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商家推出的种种“优惠”“双11”买买买谨防这些套路

消费者需保持头脑清醒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促销盛会将至,各大电商平台强势宣传“烧脑”促销规则,琳琅满目的商品都被贴上优惠折扣的标签。然而,“低价风暴”背后,有哪些套路?隐藏哪些陷阱?

面对商家推出的种种“优惠”“双11”买买买谨防这些套路

/ 商家套路 /

□先涨后降

四川消费者杨女士在某购物平台网店“原创设计服装店”关注了一件标价为559元的连衣裙多日,“双十一”之前,网店宣传全场包邮、满500减20元,杨女士当机立断下单付款539元购买了心仪的连衣裙。三天后,杨女士又上该网店选购外套,却发现之前下单购买的连衣裙标价只要335元,居然又大幅度降了204元!杨女士要求网店退还差价,网店却拒绝退钱……

面对商家推出的种种“优惠”“双11”买买买谨防这些套路

□捆绑销售

最近,市民胡女士在某网络平台购买了一张火车票,票价为65元。但要额外收取两张优惠券费用共30元,网站显示,优惠券可享受7×24小时预订服务、客服服务、快速退改签服务、短信提醒服务等,并且不能取消,胡女士支付了30元优惠券费用,但事后发现,这些优惠服务根本是“纸上谈兵”,没有一项能实现,但钱又退不了。

面对商家推出的种种“优惠”“双11”买买买谨防这些套路

□“钓鱼”陷阱

“只要将活动内容朋友圈,并累计点赞28个,就可以低价领取生蚝”——家住四川泸州的易女士被这句广告词吸引,急忙在朋友圈吆喝求点赞,在活动期间完成集赞数量后,支付了49.6元购买了10斤生蚝。但在约定提货时间去领取生蚝时,商家却说活动太火爆,生蚝已领完了……类似通过免费集赞、免费转发、免费试用等噱头来诱导消费者下单,有的故意不事先写明押金定金是否退还,有的将“参加该活动一律不能退款”等条款模糊处理写在活动页面最后,造成消费者钱物两失的情况不在少数。

面对商家推出的种种“优惠”“双11”买买买谨防这些套路

□虚假宣传

四川省律协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单静说,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在“双十一”期间刷销量,会用一些虚假词汇来做宣传,趁机误导消费者,比如,“产量一直领先”“全网最低价”等,背后大多是虚构的事实和隐藏的真相。

面对商家推出的种种“优惠”“双11”买买买谨防这些套路

□主播带货

与天猫、京东等电商巨头相比,小众电商平台最头疼的莫过于流量困局。如何将消费者从已习惯的平台吸引到陌生的新平台?除了打价格战、搞定位营销等“招数”,这些小众平台纷纷将目光瞄准了火爆的直播间。主播引流,电商“挖坑”——“双11”临近,越来越多的小众电商卖家将广告做进了直播间,而针对这些直播看客的新消费陷阱也层出不穷。

面对商家推出的种种“优惠”“双11”买买买谨防这些套路

如今,直播成为电商平台的新增长点,在“双11”大促中,这个“风口”更是不能缺席。然而,网红带货近日多有“翻车”现象,相关部门也发出了“严查”之令。这无不在提醒消费者:视频展示虽然更加动态直观,但眼见也不一定为真,主播的说辞并不能给商品和售后上一道“保险”。

面对商家推出的种种“优惠”“双11”买买买谨防这些套路

□信用消费

“下单就能瓜分京贴,支付购物当钱花!”日前市民周先生被京东金融APP上醒目的活动页面所吸引。在费尽功夫做完一系列任务,不断通过微信分享给朋友、群组后,周先生终于凑齐了30元的“提现”额度,却愤怒地发现原来这30元并不是现金红包,而导向了京东的信用产品,“告诉我要么提现到京贴账户,要么提现到小金库账户,所谓的红包提现变成了变相获客。” 本报综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