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此人寫下《三十六計》卻中計被殺不得善終?網友:岳飛第二


《三十六計》這部兵書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但知名度如此高的兵書的作者與成書年代一直是個千古之謎。直到2009年這個千古謎團才終於被揭開。

2009年,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山東孫子研究會、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濟寧市政協在召開的“隋·玉簡冊《三十六計》研討會”上正式公佈,《三十六計》的作者為南朝宋國著名武將、山東金鄉(今山東濟寧金鄉)人檀道濟。(引自中國新聞網 《隋玉簡揭秘:《三十六計》作者為山東人檀道濟》)

為何此人寫下《三十六計》卻中計被殺不得善終?網友:岳飛第二

檀道濟是何許人?

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劉裕“代晉立宋”的故事,而檀道濟正是劉裕手下十二彪將之一(沈田子、王鎮惡、朱齡石、胡藩、孫處、傅弘之、檀道濟、向彌、朱超石、王仲德、沈林子、劉遵考、蒯恩)。

劉裕建宋之後因功封護軍將軍、散騎常侍、丹陽尹,之後被任為鎮北將軍鎮守邊境抵禦北魏。不久劉裕病重將死臨終前向檀道濟與謝晦、徐羨之、傅亮四人託孤。

誰知劉裕死後太子劉義符即位後貪圖玩樂不理朝政弄得天下怨聲載道,於是徐羨之等人廢殺劉義符改立劉義隆即位,是為宋文帝。

為何此人寫下《三十六計》卻中計被殺不得善終?網友:岳飛第二

宋文帝劉義隆與兄長劉義符完全不同,他自詡明主,權欲極重又好猜忌,自然不能容忍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四人廢殺君王,但他又頗有智謀,知道拉一打三的道理,於是徐羨之自殺、傅亮被捕,謝晦被逼反兵敗而死而拉攏的對象自然是檀道濟。

文帝即位後擁立有功的檀道濟進封武陵郡公,加號徵北將軍,又加青州、徐州之淮陽、下邳、琅邪、東莞五郡諸軍事。

此時檀道濟位極人臣、地位顯赫看似很得文帝寵信,但事實上文帝最忌恨的就是檀道濟了。那為什麼留下檀道濟呢?

為何此人寫下《三十六計》卻中計被殺不得善終?網友:岳飛第二

因為宋文帝一心想學其父劉裕做一位文成武就的帝王,所以繼承劉裕的夙願完成北伐就是他畢生的夢想。而此時那些先朝的將帥大多亡故,檀道濟無論資歷、威望都足以肩負北伐的重任。因此宋文帝對待檀道濟就如同桓玄對待劉裕一般用之、防之、忌之、重之,說白了,檀道濟還有利用價值,還不到動手的時候。

本來一切都會向著好的局面發展,文帝勵精圖治開創“元嘉之治”,檀道濟作為邊帥時刻準備揮軍北上。誰知此時北魏與柔然交戰無暇南顧,宋文帝自然不會放棄收復失地的機會立即派其心腹到彥之率軍北上企圖一舉奪回虎牢、洛陽、滑臺等地。

為何此人寫下《三十六計》卻中計被殺不得善終?網友:岳飛第二

由於北魏主力盡在北方(檀道濟自然派不上用場),到彥之一路北伐壓力大減輕易收復了洛陽盆地上的幾座城池。哪隻北魏很快就從與柔然的戰爭泥潭中脫身出來開始調兵遣將反攻宋軍,到彥之大敗而回,幾座城池得而復失,大軍更陷入絕境。

此時慌亂的宋文帝自然派出了檀道濟北討(明為救援實為換帥)。孤軍深入的宋軍先勝後敗,戰無不勝的檀道濟也只能保全軍隊撤回境內。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被現實狠狠抽了幾個嘴巴的宋文帝自然極不甘心,他認為都是因為檀道濟居功自傲意圖養寇自重這才使得他人生中的北伐夢徹底破滅。所以檀道濟該死!

為何此人寫下《三十六計》卻中計被殺不得善終?網友:岳飛第二

正好文帝身體一向虛弱時常犯病,他認為此次北伐檀道濟坐擁精兵強將卻出工不出力,等他病危必將尾大不掉引發禍端,再加上彭城王劉義康多次構陷檀道濟想要學高祖劉裕控制朝政意圖不軌,於是文帝下定決心伺機除掉檀道濟。

元嘉十三年(436年),文帝將要派檀道濟回邊境防備北魏,誰知突然犯病於是立即派人逮捕檀道濟交給廷尉立即定罪,之後又逮捕他的兒子給事黃門侍郎檀植、司徒從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隰、徵北主簿檀承伯、秘書郎檀遵等八人與檀道濟一齊斬首。後又收捕司空參軍薛彤到建康處死。派遣尚書庫部郎顧仲文、建武將軍茅亨到尋陽,收捕檀道濟的兒子檀夷、檀邕、檀演及司空參軍高進之斬首。

為何此人寫下《三十六計》卻中計被殺不得善終?網友:岳飛第二

可憐檀道濟臨去朝廷之時不聽其妻勸阻孤身前往導致身死族滅。

檀道濟熟讀兵法擅長用計誰知卻輕信了文帝最終如同岳飛般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除去,實在令人惋惜。

檀道濟手握兵權,兒子個個才起非凡身居要職,手下更有關羽、張飛那樣的絕世猛將(其手下將領薛彤、高進之被譽為“再世關、張”)卻不明白“功高震主、權盛遭忌”的道理,只能臨死悲呼“壞汝萬里長城”!可憐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