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先为女人,后为人母

大学室友小钱毕业后,就迈进了结婚的阵营中。

当别人在为工作生计而忧愁时,小钱已经怀孕在家养花养鱼.

当别人工作逐步稳定上升时,小钱在家里为孩子哭闹忙着手无措足。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再次见到小钱,已经是毕业两年后。

她穿着平日里休闲的服饰,顶着一张憔悴的素颜闯进我们的视线,与场内打扮得精致优雅的女同学形成鲜明对比。

小钱在大学里是我们系的系花,追她的人络绎不绝。谁也无法想到,结婚后的她与之前相差甚远。

小钱说,自从她结婚后,才知道婚姻的苦,老公整天在外不着家,孩子的事全部落在她身上。每天孩子都精力旺盛,折磨着她的所有身心。

长期以往,严重缺觉,一旦有时间倒头就睡,哪来的时间打扮自己。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小钱嫁得不错,老公待她也很好,只是小钱就是太操心了,家中但凡有游玩计划,小钱就把所有的事都包办了。

人人都夸小钱持家有道,贤惠懂事,婆婆见她都笑不拢口,直夸小钱就是上天赐给她家的儿媳妇。

只有小钱心里明白,这些年她过得很累也很苦。

老公工作太忙,所以她在家既当爹又当妈,苦不堪言。

有一次家里管道漏水,她一个人跑物业打电话来修,楼下的邻居又不善解人意,孩子又经常在家哭闹,所有的事情都堆积到一起,弄得她心力交瘁,她那一次深深感觉到自己并没有那么强大。

虽然她的家庭在外人看来幸福美满,但都是她的牺牲换来的。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妈妈,你是保姆吗?

小蕊的儿子呆呆今年8岁了,母子俩相处亲密无比。

有一天,正在玩玩具的呆呆突然问小蕊。

“妈妈,你是做什么工作的呀?”

这是儿子第一次向小蕊问这个问题,小蕊沉思半刻组织语言正准备回答。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妈妈,你是保姆吗?”

呆呆的话打断了小蕊的思路,同时也伤害到了呆呆。

小蕊问呆呆为什么会这么说?呆呆说因为昨天老师问他们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他觉得妈妈和电视上的保姆工作都差不多,所以就说妈妈是保姆。

后来,小蕊花了很长的时间跟她儿子讲述了她的工作。

她告诉他:“妈妈是个媒体人,微信上很多文章都是妈妈写的。后来辞去了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照顾你们。”她把以前写过的文章拿给了儿子看,并说,“妈妈现在也在工作,只是时间更自由,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你们。”

呆呆听了之后眼里闪着光。

小蕊看着儿子崇拜的眼神,庆幸自己没有过早地放弃自己,只做他的“保姆”。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最后呆呆说了一句,让她铭记在心:“妈妈我爱你,你努力的样子是我特别喜欢。

很多家长只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事都不懂得,其实他们只是嘴里不说。

而太多数女人在嫁人之后就会把生活的重心转移到家庭上,为了家庭无怨无悔的付出,最终也失去自我。

女人先成就自己,才成就别人,不管你身上有几种角色,你始终是你自己而已。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过度牺牲,会剥夺孩子的成长

《我家那小子》上面有一对母子特别火。

朱雨辰已经到了40岁依旧没有成家。因为他的背后有一个事事亲力亲为的妈妈。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70岁的朱雨辰妈妈每天跟着朱雨辰,一起生活,出入剧组,甚至每天早上四点半就起床为儿子榨果汁,一日三餐盯着儿子吃,和保姆没什么区别。

朱雨辰去北京上学第一天报道,想像个正常的学生一样自己去床上铺个床。朱妈妈立马制止了儿子,觉得这种事情不该由自己儿子做。

就在室友惊呆的眼光下,朱妈妈帮儿子铺完了床,还一个个询问室友会不会打呼,生怕会有人影响儿子的睡眠。宿舍楼外有爬山虎有虫子,朱妈妈害怕爬到宿舍来,甚至想用开水烫死它。

自己这样的行为,朱妈妈却在节目里骄傲地说,“我是用整个生命对待我的儿子的。我没有自我,我完全没有自我,我现在还能做,我能奉献,我在家里,我能顶两个菲佣啊。”

然而有这样的妈妈,朱雨辰真的幸福吗?朱雨辰活得丧失了自我,越来越像他的妈妈,活得很累,活得不自在。

如今已经40岁了,还是一个人,高龄单身,孤独寂寞。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介入越深,子女的幸福感就越低。

独立生活是一个人的权利,即便你是他的父母,也无权剥夺。

孩子需要属于一个自己做主的机会,一个独立的空间,这样长大才有可能面对那层层险阻。

毕竟,没有人能陪伴孩子一辈子。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只有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主持人董卿在节目《面对面》上说过一句话特别感人:“我想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不想因为他而变得止步不前。让他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对我有爱、有尊敬,从我的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

“妈妈,你活的还不如个保姆!”

无时无刻的陪伴在孩子身边不是孩子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教会他如何在自己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做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牺牲和奉献,不该是母亲的代名词。

长期、过度的牺牲,只会让自己很累,让周围的人更累。

要强调自我存在的价值,首先应该回归到关注自我、纳悦自己的状态中。

只有学会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因为善待自己的你值得被他们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