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光棍节,为什么硬是被电商搞成购物节?

李光临LGL


光棍节,是一种流传于年轻人的娱乐性节日,以庆祝自己仍是单身一族为骄傲(“光棍”的意思便是“单身”)。11月11日,光棍节,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

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光棍节是单身一族的一个另类节日,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One's Day)。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在光棍节结婚,于此同时,也是各大商家以脱光为由打折促销的时期。

光棍节变成购物节的原因

片化场景需求的社群分享,成为新的网络入口和连接渠道。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品牌营销不再只是围绕自身产品的策划,更是对用户个性需求和价值体验的精确定位和细化,乃至将产品或品牌塑造成表达某种社群文化和价值的特定符号。双十一正是紧紧抓住了这个表达社群文化和价值的特定符号,成功地让男人的光棍节变成了全国人民的购物节。

双十一之前都是属于单身们的节日,现在倒好了,变成了商家大赚的商机。全民网购现在变成社会的热潮。在大家购物的同时,别忘了那是一群单身群体的节日,不知道是不是商家利用单身的群体,在这个节日里大搞活动,让大家败家的时候忘记了自己还是单身这回事!

这几年每年的双十一网上活动一堆堆,有真实的,也有虚假优惠的,各种活动,吸引了不少人去等待。相信不少人在这几天就接到了各种淘宝,天猫优惠短信,狂轰乱炸,层出不穷。

有些人对这些优惠早已麻木了,该买的东西都会去买,不会因为这些优惠去凑上热闹,商家也不是菜的,最多只是给点小利,肯定不吃亏,所以还是要理性消费。

但是不少买家守着电脑在等双十一的活动,12点正点,等待秒杀那刻你会遇到各种问题,有网页崩溃的;有价格改动的;有付款不成功的;有付款的时候被抢光的,希望而去,失望而下。整体感觉有些坑爹,发誓再也不参与这种活动了。

当然也有很多买家抢到了,大优惠的商品,但那也是少数。总之,有人欢喜欢,有人忧啊。

对于商家来说,最开心也就是这一天了,一年之中的所有计划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也是这一天赚到了整年的利润。无论是淘宝,天猫,京东,一打开网页都是这些信息的广告,蜂涌而出。

很多人都忍不住剁手了,各种买!买!买!接下来快递员就有得忙了。物流也有得忙了,双十一过后也就是快递最忙的时候,大家都准备好迎接双十一的到来了吗?






粘人的大米


为什么不搞一些大型的相亲活动呢,我都不知道过了多少个光棍节了。平时朋友圈小,没有适合的恋爱对象。有这么一个活动的话,咱不就能认识更多的小姐姐了吗?

哎,,,购物。没什么意思。现在都想找个人好好疼疼,买点好点的东西给他。这种爱心泛滥成灾的样子。好痛苦的。对一个人好。总让人觉得另有企图。

难啊,我太难了。


大渝美人志


本质上这是品牌营销策略。品牌的目的是建立消费者认知心智的制高点。电商平台需要不停的做活动,才能拉动消费者买单的冲动。双十一最开始是淘宝打造的购物节活动,利用双十一这样一个好记有寓意的日子,联合平台所有商家打折促销,共同造节,以至于形成了全年最大的一次购物节活动,快速的在消费者心智形成联想记忆。双十一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打造案例。后面京东 苏宁等平台相应的也推出了各自的节日,但总效果都没双十一效果好,后面干脆也都蹭双十一的热度,直接促成了双十一成为全国各电商平台甚至线下购物中心的购物节了。


美牛大叔


除了几个大的传统节日,又有哪个节日不是商家打造出来的?西洋节日除了父亲节母亲节和感恩节我认可,其他都扯淡。传统节日是主动的消费,其他节日都是被商家绑架消费,比如情人节,520,圣诞节,又整个七夕都是节了,过七夕的人相当牛郎织女吗?年轻人挺难的。


吞金兽


只是商家搞的穴头,何必在意。没有女朋友,哪天都是“双十一”。有钱,哪天都是“购物节”。


开心哦小布丁


经济至上的社会,一切热点,节日,话题,最终能够变现的才会越来越热,双十一电商购物节一经推出就能这么火爆,说明消费者跟电商之间都有需求,一年中最便宜的一天,从消费者心理上说是绝对不想错过的


推文小葵葵kk


不管是光棍节还是购物节我觉得都是一种营销方式 ,如同鲁迅说过的那样: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来二去倒成了商家促销的好日子。


香径踏月


重复工作,烦躁的生活,琐碎的事情,烦恼的思绪,需要各种节日来调节人们的内心。不取悦自己,何以取悦他人,双11等各种新节日应运而生。


洛阳新海港酒店


制造需求


乞力马扎罗的雪007


主要是想让你忘记光棍的痛苦,减少你的痛点。看人家想得多周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