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你不用帶孫兒來看我了"老人的控訴,揭開中國家庭濫觴

"兒子,你不用帶孫兒來看我了"老人的控訴,揭開中國家庭濫觴

在正常情況下,很多老人都出現"隔輩親"這個現象。對自己的孫子和孫女都格外的疼愛。但是在一些特殊家庭裡,夫妻兩人上有四位老人,下有兩個孩子,平時的生活壓力非常大。所以夫妻會把這種壓力轉到老人的身上,這就讓隔輩親卻讓成為老人一種負擔。有些老人控訴:"兒子,你以後別帶孫子來看我了"。

前兩天去逛超市的時候,在超市裡遇到了許久不見的王奶奶。沒想到70多歲的王奶奶居然在超市裡幹保潔。在閒聊的時候我問王奶奶:"你年紀這麼大了怎麼還出來幹活呀!

怎麼不在家裡享天倫之樂?"王奶奶聽到我這樣問她,忍不住對我訴苦起來,王奶奶之所以出來打工是因為家裡實在是沒有積蓄了。

當時自己的兒子結婚,王奶奶拿出了全部的錢給兒子買了婚房。本想著日後的日子雖然過得清貧,但是能夠滿足日常的開銷。

但是最近兒媳婦每次來到家都向自己抱怨,別人家的奶奶給孩子買這買那,抱怨王奶奶不給自己孩子買東西。所以這樣王奶奶的壓力非常大。

為了不讓孫子受委屈,每次孫子到自己家,王奶奶都會包一個紅包給孩子作為補貼。可沒想到以後,孫子來的次數更多了,這樣王奶奶非常苦惱,甚至有一次王奶奶對兒子說:"兒子,你以後別帶孫子來看我了,我真的沒有那麼多錢給孩子花了。

"沒想到兒子聽完這句話不但不體諒自己的父母。反而也抱怨父母說沒有她這樣做奶奶的。所以沒有辦法,王奶奶只能到附近的小超市找一個保潔工作來補貼用度。

其實像王奶奶這樣的現象,生活中到處可見,很多年輕的父母為了減少壓力都在變相的帶孩子啃老。平時節假日帶些好吃的回家看老人。可是老人臨走的時候,不但要把這些東西都讓孩子帶回去,反而還要另外拿出一些錢來補貼孩子的吃穿用度。

那麼,作為子女哪些行為是在變相的為難老人呢?

一、逢年過節讓老人給紅包

有些孩子的家長,就利用了老人的這種隔輩親,每次逢年過節都帶孩子回家問老人要錢。覺得作為孩子的爺爺奶奶有義務要贍養孩子。殊不知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老人把自己的子女養大成人,就已經盡完了應盡的任務。沒有義務再養子女的孩子。其實給不給錢都是心意,如果明著帶著孩子回家要錢,這樣的做法實屬不孝。

二、硬要老人幫忙帶孩子

在現在中國的很多家庭裡,大部分的都是老人來看孩子,父母出門工作。很多人覺得這樣的模式沒有錯啊!殊不知老人,上了年紀之後不但身體素質下降,身心也會很疲憊,這個時候再拿出全部的精力去照顧孩子,每天就會十分勞累。

而且有時候,一些家長還容易因為育兒觀念的不同和老人產生矛盾,這會讓老人更加苦惱。有一些家長甚至抱怨老人對自己的孩子太摳了,平時不捨得給孩子買東西吃。

其實有些老人的消費觀念和年輕人的確有差異,但是各有各的疼孩子的方法。年輕人不應該對老人有過多的要求。

那麼,如何讓老人走出這樣的困境呢?

其實老人們之所以和子女的家庭糾纏不清主要的原因,就是老人參與子女家庭的事情。所以說,如果想解決現在的難題,最重要的就是和子女劃分出生活不同的界限。

他們有他們的生活,吃穿用度自己不要過於干預。如果有退休金的老人可以拿著退休金過自己的生活,如果沒有退休金的老人也可以找一個自力更生的工作來養活自己。

這樣即使是逢年過節,見到孩子,給孩子紅包作為心意也是可以的,老人也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其實我們上述說到的家庭現象,很多家裡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這屬於中國家庭濫觴,為此我們建議老人們一定要及時解決這個問題。

好了,看完文章之後,您是否同情王奶奶的遭遇呢?您家有這樣變相啃老的子女嗎?如果你想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歡迎在評論區的下方留言交流,我們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