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彈」順風車再怎麼完善,也別指望比警車更安全

「暢●彈」順風車再怎麼完善,也別指望比警車更安全

  滴滴限制女性夜間出行,被質疑性別歧視一事有最新進展。11月7日,滴滴宣佈,決定對這一規則進行調整(原規則為‪5:00-23:00‬,其中女性用戶限定‪在5:00-20:00‬),在順風車小範圍試運營期間,為最大程度保證試行產品服務的安全性,對所有順風車用戶提供服務的時間均調整為‪5:00-20:00‬。滴滴稱,這一定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但確實是在各種條件下權衡做出的選擇,也考慮過統一調整到‪23:00‬,但基於安全數據,還是決定選擇相對保守的方案。

  “男女平權”最狹隘的套路,就是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下好了,‪晚上八點‬以後,誰也別想打順風車了。

  保守的方案,不至於招致輿論抨擊,但未必是對女性友好的方案。滴滴調整策略,雖然能夠一定程度上平息質疑、減少壓力,可我們依舊要清醒看到,所謂的“男女平權”並不會給女性夜間出行爭取多大的安全保障。無差別對待又怎樣呢?換個角度看,很多人對於性別平等和歧視的理解是非常狹隘的。夜間打車這種事,能夠將產品差異化,給女性單獨設置“選擇區間”,並不是壞事。滴滴的問題是,它目前的能力,在差異化上採取了限制策略,對女性做選擇性“減法”,而不是做安全性“乘法”。這對一款產品而言,是致命的缺陷。只能說,滴滴還沒準備好。退而求其次的方案,準備不充分、條件不具備,搞了捱罵,不如不搞。

  在拍磚之前,我們還要想到,滴滴這家公司的總裁,對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一位資深女白領。她應當比很多人都更加懂得如何爭取和保障女性的權益。起碼,她不會帶頭歧視和譴責夜間出行的女性。但她的行為,難免讓人聯想到家長式的“都是為你好”。這種一廂情願的策略,必然不夠周全,也必然要犧牲一些“想幹嘛幹嘛”。可畢竟,初衷不壞。

  滴滴的產品和技術服務都還有改進空間,在這期間,女性乘客能做的,是加強自我保護和防範意識。根據順風車過往安全投訴數據統計發現‪20:00-23:00‬、‪23:00-5:00‬兩個時間段,涉性類投訴數量比‪5:00-20:00‬分別高45%和465%。按照2018年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公佈的數據,在出租車和網約車行業裡,夜間也是刑事案件的高峰時段。2017年,發生在夜間的出租車司機犯罪案件為52件,佔出租車司機整體犯罪案件的30%,發生在夜間的網約車司機犯罪案件為9起,佔網約車司機整體犯罪案件的50%。這些數據說明什麼?說明夜間出行的風險係數高,別說女性不安全,就是男性也要提高警惕、加強防範。

  安全不是別人給的,最主要是靠自己。無論男女,夜黑風高出門的安全係數都不高,都需要把心提到嗓子眼兒。如果你嗓子眼兒小,提不起精神頭跟黑暗作“鬥爭”,那就早點兒回家,這是給自己最好的保護。尤其是,別跟一個打車軟件較勁。順風車再怎麼完善,也別指望比警車更安全。

「暢●彈」順風車再怎麼完善,也別指望比警車更安全


美編:秋菊

校對:張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