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双11正在持续发酵,如何避免充当“剁手党”?

笔者一直属于比较冷血理性的消费者,对于集中促销的任何营销手段都采取漠视的态度。11月初,参加今日头条的课程培训,因学习认真,收到今日头条奖励的一张“京东E卡”,自此便开启了阶段消费疯狂之路,近乎成为一名新的“剁手党”。那么,如何才能克制自己的消费行为,如何避免成为剁手党呢?

2019双11正在持续发酵,如何避免充当“剁手党”?

向剁手党露出灿烂的微笑

要有效克服剁手行为,还需要从双11的“诱惑”、支付便利、预期收入、理财规划等多方面进行剖析。了解自身的消费心理、掌握商家的促销手段,才能从思想上理智规划、从行为上最大限度保持克制。本文是所有剁手党及正在剁手路上人群的经典教程,适合“败家娘们”和准备教化娘们的纯爷们反复阅读的良心作品。

一、身无分文也能当“剁手党”

2019双11正在持续发酵,如何避免充当“剁手党”?

没有存款,可以有账单

70后的家庭多由妻子操持,70后的男人基本都是“月光族”。工资薪金到点就发到妻子持有的银行卡中,稿酬、劳务报酬等(包括马路上捡到的钱)所有收入均需要如数上交,关键是还不会撒谎。

70后基本步入中老年群体,这个时代出生的人,思想僵化,生活按部就班,消费以收入为前提。身无分文要去消费,是万万不敢想不敢做的。

双11的早上,习惯性的在今日头条翻看资讯,映入眼帘的有一部心仪已久的好书《曾国藩全传》,原价1680元现价79元,等不及向“领导”请示就迫不及待下手。发现除了以往的支付通道外,还有个“花呗”。额度竟然高达4800元,从不知道还有这么多钱可以用于消费,毫不犹豫就买下了这套书。

2019双11正在持续发酵,如何避免充当“剁手党”?

天上掉下4800元可以花

很多年轻人,据说手里有很多张信用卡,每张额度几千到几十万元不等,累计消费额度就更可观了。手里没有现金(银行存款),更多途径照样可以消费。方面广大消费者的同时,为剁手党创造了良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成为“剁手党”与有没有钱,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夸大收入预期,选择性的忽视不确定性

2019双11正在持续发酵,如何避免充当“剁手党”?

未来的收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手里没有钱,未来可知可控的时期有足够的收入,也能放大消费。人们在勇敢消费面前,总是习惯性的选择夸大未来的收入水平,借此给自己壮胆。

例如笔者早上要适度放开自己的消费限制,我就开始盘算12月还款日来临前的收入明细:工资薪金几千元、招商银行的稿费几千元、上海某园区的稿费若干千、今日头条也能挣个几千;11月30日前的咨询服务费,少说也能收回2万。只要抢在夫人发现我“剁手”之前,大事可成。

2019双11正在持续发酵,如何避免充当“剁手党”?

然而,现实是:工资会延迟发放吧,咨询服务费收款进度会有变化吧;日常开支物价波动对生活的影响、母亲有没有医疗需求对生活的影响……诸多不确定性都需要做充分的估计。

一方面夸大收入预期,另一方面忽视生活诸多不确定性,是造成超前消费和贷款消费的重要因素。管家、当家的压力,交给夫人去劳心劳神,有助于夫人快速成长,更能杜绝成为剁手党。

三、双11的诱惑真的太多,用刚需规范消费行为

2019双11正在持续发酵,如何避免充当“剁手党”?

刚需,单指生活必需品!

购物的过程,对愉悦心情是大有裨益的,特别对女性消费者的助推作用更甚。在大家热情购物的过程中,并不乏为购物而购物的人群和行为。愉悦心情的同时,希望大家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要目标。简单的描述一下: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坚决不买;生活必须的商品,视收入情况量力购买。

营销学是一门专业学科,从事这个行业的不是专业技术翘楚,就是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实干家。因此,卖的总是比买的精。这样的现实,也比较符合经济学和市场学的规律。

消费者将价格和折扣仔细用数据对照后可以发现,多数双11的促销手段确实可以得到实惠,特别是关注多时的商品,优惠力度超大,消费者大多数情况下必然“缴械投降”。然而,双十一年年有,何必着急一时?每年不仅仅有双十一,下个月照样能买!诱惑越大,说明商家越着急变现,消费者着什么急呢?

四、贫富平衡线

2019双11正在持续发酵,如何避免充当“剁手党”?

积累财富,争取处于贫富平衡线之上!

最近,对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作和部分相关延伸作品进行了深入学习。其中,关于贫困线的家庭如何脱贫并发家致富的话题,感触比较深。贫困家庭,只有财富积累到贫富平衡点之上,才更容易致富。这样的观点,适合包括年轻一代的所有人。

古言说的好:“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水不富”(这个观点领先诺贝尔经济学奖几千年),事实也证明这是理财致富的真理!一个永远只有工资薪金收入的人,少有因此致富的家庭;仅有工资薪金收入的家庭,不懂得将有限的财富积累并突破贫富平衡线,很难脱贫。

发财致富、财富自由是目前很多年轻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梦想。然而无视基础财富的积累,将在很长时期失去获得工资薪金以外“被动收入”的能力。是选择继续“靠工资吃饭”,还是选择财富不断增长,应当从克制消费行为出发。

从单个家庭来看,各家的情况大相近庭,但相同点是大部分家庭都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更多的财富和积累。财富的积累,对于普通家庭老说,或许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基本实现。为了整个家庭的腾飞,我倡议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