和做苦工,然後是採購和做飯,然後是收拾和洗涮,然後就跟見了鬼一樣,在困難的三餐中間根本沒有時間感知任何事物,最後我渾身痛著呻吟著上床,我奇怪自己幹嗎還活著。這就是一切。

但作為一個母親時,她凡事都親力親為。即便孩子生了病,她也不會將他們完全交給醫生,大概是因為她自己久病成良醫,她會去同醫生商量治療方案,然後把孩子帶回家自己照顧、調理,很少讓他們住在醫院裡。

她也像普通母親那樣,以自己孩子為豪。病重期間,女兒去醫院看她,她也振奮著精神招呼熟識的醫護人員說:“你們快來看我女兒,她的身體和臉色多好啊。”梁再冰去當兵時,一向堅強的她哭了好久,怕自己病重再也見不到她了。

林徽因流傳最廣的一首詩——《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是寫給兒子梁從誡的,是兒子出生後,一位母親的全部情感的傾瀉和喜悅,也是林徽因情感表達最為濃烈的一首詩,韻律也極其優美,是情緒被激發至最頂端之後傾瀉而出的作品。讀林徽因寫的關於愛情的文字,總會在字裡行間中,感受到一種理性的情緒在她身後拉著她,使她不至於投入太多情感,宣洩得也沒有那麼徹底。而對於親情,為人母的喜悅,是放肆的,縱情的。

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1936年,林徽因與兒子梁從誡在故宮

她跟朋友說,被兩個孩子左右簇擁陪伴著的時候,她覺得自己“像個大貴族”。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讚頌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文/選編自《林徽因傳:人生從來都靠自己成全》,作者:程碧,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林徽因這樣當母親:喜歡給孩子買書,從不講低幼故事,對待孩子很“平等”

■圖/書中插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