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柏林陷落时曼施坦因去哪了?

jkokn


曼施坦因是二战时期德军的三大名将之一,他的战场指挥艺术高超,是苏联军队最难缠的一个对手。曼施坦因成名于法国战役,在德国闪击法国之前,曼施坦因提出了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从人迹罕至的阿登山脉出发,出其不意的攻入了法国的腹地,只用了不到40天就打垮了法国。法国投降之后,曼施坦因受到了希特勒的重用,被任命为56装甲军军长。

苏德战争爆发后,曼施坦因在战场上表现出色,他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击败了数倍的苏军部队,夺取了克里米亚半岛。之后又击退了苏联军队组织的反攻,俘虏了超过17万苏军,在曼施坦因立下大功之后,希特勒晋升他元帅军衔。曼施坦因打仗不拘一格,他擅长随机应变,经常能够在劣势的情况下打出漂亮的反击仗。

希特勒非常喜欢干涉将领们的指挥权,由于希特勒没有上过一天军校,没有任何指挥大军团的经验,所以希特勒经常会提出一些错误的命令。曼施坦因对于希特勒瞎指挥十分不满,在晋升为元帅之后,曼施坦因多次反驳希特勒的命令,指出希特勒的错误。事实证明,曼施坦因每一次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希特勒几乎每一次都是瞎指挥。如果希特勒听从曼施坦因的建议,那么德军可以避免很多次失利。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曼施坦因通过出色的指挥能力,将战争的主动权重新夺回。然而希特勒继续干预曼施坦因的指挥权,导致了苏军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因为不满希特勒的胡乱指挥,曼施坦因建议希特勒只搞政治,不要干预军事指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而且曼施坦因想要让希特勒任命一位东线总司令,以便于自己能够直接领导东部的作战,不再受希特勒的左右。

曼施坦因的做法触动了希特勒的权利,纳粹党的几个重要人物都开始怀疑曼施坦因的忠诚,最后希特勒将曼施坦因免职。曼施坦因被免职后一直在家修养,在1945年1月预感到德国将会失败的曼施坦因,将家人疏散到了德国西部地区,曼施坦因则在德国投降后被英国军队俘虏。战后曼施坦因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在入狱三年后被释放出狱,后来在联邦德国军队中担任了军事顾问,一直到1973年去世。


军武小咖


曼施坦因早在1944年4月份左右就已经被希特勒解除了军职,在做完他的眼疾手术后不久即以健康为由退出了现役,此后他便携他的家人前往德国西部的城市格尼茨居住,当然与其说是居住,不如说是去避难。因为从东线战场回来的曼施坦因心里非常清楚,以希特勒所主张的战略根本不可能阻挡住苏军的进攻狂潮,德国东部地区必然将被苏联所攻占,所以曼施坦因尽量向西搬迁以避免被苏军所俘获,他情愿选择向西方国家投降,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1945年8月,曼施坦因向英军投降。



柏林的陷落是在1945年5月初,这个时候曼施坦因早已经迁到了德国的西部,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德国的战争已经与他无关了,希特勒也没有任何重新将曼施坦因召回的意愿,且不说即便将曼施坦因召回也不可能挽回局势这一必然结局,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希特勒将曼施坦因召回,那么就相当于承认此前曼施坦因的战略主张是正确,而希特勒的战略主张是错误的,这对于“死要面子”的希特勒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失败他也不会重新启用这位曾质疑他指挥能力的将领。希特勒重新启用的只有两位将领,启用古德里安是实在没有办法,除了古德里安没人能真正懂得装甲兵这一专业而又关键的兵种;另一位将领是龙德施泰特,这是出于对龙德施泰特元帅在陆军中德高望重的地位所考虑,一直让其出任西线总司令,尽管给予龙德施泰特的权力相当有限。



曼施坦因确实才华横溢,但也相当自负,以他的能力即便不在高级指挥岗位上任职,从德国的各种公开的公报中也能对时局做出准确的判断,战争已经失去,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已经失败,继续进行军事上的抵抗已经毫无意义,还不如早点投降结束战争,重新建设一个新的德国。这个观点代表了绝大部分的国防军将领的心声,他们已经对战争不抱任何希望,例如龙德施泰特和隆美尔早在1944年诺曼底战役时期就向希特勒提出了结束战争的建议,但是被希特勒所拒绝了。



所以就算希特勒想召回曼施坦因,这位自负而又精明的陆军元帅也极有可能会拒绝这一请求,战争早该结束了。


战略论


曼施坦因是1942年7月晋升陆军元帅的,他率领的第11集团军以少胜多,当月攻克塞瓦斯波托尔要塞,使之成为这一年苏军最大的失败之一。年底,保卢斯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告急,曼施坦因被晋升为“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组织对第6集团军的救援。



由于保卢斯的优柔寡断,解围行动最终失败,德军的南方战场的形势笈笈可危,于是希特勒将顿河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合并成立新的“南方集团军群”,并以曼施坦因为总司令。1943年2月,曼施坦因指挥德军发起反击,再次攻克重镇哈尔科夫,给刚刚获胜的苏军当头一棒。

这次反攻是曼施坦因的得意之作,毙俘苏军32000余人,基本稳定了西南方向的战线,苏德双方形成对峙,不过,这也是德军在东线最后一次胜利。本来,曼施坦因提出了迂回罗斯托夫侧击苏军的夏季作战计划,但希特勒还是选择了相对保守的“堡垒计划”,即拉平战线上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方案。



尽管苏军对堡垒计划基本掌握(德军高层有间谍),德军的进攻没有达成突然性,但是曼施坦因在南侧仍然取得一定进展,也就是说库尔斯克战役打到底的话,德军未必失败。然而希特勒为解决意大利的问题,中止战役抽兵西调,曼施坦因大为恼火,与希特勒发生严重分歧。

曼施坦因和克鲁格元帅飞往腊登斯堡,第一次提出了设置“东线战场总司令”的建议,言外之意由他统领苏德战场的所有部队。期间反希特勒的密谋集团也加紧了对这两位元帅的工作,试图在他们掌握东线兵权后发动政变,遗憾的是,希特勒拒绝了提案,而两位元帅又再次表达了忠诚。



密谋集团头目贝克将军大叫“我们被抛弃了”,正因为对前线将领的失望,他们才把目光转向国内驻防军(后备军)。然而由于东线缺兵少将,从1943年10月到1944年1月,德军在对手的进攻下节节败退,希特勒又多次拒绝曼施坦因的机动防御战法,双方在军事指挥上的矛盾逐渐加剧。

曼施坦因忍无可忍,再次提出由他全权指挥东线战事的建议,并公开要求“元首”应该主要关心政治和外交,对国防军存有戒心的希特勒则又一次否决。在争执和败退造成的恶劣情绪下,以及戈林和希姆莱推波助澜,终于使希特勒下决心解除曼施坦因的职务。



1944年3月31日,希特勒为曼施坦因专门举办一个酒会并授予橡叶带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却同时以健康原因为理由,免去了曼施坦因的军职,而以东线“救火队员”莫德尔元帅取而代之,两个月后,曼施坦因转入预备役,成为一名赋闲在家的闲散元帅。

1945年1月,发觉德国大势已去的曼施坦因疏散了家人,独自生活在德累斯顿附近的乡下庄园里,因为彼时的德国城市已被炸成一片废墟,许多退役的将军和高官都居住在郊外。



三个月后柏林战役打响,曼施坦因能做的,只是听着炮声琢磨自己的未来,因为第三帝国已经没有未来了。1945年8月23日,曼施坦因主动向驻扎附近的英军投降,不久转送英国的“德国高级军官关押所”,1949年作为战犯被判处18年徒刑。

但仅仅关押三年即被释放,他毕竟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人,盟国对德国国防军没有“发动战争罪”的将领大多处理的轻描淡写,1973年离世。


度度狼gg


不出意外的话,曼施坦因应该在家里构思回忆录。

曼施坦因出生在德国柏林的莱温斯基家族,这个家族是容克军事贵族之一。他的父亲是炮兵上将,曾任军长;他的二姨妈嫁给了曼施坦因家族,老曼施坦因是步兵二级上将;他的三姨妈嫁给了后来的德国总统兴登堡。曼施坦因是家中的第10个孩子,欧洲的贵族有过继孩子的传统,在他出生后不久,就被过继给了姨父曼施坦因中将,因而改姓曼施坦因。

由于家族在军中的显耀地位,从军成为了曼施坦因的不二之选。1929年起,曼施坦因在参谋本部第一厅工作,殚精竭虑地为德军重新崛起筹谋划策。与德国的军事贵族一样,曼施坦因对下士希特勒也是看不起的,特别是对纳粹加强干预军队事务相当不满。

纳粹份子为了驯服这些普鲁士军官,制造了弗里奇事件。盖世太保通过疯传德国陆军总司令弗里奇上将是gay,迫使弗里奇离职,从而实现对德军职位的替换,安插忠于纳粹的人马。而曼施坦因也在事件中受到牵连,被免去副总参谋长的职务,被调任到了偏远的莱比锡第18步兵师师长。直到二战前夕,才由伦德施泰特举荐,出任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

(弗里奇)

曼施坦因尽管在二战中战功卓著,但是他那恃才傲物的性格却让他被希特勒免职。1943年12月,苏军发起猛烈的冬季攻势。几天时间里,德军就失去了战略要地日托米尔。1944年1月4日,曼施坦因在德军危急之时,要求允许其部队南翼后撤,希特勒没有答应。

紧接着,曼施坦因再次要求设立东线德军总司令,这几乎就是要求自任东线德军司令,希特勒看出了端倪,不想放权也予以拒绝。于是曼施坦因开始了他的“表演”,像训斥下属一样把希特勒喷了个狗血淋头。由此两人开始产生了间隙,希特勒产生了要炒掉曼施坦因军职的念头。

苏军猛烈的进攻迫使德军向西撤退,将德军装进了“切尔卡瑟口袋”。曼施坦因再次违背了希特勒的命令,指挥第11军和第42军从“切尔卡瑟口袋”突围。在生米已经煮成熟饭的情况下,希特勒只能下令德军撤退。然而这却让希特勒颜面尽失,上个擅自撤退的古德里安已经凉凉,曼施坦因也步他的后尘了。

而不会揣摩上意的曼施坦因仍然我行我素。在1944年3月19日,萨尔茨堡,他再次要求自主指挥军队的授权,希特勒再一次拒绝。不到几天,曼施坦因的第一装甲集团军在布格河地区被苏军围困,希特勒又再次命令曼施坦因不得撤退,而曼施坦因还是拒不从命,最后他在“狼穴”以辞职相威胁,希特勒才勉强同意他的部队突围。

到了1944年3月30日,希特勒为了给德军战败寻找背锅侠,曼施坦因和克莱斯特在萨尔茨堡被免去军职,双双把家还。为了安抚军心和这位陆军元帅,希特勒象征性地颁发给曼施坦因剑级橡树叶铁十字勋章。从此之后,曼施坦因被彻底打入了冷宫,他的二战已经提前结束。

曼施坦因和希特勒最后分道扬镳,主要是他们在东线战场的战略分歧。曼施坦因主张有弹性的机动防御战略。他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企图使苏军分散兵力,或诱使他们过于冒进,从而让德军装甲部队可以在两翼反击,以达到反击并围歼目标。而希特勒则主张静态战,命令德军在所有阵地上,必须打到只剩一兵一卒。而希特勒坚守阵地的做法,曾让德军在莫斯科的寒冬中,没有遭遇像拿破仑的灭顶之灾,这也让他有了坚持己见的底气。两人不肯退让一步,注定要闹掰。

而曼施坦因的公开“逼宫”,让希特勒交出军权更使得两人的关系雪上加霜。他所提议的东线德军司令一职,有资格担任的只有曼施坦因和伦德施泰特,而此时伦德施泰特已经在西线战场被免职,曼施坦因也就成为了唯一的人选。

而且对于他的建议,不仅希特勒反对,就连希特勒的亲信也坚决反对。一旦曼施坦因担任东线总司令,戈林,戈培尔和希姆莱都会受制于他,他们不准备放弃任何权力。希姆莱开始质疑曼施坦因的忠诚,他旁敲侧击地暗示,曼施坦因不适合指挥军队。而接替曼施坦因职务的是瓦尔特·莫德尔,他是希特勒坚定的追随者。曼施坦因最终变成了“曼不群”。

曼施坦因被免职后在布雷斯劳的眼科诊所进行切除白内障的手术,随后在德累斯顿附近疗养。在1944年7月的暗杀希特勒计划中,曼施坦因也成为暗杀集团争取的对象之一。尽管曼施坦因也同意需要作出改变,但是他以“普鲁士的陆军元帅绝不叛变”为由拒绝加入该计划。

在风雨欲来之际,1945年1月下旬,他和他的家人疏散到了德国西部的格尼茨避难。在1945年8月23日,他向蒙哥马利投降,并被英国军队逮捕,押送英国审判。在纽伦堡审判中,曼施坦因并没有遭受起诉,而是以证人的身份出庭,随后被审判。然而苏联施加压力,要求英国以战争罪起诉曼施坦因。于是在1949年8月,曼施坦因作为战犯被判处18年监禁,但是1952年由于健康原因被提前释放。

二战结束后,冷战随之爆发。长期在东线与苏军作战的曼施坦因,对苏军最为了解,在1956年西德组建国防军之时,曼施坦因被聘为西德国防部高级顾问,并且同时是北约的军事顾问。于此同时,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出版后,也在世界引起了广泛的影响。曼施坦因的利用价值和在二战时并没有犯下反人类罪,使他得以善终,于1973年6月11日在慕尼黑逝世。


梓蕤


曼施坦因此人极为自负,以标准容克贵族自居,一生没几个朋友(他的朋友都是忘年交,如年轻副官,差很多级的部下等)。实际上,在1944年的乌克兰战役(苏联叫第二次打击、春季攻势,朱可夫代替瓦图金指挥)时,严重误判朱可夫意图,导致南方集团军群第一装甲集团军被合围,后不顾希特勒命令,命令胡贝向南突围,虽然避免了被合围,但南方集团军群从此被分割为南、北乌克兰集团军群,损失极为惨重,从此一蹶不振。事后此兄重谈老调,指责希特勒给与南方集团军群任务过重、军力过弱导致失败,非老曼水平不够。最终激起统帅部不满被免职,由莫德尔代替。此后被迫退出现役。1945年5月邓尼茨接替希特勒后,召他商讨过撤退中欧德军及投降盟军事宜,后邓尼茨意欲委任他为新政府的国防部长,但老曼来的路上遇美军空袭,没有成行。此后,国际战犯法庭认定老曼应对乌克兰撤退的大破坏及大屠杀负责,判其18年徒刑,后提前释放,后西德政府邀请他参加组建国防军及北约,因他树敌太多(自吹过度,别人都是傻瓜),没好意思参与。

总体看,老曼前明后暗,特别是1942年底那段时间,尽管未能解围第六集团军,但成功解救了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及南方战场,创造了哈尔科夫奇迹,的确是苏德战场的德军安危系于老曼一身,希特勒准备将顿河(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都交由他指挥,达到其军事生涯颠覆。但库尔斯克战役后,作为不大,言过其实,屡屡错判局势,处处挨打,节节败退,有名的失败于“七倍苏军攻击“就是老曼的托辞,殊不知朱可夫可以在军力大体相当情况下,集中7倍优势兵力,反而说明对手更具主次感、分寸感和指挥艺术,远远非老曼可比!


sccdyjyjyjyjs


曼施坦因1944年的时候就已经被解职了,读《失去的胜利》读到他最后这一段时还令我有些黯然神伤,在现代这样一个金光涣散的社会中,能遇见德国军人这样纯粹的战友情是很困难的了,曼施坦因的离开是他的幸运。


由于对希特勒静态防御,以及过分干预战场指挥政策的不满,曼施坦因提出了一些想法,这自然是被希特勒拒绝了,于是1944年3月31日曼施坦因被希特勒解除了职务,而代替他的是在火星行动中挫败了朱可夫的防御大师莫德尔。

曼施坦因回去后,先是在布雷斯劳进行了眼科白内障手术,之后完全退出了兵役,而在日后震惊世界的行刺希特勒行动中,曼施坦因则是知晓密谋者的意图但没有加入他们,日后在回忆录中曼施坦因提及改变德国现状是必要的,但刺杀希特勒只会让境况变得更加糟糕。


1945年1月下旬,曼施坦因把家人都带到了德国西部的格尼茨,1945年8月23日向蒙哥马利投降。

曼施坦因后来也由于健康原因被提前释放,完成了回忆录的创作,之后还担任联邦德国的军事顾问,这也算是得益于战后国际格局了。

所以说柏林沦陷时,曼施坦因大概是在西部回味着自己的一生,
痛惜国家的失败,或者是想——“英国人怎么还不来救我,不然苏联人打过来怎么办……”


普鲁士之魂


冯·曼斯坦因元帅生于1887年11月24日,父亲也是一名军人,还是一名炮兵上将。母亲一共生下十个孩子,他是最末的那位,所以也是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角色,所以爸妈就把他送给了姨妈,改名为弗里茨·埃里希·冯·曼斯坦因,没成想这小子日后那么有出息,成为德意志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将,成为影响德国历史的将军。

曼斯坦因在一战中就小有名气,参加过对波兰的进攻,也参加过更加惨烈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在战斗中曼斯坦因有勇有谋、崭露头角。

1918年11月,内外交困的德国宣布投降。带着一路硝烟和风尘,带着疲惫,曼斯坦因"荣归"故里。

1935年5月,年仅五旬的曼施坦因重出江湖,升任德国陆军参谋本部主管作战的第一厅厅长,并参与制定了武装进驻莱茵地区的计划。

曼施坦因工作出色受到希特勒的青睐步步高升,一年后晋升为少将,不久出任陆军参谋本部第一军需部长,不很快就荣升首席副参谋总长,成了希特勒的左膀右臂。 1940年春天,他为希特勒出谋划策,制定了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在六周之内,德军占领了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曼斯坦因被希特勒晋升为上将。

1941年3月,曼斯坦因成为德军第4装甲集群总指挥,参加了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的战斗。

1942年7月曼斯坦因荣升为元帅,这时候糟糕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打响。到了同年十一月,第六集团军已经被苏军团团包围,曼斯坦因觉得应该改变战术立即突围,由他指挥第四装甲群进行策应营救。

但希特勒固执地拒绝了曼斯坦因的建议,同时拒绝了保卢斯突围的请求。

12月,曼斯坦因的"冬季风暴"作战开始,4装甲集团军开始了营救计划,他们拼命向前推进,眼看就要跟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会合,但保卢斯犹豫不决错失了突围机会,导致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惨败,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

后来曼斯坦因的计划跟希特勒的想法经常发生冲突,曼斯坦因的计划也一再被希特勒放弃,曼斯坦因跟希特勒在战术、战略上的争执频频爆发。希特勒对这个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战将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认为他已经不能胜任在德军中的指挥角色。

1944年3月曼斯坦因被希特勒解除职务,从此退出指挥中心,回到家中。

作为贵族出身的军人,他对希特勒从来没有像那些无产者那样顶礼膜拜,把希特勒当领袖来效忠,而且骨子里瞧不上这个奥地利下士。

曼斯坦因只是作为一个军人为德意志二战,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但后来的德国军人成为希特勒的征服工具,曼斯坦因对战场局势就漠不关心了。

从此后曼斯坦因金盆洗手,回到老家安心养病,成为一名普通的德国人,在家看孩子、养花、钓鱼;偶尔看看报纸,看看战争动态。有时候也跟附近的同龄人聊天,侃大山,讲他在一战、二战的见闻,但从来不告诉大家自己是个能征善战、出生入死的将军。

那么柏林在被苏军攻陷的时候,曼斯坦因在哪呢?

1945年4月柏林陷入苏联红军的层层包围,希特勒已经插翅难逃。4月30日,穷途末路的纳粹头子希特勒在他的地下掩体内自焚身亡,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那时候,曼斯坦因还在自己的老家。

曼斯坦因是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的,报纸是夫人递给他的,他看过以后什么也没说,面无表情地把报纸扔到了桌子上。

在他心里,德国的前途才是至关重要的,希特勒的命运跟自己无关。可是德国已经战败,万劫不复,自己深爱的国家在短短的三十年里,竟然又一次重蹈覆辙,陷入灭顶之灾;而且这一次处境更加艰难,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自己一个年近六旬的老人、风烛残年,对此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是暗自垂泪、仰天长叹了。

1945年5月,曼斯坦因在家里被英军逮捕,1946年秋天,他被转到英国战俘营,1948年夏天被押送回德国。

1949年12月被英国军事法庭判处18年徒刑,四年后因为健康原因被释放。

1955年,赋闲在家的曼斯坦因开始回顾自己的军事生涯,并写成了回忆录——《失去的胜利》,后来又写出了自传体的小说《士兵的一生 1887-1939》。

1973年6月10日,一代名将、纳粹帮凶曼施坦因在西德巴伐利亚州的家中病逝,终年86岁。


历来现实


曼施坦因是德国著名的二战名将,也是最负盛名的指挥官之一。他和当时的隆美尔还有古德里安并列称为德国的三大名将。


曼施坦因他在德军的时候,他几乎指挥的每一次战役都可以 称之为杰作。他的“曼施坦因计划”几乎是家喻户晓,在二战中他在闪击波兰还有之后对法国的战役中都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的计划几乎是闪电战的精髓的完全的体现。后来在法国的时候,最后英法联军全线崩溃,法国就此沦陷。

在苏德战争中,曼施坦因也是大显神威,他用了仅仅五天的时间就迅速的推进了320公里,几乎快要到了列林格勒,后来他成为了第十一集团军的司令,一举拿下了克里米亚。之后又顶过了苏联的冬季反击。到了后来他的职位也就更高,引导德军进行了无数的经典战役。



后来曼施坦因因为一些原因,他被解除了指挥权,去往了一个医院去治疗眼睛。之后就退出了这些事务。


曼施坦因是柏林人,但是在攻占柏林的时候却并没有他的身影。当然被解除了权力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当然也是他看清楚了事情的发展趋势。

当时他十分的清楚以希特勒的主张绝对不可能阻挡住苏联的进攻步伐,所以德国的东部地区几乎可以确定是保不住了,所以曼施坦因也是开始着手疏散自己的家人,举家都往西线搬,以免自己之后或被苏联的军队俘获。而他的主张也是开始转向了向西方国家投降。



所以在德国的最后一战的时候,曼施坦因早早的就回归家庭了,也没有再参加战争的意愿了,而希特勒也是没有想到要再次的任用他。而且从德国的全局来看,很明显希特勒已经失败了,即使将他招了回去也没有可能会再有希望的了。


后来德国战败,曼施坦因也是被俘,而他也是被送上了军事法庭,但是最后他获得了盟军的原谅,丘吉尔,蒙哥马利还有英国国会议员也都是给予了他不少帮助,最后他也是仅仅被判处了十二年,最后于1952年提前释放。


众森淼


1944年3月,希特勒授予了曼施坦因橡树叶骑士十字剑后,借口他身体不好需要疗养,解除了他南方集团军司令的职务,而让更听话的莫德尔取代曼施坦因。离开前线和元首的曼施坦因,直到战争结束,都没介入任何军事行动。

一战爆发时,出生于普鲁士军事贵族家庭的曼施坦因,刚刚从柏林军事学院毕业,立即到了俄国前线。因受伤回到后方,他在师部任作战参谋,策划过东西两线的一系列战斗。

一战德国战败,军队被大规模裁减,并且不允许有总参谋部。德国想尽办法,以伪装身份保留了相当一部分指挥部和指挥官。曼施坦因,就是德军竭力保留并伪装的军事人员之一。

正是在此期间,曼施坦因周游列国,研究各国的军事战略、武器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战略思想。二战爆发前,曼施坦因在南方集团军龙德施泰特手下任参谋长。他主持制订的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被希特勒采纳。

此后,他又制订了闪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可以说,曼施坦因是二战前期德军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但是从一开始,他和最高统帅部包括希特勒,就有很大的分歧。他并不赞同全面入侵法国,认为快速和强有力的军事打击,优于占领法国本土。

不仅如此,曼施坦因还沮丧地发现,希特勒及围绕着他的许多德军高级将领们,对战争并没有深入的思考及战略规划,他深为他们不懂战争不会战争而忧虑德国的前途。因此,在制订许多军事计划时,他忍不住和他们争吵。

这让他得罪了一大拨元帅将军们。希姆莱和戈林等人,甚至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为了避开矛盾,也为了不让他防碍最高统帅部的决策,希特勒将曼施坦因调到东线担任指挥官。

他取得了克里米亚战役的胜利,却受阻于斯大林格勒战役。他反复要求希特勒允许德军撤退、重新部署、开始新的攻势,或者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指挥战役,但都被希特勒严词拒绝。

又是无数次争吵之后,希特勒勉强同意曼施坦因按照自己的方式指挥库尔斯克战役。但库尔斯克会战进行到关键时刻,希特勒下令终止“堡垒行动”,曼施坦因坚决反对无效,导致库尔斯克会战成为二战重要的转折点,德军由此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

到1944年初,希特勒和曼施坦因都很难再忍受对方。并且,希特勒要让曼施坦因为库尔斯克会战的失利背锅。于是便有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所以小编,二战柏林陷落时,曼施坦因正在奥地利边境城市看牙医。

二战结束后,曼施坦因因战争罪被判处18年监禁,但很快以健康为由获释。1956年,西德政府征召曼施坦因参与组建国防军,并担任军事顾问。曼施坦因于1973年,以86岁高龄病逝。


世界真的很大


曼施坦因是二战时期德国最著名的国防军将领之一,因为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失败,被盖世太保希姆莱假公济私,质疑其忠诚,于1944年3月被希特勒解职,1945年被英国军队俘虏, 而柏林会战是在1945年4月中旬才开始的,此时的曼施坦因赋闲在家,又怎么去驰援希特勒呢?



当时盟军攻打柏林集合了250万军队,其中包括空军,机械化军队,坦克军队,骑兵师等,携带2450架飞机,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对战德军的80万士兵,光是在军队数量和武器规模上来看,德军已经输了。

德国当年的胜利是靠突袭和士气,德国人一直坚信自己可以赢得最后的胜利,重现日耳曼人的辉煌,让德意志再次强大,但是战争打着打着就不对了,从一开始的横扫千军,到后来的且战且败,德国人想要打胜仗的意志越来越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希特勒,甚至还有军队高层发动了对希特勒的暗杀,希特勒命大没有死亡,事后希特勒对暗杀事件进行了彻查,结果就是德国损失了一批优秀的军官,其中就有“沙漠之狐”隆美尔,希特勒当时给了他一条路,就是自杀保全妻儿,而且他仍然是德国忠实的将领,德国还会为他举行国葬,隆美尔自杀以后,以突发疾病为由蒙混过关。



曼施坦因的能力一直被认为要高于古德里安和隆美尔,被称为德国最优秀的陆军统帅,他擅长打闪电战,而且计划周祥缜密,二战时期对法国的作战就是按照“曼施坦因计划”进行的,但是曼施坦因一向很不得希特勒的喜爱。

尽管希特勒深知曼施坦因是个出色的指挥官,但是总是对他特别不信任,曼施坦因认为,希特勒既然是国家元首,只要搞一搞外交,打理一下德国政务就可以了,至于行军打仗的事情,希特勒不应该插手,交给将军们就可以了,比如敦刻尔克大撤退让古德里安停止追击,就让盟军获得了极大的喘息机会,为最后的大反攻留下了有生力量,但是显然希特勒和他的盖世太保们根本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利,所曼施坦因在很多时候都无法真正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更何况在柏林会战时,他早就已经是一介布衣了。



当时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显,德国已经是穷途末路,德国战线拉的很长,铁托将80万德军吸引在南斯拉夫,法国有戴高乐的自由阵线,加上罗马尼亚,奥地利,苏联等国家,虽然表面上德军还有300万德军可用,但其实他们都被分布在各国广泛的战场上,而且各地的德军自己本身都没有资源支持,仗打的非常艰辛,实在是抽不出空来,意大利已经快要投降,日本更是在亚洲战场上被打的节节败退,轴心国投降是迟早的事情,就算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和隆美尔联手,也只能是“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