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技术工人社会地位怎么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技工改行?

明星机械


毋庸置疑,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相比较二三十年前,确实低了不少,过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前当技术工人的那种自豪感、优越感几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又脏又累”、“工作环境恶劣”的普工“称号”。从事技术工作的人基本上都出于无奈和偶然。我们来尝试着对这种现象做个探讨。

一、工作相对比较累。

以前的技术工人累,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事同样一个技术工作的人也不少,大家一起分担,累也只是相对的。而现在的技术工人,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多余的人,没有人可以帮忙,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一个岗位承担,工作量比以前大了许多,有些技术工作几乎是在做着“非技术性”的体力活,所以,工作起来比较累。每天的心思就是“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累”。这也造成了技术工人无法死心塌地在岗位上坚持下去。

二、加班严重。

以往的技术工人往往是四班三倒,几乎谈不上加班,除非有特殊项目需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而现在基本上是二班二倒,每天十二小时;好一些的情况,也是三班三倒,几乎无法安排他们的“周末”。除此之外,关键问题是,加班的工资:要么就没有加班工资,要么就是有象征性的一点加班工资,有些公司还通过某种“关系”将工作指搞成“综合工时制”,使得加班没有加班费合法化。长期以往,久而久之,技术工人厌烦了这样的工作方式,有些也许麻木得成了“机器”,对生活没有了感知,失去了“知觉”。

三、重复性劳动。

以前的技术工人,还能在领导的“号召”下,开展技术创新、技术革新的比赛,让技术工作妙趣横生。现在的技术工人,已经变成了工作机器,每天做着像普工一样的重复性工作,连休息时间都缺乏,哪里还有热情去让自己的技术工作“妙趣横生”。没有人喜欢重复性劳动,但重复性劳动却很能消磨一个人的意志,让一个人变得“迟钝”。看看那些面部表情、眼光呆滞的技术工人,你就能感受到他们背后所承担的压力是什么。

四、薪酬提升速度慢。

现在的技术工人,薪酬水平不算高(这里指一线的技术工人),或许比普工要稍微好一些,要命的是技术工人的薪酬提升比较慢。如果没有技术上的突出表现,或者在人际关系上没有特别的地方,或许只能随行就市,随着主流涨薪。即便由于薪酬待遇的问题离职,到别的公司也不会有多少增色。

五、缺乏认可,成就感降低。

以前由于国内的技术工人稀缺,懂一点技术,有一点技术改进,就会受到小会大会的表彰,至少奖状是常常可以拿到的。随着社会进步,科技进步,现在很多的技术已然不再是稀缺“资源”,有些小改进,也常常被组织看作是应当的、“无所谓”的。所以,技术工人多数情况下得不到组织的认可,在技术岗位上没有什么成就感,而偏偏成就感又是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得不得认可,没有成就感,得不到公司的重视,也就没有了存在感。

六、地位被忽略。

技术工人的地位现在普遍比较低,大体被归入了普通工人的行列。看看现在的技术工人,穿得厂服已经变成五颜六色,或者厂服的本色早已被油污“遮盖”。在一个公司的领导者或管理者眼里,他们与普工没有什么两样。这或许也和“技术降维”有关,以前的稀缺变成了泛滥,门槛也比以前低了不少。

当然,这里所述的“技术”主要根据题主的说明泛指一线上的技术。由于在待遇、社会地位、被认可等方面的缺失,一线的技术工人很少能出“工匠”,糟糕的是,更多的人离开技术岗位去寻找更加有“优势”的其他岗位。这可能是整个技术领域的悲哀,因为,毕竟,再高的技术最后落地还是要靠一线的技术工人。所以,让技术工人能够重新回归其“荣耀感”,除了自身要争气之外,也需要各个组织对他们更加重视。


耕然夫


前段时间,“一个月薪9000元的高级技工,相亲的时候被月薪3000元的文员鄙视”这个贴子的在网络上遭到热议,从侧面说明了技工人员的社会地位确实不是一般的低,所以导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做一名技工,也令一部分老技工人员纷纷转行,最后就造成了技工荒现象越演越烈。

为什么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那么低呢?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技工改行?我认为以下三点是关键。

第一点,国内畸形的人才观所致。国内的人才观确实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人家德国、日本是非常重视技工人员的,德国前总统赫尔佐格就曾说过:“德国需要的不是更多博士,而是更多的技师”,可见德国对技术工人是多么的重视。在德国当地,家里只要有一名技工,是全家都感到光荣的事情。而反观国内,却又是完全不一样的境象,认为只有那些坐办公室的、穿着衣冠楚楚的白领才是人才,才是精英,而一名蓝领技工,经常被那些办公室白领呼来喝去,而且还对你指指点点,哪里会当你是人才?简直把蓝领技术人员当下人一般,也难怪,连月薪3000元的小文员都敢鄙视一名高级技工,真是我泱泱大国的悲哀!

第二点,技工人员的形象不好。做一名技工人员,似乎永远只能定格在车间一线,一年四季穿着满身油污的工作服,夏天炎热,一身臭汗,冬天寒冷,手脚僵硬,工作的时候,整天面对一堆铜铁,而且,车间环境脏、乱、差,天天对着这样的工作环境,别说年轻人不愿进入,就连他们的老爸老妈这一辈吃惯苦的人,也觉得无法接受。我的丈母娘当时帮他儿子选专业的时候,原本想让儿子学一门技术的,学校给她推荐了模具专业,当丈母娘看到车间里的技工满身油污的一幕时,拉着她儿子掉头就走,后来硬是给她儿子报了个文秘专业,这够讽刺的吧?

第三点,薪资仍然没有优势。虽然近日到处喊技工荒,说给到上万元月薪都招不到合适的技工,可现实是,大多数技工还停留在5000-7000的水平,在当下,这个薪资是没有任何优势的,就更别说跟人家德国、日本相比了,人家德国和日本,一个有特殊才能的技工,其收入可能高于一个厂长和总经理,这不是开玩笑,而是事实。如果能够大幅提高技工人员的薪资,哪怕技工工作脏一点、累一点、苦一点,我相信也可以用多一点的钱来覆盖的。

其实,作为一名技工,大家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都会一点就燃,大家都希望为中-国-制造2025出一分力,其实他们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得到国家和社会实质的支持和认可,把工作条件逐渐提高一点,把薪水也逐渐提高一点,让日子过得没那么苦,这就够了,就足以让年轻人有信心做一名技工了,也就不会让老技工也转行了!


设计制造迷


我说说我吧!我是干了二十多年的电焊工。现在不干了,在干保安,在工厂里一天忙到晚,没有节假日没有礼拜天,到月底才拿到手4000多,这个还是没有保险,我再自己买保险去上一千多,到手才三千。现在干保安,公司给交保险还能拿到3500,还又不用干活。我们也没有那么伟大,振兴制造业,振兴中华,干技工连饭都吃不饱,还怎么娶媳妇,怎么养孩子,光靠嘴说吗!人家在办公室里混日子的都比我们拿的多。所以说在工厂里干的赶快脱离苦海,别到时候连个媳妇都找不到!!!!


李华9313


我是一名技术车工,从1999年开始在学校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去了机械厂上班。一起出去的同学有50几个,2年时间,就只有10个同学在坚持干这行业。有句话叫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那时技术不入流,工资低,干活又要技术支持。而服务员,门童等等行业,去了就能上班,相应的工资比我们高,所以很多同学选择了放弃这个行业,现在20年过去了,只有我一个人还在坚持这个行业,而他们离开的都选择正确了,干工地的当上了小包工头,其他行业的也都混的比较不错,我呢,技术到了高级技师的级别,拿着比流水线工人还低的工资,而干活还承担着比较大的风险,工件损坏或别的其他原因,有时一个月工资要扣掉3分之一。过年过节回家,干建筑的一起玩的同学朋友都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你,有的也在说,你脑有问题,你花了这么多年学来的技术,比不了我提灰桶干活。我一天工资是你2倍。你为啥不转行,跟我做 。所以很多人都在比较权衡的情况下选择了优势的产业而生存。


雨打荷叶不湿65843221


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改行,这是个现实的社会问题。我自己本身都是一个技术工人。从16岁到厂里学机加工。到今年36岁。整整20年了。现在谈谈这20年来的感受,说一说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技术工人改行。

我在2000年的时候初中毕业。那时候学一门手艺,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还是一个很幸福的事。有了一门手艺,最起码养家糊口不成问题。就这样我就来到了邻村一个老乡的厂里学车床。当时我们进厂的一批20多个学徒。到我离开这个工厂的时候,是2005年。只剩下了四五个人还在坚守。为什么要离开呢?是因为洛阳的工资比起南方太低了,我去了深圳。在洛阳这个厂里,我们20多个学徒,真正能学成的也就四五个。大部分在一年之内都走了,改行了。因为学机加工太苦,太累又脏。关键是工资还不高。有点门路的,家里人都安排了,都有去干别的了。

到了深圳是技工的黄金时代。从06年干到09年。那时候也是中国企业的黄金时代。厂里订单充足。一个月能挣2000多到3000多都很满足了。毕竟那时候老家的房价什么的都很低。只有千儿八百一平方。后来因为结婚生子,回到老家。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了江苏常州。在这里一干将近10年。真正身边干机加工的朋友改行的,也就在这10年当中。从09年到15年这几年行情还算比较好。房价也低,工资还马马虎虎。做一个技工养家糊口,还略有盈余。真正大规模改行是从16年开始。数控加工的兴起。开始了普通机械加工的生存空间。好多干普车普铣的,在这个时候要不学数控,要不就去做小生意了。在我们这个年龄段30岁左右。技术不好的很,早就改行做小生意去了。胆子大了,自己买车床,做老板的也有。还有技术好的拿着高工资,享受生活的也有。从16年年底开始房价飞涨。技术工人的工资。在这个社会是一点竞争优势都没有。目前我们厂里买了房子的工人生活那叫一个苦。不敢花钱,不敢生病,不敢消费。因为本身一个月的工资在7000元左右。还了房贷孩子,还有生活费,基本上成了月光族。

从事机械行业20年来。这一行最大的感受是,活累又脏。前15年工资来说,比普工要高的多。后5年因为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工资没有多大的竞争力。干大型数控机床的还可以。身边的朋友,十有八九大部分都改行了。真正坚守下来的要不是特别喜欢,要不是没有别的门路。本人真实经历,不喜勿喷。


哈牛兄弟


现在的工人是生活在温饱线上,饿不死。工人是没有出路的。年轻人千万别干,因为20岁还有人要过了40没人要了,我一同事干了二十年,现在卖烧饼呢,一天营业额500左右,50%成本,一个月七千多收入还没危险,过去就开四千多点,一次他人的工伤使这哥们不干了。我也在两手准备,现在干电工,干了10年,好习惯避免了三次事故,但别人失误导致自己受过一次伤。如果干不了管理,当不了工程师,还是自己做点小买卖吧。


太行下的6985


我86年上班跟师傅学徒干机加工,每个月月30元工资,到今年整整31年龄了,每月工资3500元左右。我当班长班组48人,现在那个班组只有6个人了。单位每年都去各个职业学院招人年年空手而归,这是为什么?年轻人面临结婚生子,每月还完房贷所剩无几,吃饭生活都成问题,房贷压的头都抬不起来。我真的见年轻的同事下班吃饭一元钱只卖两个馒头干啃,说起来满眼都是泪。大国工匠,振兴制造业?我呸!到加工行业调查调查吧!或者都不容易了,振兴我看难啊!


风吹老头站不稳


做为一个有十多年工作经验的电工,企业破产改制后下岗,去一家商场工程部(其实就是打杂的,什么都干,图它能给我买养老保险),业余还承包了几个机械厂的电工维修,那几年老婆刚做生意,之后生孩子。靠我一个人拼命养家,挺辛苦的。之后老婆生意有了起色,我也就慢慢成了店里的专职勤杂工,电工也就慢慢扔掉了,不过也没什么后悔的,电工活再拼命,也就能达到养家糊口,而且工作危险性很大,一个人干,出了什么事故实在是对不起家人,没什么大的前途。


扬爸爸65554185


对这现象本人还真有实实在在的发言权!因为经历了从80年代到现在的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和发生在工人兄弟姐妹们身上的现实!

就从我自己的故事讲起吧!80年代末有幸进入一家国营企业工作。分到车间学徒,那时候师傅级别的工人地位真的高!连厂长书记都经常到车间和他们商量工作上的事情!作为青工的我那个羡慕呀,当时立志学好技术当像师傅一样的牛人!可90年代社会开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革!工厂开始效应大幅下滑,由需要天天加班加点到处于半停产状态!当时不是产品销售不出去而是当时国家突然改革导致银行对企业贷款实行饥饿性管控,同时大量的销售款无法回笼,再加上企业的领导开始大胆贪腐,企业一天不如一天!

这时一个时代特征的名词“下岗“开始向工厂袭来!首先是我们这些青工名字开始陆陆续续的出现在厂门口的下岗通知上!我们离开的时候各自的师傅们那个难受!毕竟当时的师徒情分非常深的!我记得我离开的时候我的师傅专门到厂部大闹一番,但他并不知道这个时候他们的地位已经不是原来了!等我办完手续向师傅告别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他!后来听说他躲在厕所哭了!而行政办公室的人一个都没下岗的。

又过了近十年这家工厂不断的更换领导,越换越不如最后破产了!听说师傅也下岗失业了!

时间到了10年代,我一次应合作商邀请去他们公司考察。在参观该企业的过程中看到一个管理人员对一个年纪大的工人大声呵斥,那个工人的背影非常熟悉!我上前去一看居然是我的师傅!我的和他的眼睛都红了!

过来不久听说他又被老板辞了,原因是年龄大了,一身的病做不动了!还要自己交社保医保!

我千方百计打听找到他,现在在我工作的公司做临时工当看门的保安!哎!

技术这么牛逼的技工老的时候就被社会无情的抛弃了!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谁会重视工人的生存环境!?现在的高堂之上的专家们还在无情的推动延迟退休!我想问一下他们良心在哪里?这个国家这样下去谁会当技术工人?!


中原烈火


现在市面上的技术工,都被那些市面上的,装修工淹没了。 这些装修工的技术,不像以前学技术的人学的扎实。工资达到四五百,一天不说。我发现,干活轻松,干活的质量全部被那些豪华的装饰品掩盖了。对于装修,大部分外人看不懂的!现在不管在哪个城市,哪个县城,大部分都是装修工,活跃在市面上。你说还有哪位愿意到工厂去学技术的?我19岁,(上世纪七五年)从井下调到地面到机电车间学徒。(学的是机械钳工)学徒工资是16元,过一年加两块。学了整整三年满师,满师后31块五毛。我从七五年至九三年在本矿搞机械,我个人认为,我学的机械钳工,在本矿属于技术最差的一个。可我九六年去往温州打工,开阔了眼界,见到的世面。我的技术在温州那些厂里面,不要说是响当当的,可以说我自己一个人独当一面。那些活跃在机械厂里面,钳工,车工或者各类机械操作工。他们除了手脚快,在技术的含金量有多深,少之又少。当然喽,他们那些人的技术,大部分都是自学的,不比我们国家拿钱培养出来的。不过我在温州机械厂,打工九年,尝到了打工的辛酸。并不是我自夸,我是一个真正钳工出身的,可温州老板出的工资很低。按月的,(只有800到1200左右。)我从九九年开始搞计件,包括负责本厂机械维修,工资也就是3000多一点。我在温州发达建筑机械厂,干了整整七年。经过我手制造的产品,大概算了一下,有3000多件,我对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保证,没有一件退货的产品!但是!另外那些产品制造工(钳工)?出的产品天天有退货!这就证明,学技术不容易学的……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理论和机械操作是不成问题的,可手工操作都达不到一定的效果。学的技术不是那么全面扎实!不管哪行业的机械技术。都是需要凭经验,凭感觉,凭手感。这样制造出来的产品,才像模像样,就一定的质量保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