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會發展兩萬噸以上的類似基洛夫和cgx的大型(甚至超大型)水面戰鬥艦艇嗎?

餘世鋮


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題主涗的Cgx指的是巡洋艦吧!俄羅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噸位高達2.5萬噸。準確一點說應該叫“戰列巡洋艦”。



至於中國海軍會不會發展類似於基洛夫級的大型水面戰鬥艦?應該說中國海軍不需要!因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並不適合未來戰爭,也不符合走向深藍的中國海軍發展方向。

首先,基洛夫核動力巡洋艦是美蘇爭霸的產物。基洛夫級巡洋艦單艦火力超強,一艘戰艦搭載多達400枚反艦,反潛,防空類導彈。在當時被稱為“航母剋星",是不折不扣的“武庫艦"。

但這種“武庫艦"其實並不划算,作用有限,風險更大。畢竟,二萬多噸級的水面戰艦,僅次於航母,單艦造價昂貴,工序繁雜,不適合批量建造。

並且,現代戰爭是體系化作戰。在海上作戰沒有制空,就沒有制海。無論單艦作戰能力有多強,同時出動多少艘,如果遠離本土作戰,沒有制空權,那就是移動的靶子。更容易遭到敵方戰機的空中打擊。


其次,中國海軍的發展已擺脫了俄式風格,更趨向於西方模式。相比之下,西方的海軍發展模式更科學,更合理,更有前瞻性!

在二戰中航空母艦的大規模使用,結束了戰列艦昔日的海上霸主地位。成為了新的海上王者!與基洛夫級巡洋艦之類的水面艦船相比,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更高效,更廣泛,也更具有優勢。

航母戰鬥群中即有驅逐艦,護衛航,核潛艇,補給艦。可對空,對海,反潛,對陸作戰。艦載機可奪取制空權,可超視距打擊。海上持續作戰能力更久。


1982年的英阿馬島之戰,就足以說明航空母艦在海戰中的作用。要知道,英國距離馬島一萬三千公里。英國以搭載著“海鷂"垂直/短途起降戰鬥機的“無敵"號,“競技神"號輕型航母組成特混艦隊。遠渡重洋,經過二個多月的戰鬥從阿根廷手中奪回馬島。

而“無敵”號輕型航母滿載排水量還不到二萬一千噸。但其卻能搭載22架“海鷂"垂直/短途起降戰鬥機和直升機。即能制空,又能反潛,超視距打擊。相對於,只能搭載最多三架反潛直升機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即便是輕型航母也優勢明顯。


因此,對於中國海軍來說,發展諸如055之類的大型水面戰艦是必不可少的。而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的綜合作戰體系,才是中國海軍的發展方向!


羅羅905


看任務了,如果僅僅是給航母護航確實沒有必要上太大的噸位,但是水面艦的任務不止是護航,最近官方已經提出了建立海上反導體系的概念,而我國現有的反導攔截導彈是基於東風21的基礎研製的,再加上未來反導艦還可能融合探測遠程來襲導彈的超大功率巨型X波段相控陣雷達,可以想象未來的反導戰艦是什麼體量;而且,未來的水面艦必將成為廣大無人飛行器、有無人潛水器以及無人艦艇的戰鬥母船,這也需要更大的噸位;隨著電磁炮和激光武器的成熟,未來的防空反導作戰和對地打擊作戰將呈現出全新的面貌,也需要大型甚至超大型水面艦的問世;另外,隨著航母、兩棲攻擊艦和艦載機的使用成本越來越高,費效比不斷下降,未來航母可能會分流出一部分任務給水面艦(美國現在已經有了沒有航母的航母打擊群在海外部署),使得水面艦的任務不斷拓展,也需要更大的排水量;最後一點,隨著我國海軍從近海海軍向遠洋海軍乃至半球海軍的過渡,我們對大型和超大型水面艦的需求將逐漸旺盛(未來我國海軍對大型或超大型水面艦以及054或者比054更大一點的護航艦的需求將會不斷擴大,反而是現在的網紅052D將會淪為雞肋,甚至到時候055的地位都會有些尷尬),而美國海軍在我們的刺激下也會在這方面不斷髮力,雙方的不斷競爭將演繹出更大型的水面艦。


用戶58785332716


屬於戰列艦和巡洋艦的時代已成過去,之所以還能看到“基洛夫”級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那是因為還剩下一點殘渣,可以咬牙再支撐一段時間。但畢竟垂垂已老,已不能適應高強度海戰。

因此魂舞大漠判定,我們的海軍已走向信息化戰爭的精確打擊時代,兩萬噸以上的戰艦,不會再造下去。靠戰場體系支撐,噸位過於龐大的戰鬥艦艇,有悖於海戰設定,不只在經濟上不划算,作戰效費比過低,更容易招致損失不能承受之重。

美國在世紀初,有萬般科技自信,打造出1.7萬噸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自恃有隱身優勢,並信心滿滿羅列電磁炮等諸多前緣技術概念,可發展成為單打獨鬥的海上隱身刺客,以火力猛,射程遠重回戰列艦時代。

在艦體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匆匆上馬,一造就是三艘,每艘耗費70億美元,令人乍舌不已,到頭來如何呢?

艦體本身技術遭遇嚴重不成熟,沒有良好的耐波性,部署能力受到極大牽制。電磁炮技術遭遇不可測的困難不得已下馬了事,目前兩門155毫米炮,發射增程彈射程可達到185千米,只是增程彈的價格每枚高達100萬美元,居然超過了“戰斧”導彈,二者的打擊威力完全不在一個水平上。

現在想想,怎麼造怎麼窩心,即便這樣,仍然採購了3艘。2017年被美國國會開除出戰鬥序列,海軍心疼捨不得,在上面加裝了密密麻麻的天線,致使科幻的戰艦變得慘不忍睹。

軍事裝備以實用為第一,追求過於先進只能招致失敗,DDG-1000不能不說是一個沉痛教訓,其原因正在於其作戰思想落後,主要表現在技術上盲目自信所致。

美國科技實力是強大,但並非所有的設計都能保證得以滿足,今天即不得不面臨失敗的尷尬和無奈。


魂舞大漠


這個就要看咱們國家海軍的發展思路了,首先對於一支遠洋海軍而言發展大型軍艦是必然的趨勢,只有大型軍艦才有足夠的續航力和彈藥維持在遠洋上作戰,幾千噸的輕型驅逐艦和護衛艦都只能在近海作戰。無論是美國海軍還是前蘇聯海軍在執行遠洋作戰任務時,其水面艦艇大都在萬噸以上,甚至前蘇聯還製造了兩萬多噸的“基洛夫”級大型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如果我國海軍想要走入深藍,發展大型水面艦艇也是必不可少的。



美國的大型導彈巡洋艦基本在一萬噸以上,和蘇聯兩萬噸級的導彈巡洋艦相比確實是小了許多,這主要是雙方對於導彈巡洋艦的作戰定位不同。美國海軍在遠洋作戰時肯定會派出航母戰鬥群,航母上的艦載機將擔負最主要的進攻任務,其導彈巡洋艦更多是負責航母的護衛任務,擔負防空和反潛作戰,反艦任務居於次要的位置,所以美國的導彈巡洋艦不需要裝備重型的反艦導彈,噸位自然要小一些。蘇聯海軍則不同,雖然蘇聯也擁有數艘航空母艦,也可以組成航母戰鬥群,但是蘇聯的航空母艦的作戰能力和美國航母比是差一大截的,僅靠蘇聯航母上的艦載機是難以和美國的航母艦載機抗衡的,所以蘇聯海軍需要大型水面軍艦來裝備重型反艦導彈,增強蘇聯海軍的攻擊能力,“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就是基於上述的戰術考量而建造的。說的簡單點就是,蘇聯的航母不強,只能用水面艦艇的導彈來彌補,所以蘇聯在航母上也裝備了大量的反艦導彈。



從我國的航母發展思路上來看,顯然是擯棄了前蘇聯海軍的作戰模式,我們放棄了在航母上裝備重型反艦導彈,作戰任務全部由航母艦載機來執行,可見我國未來是要組建像美國航母戰鬥群那樣以艦載機執行主要作戰的艦隊,大型水面艦艇將主要負責防空和反潛作戰,那麼也就不需要裝備重型反艦導彈,噸位也就不需要太大了,萬噸級就足夠了。當然了唯一前提是我國要擁有10萬噸級的重型航空母艦,並且完全是進行彈射起飛,在航母戰鬥力上要和未來的對手不相上下才行。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國的航母戰鬥力還不夠強大,艦載機的起飛還是效率較低的滑躍起飛,這極大的制約了艦載機的作戰能力。當我們和航母實力更強的海軍對抗時,僅靠航母艦載機是難以支撐的,我們的艦載機並不佔優勢,這時就有必要發展裝備重型反艦導彈的大型水面軍艦了,由反艦導彈和艦載機實施雙重的打擊。所以,在新型的重型航母還沒有服役之前,先建造一批萬噸級以上的大型水面軍艦以增加艦隊的遠程打擊能力也是非常可行的,是一種有效的過渡手段。


戰略論


先說答案,很明確短時間內不會,也沒有類似基洛夫級或者巡洋艦的作戰需求;原因也很簡單,大型水面艦艇我們還是個小學生,055的出現只是邁入這一門檻,後續發展會有更好的選擇或者理念,剛出了個055就急於發展更大的顯然有點操之過急了。

有關巡洋艦發展有一個很明顯的發展態勢,那就是巡洋艦很可能走向終結。從目前的來看,國際上現役的巡洋艦也只有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俄羅斯的光榮級以及基洛夫級為數不多的幾個型號了。除了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噸位超過了兩萬噸,其餘的都是一萬噸左右的排水量;單從排水量來看,後續發展的驅逐艦例如DDG-1000、055型以及日本最新的摩根級都超過了萬噸這個門檻,更確切的說是早已買邁過這個門檻,美國的阿利伯克級後續艦的滿排就已經達到萬噸。

此前,有人在糾結為什麼國產055型萬噸大驅滿排12500噸,為何不冠以巡洋艦而已驅逐艦定位就是這個原因,水面艦艇噸位大型化發展是一個明朗的趨勢,英國的26型護衛艦滿排超過8000噸,比我們的052C/D系列驅逐艦還要大,那麼驅逐艦排水量過萬噸也在情理之中了。至於後續會不會發展突破兩萬噸級的驅逐艦還有待觀察,迄今最新的噸位最大的驅逐艦也不過美國的DDG-1000滿排14000噸。

艦艇噸位的放大主要和遠海作戰理念以及艦載武器發射單元數量需求有直接關係,換而言之也就是主戰艦艇的噸位將發展到多大的數量級,和海軍對於未來作戰需求評估息息相關。我們都知道,艦艇噸位越大搭載的雷達電子設備、武器發射單元也就更多,這將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隨著導彈飽和攻擊理念的提出,海軍作戰艦艇將對空防禦作為主要應對方向,根據美國的評估計算,作戰艦艇的單艦抗飽和攻擊目標數量為18個左右,一個航母打擊群的數量為96個左右,遵循這一數據,國際上現役艦艇將防空導彈的數量大致提升至驅逐艦48單元、護衛艦32單元以上的水平。

參照防空導彈命中概率90%,兩枚攔截一個空中目標的設定,想要達到單艦至少一次攔截18個目標的數量,就至少需要攔截導彈36枚,也就是36個發射單元,在加上剩餘的12個備用冗餘,基本上滿足當前需求。但是艦艇多用途發展態勢下,單艦不再是單純的進行防空或者對海反潛作戰單一作戰功能,而是將防空反導、對海突擊、搜潛攻潛以及對陸攻擊四大作戰功能進行了融合,這也成為艦艇火力單元數量劇增的核心原因,隨之帶來了噸位的放大。

目前排水量萬噸級作戰艦艇導彈垂直髮射單元的數量普遍在96-128個單元之間,部分艦艇的反艦導彈並未融入到垂直髮射單元中,這也就使得垂髮單元主要用於發射艦空導彈、反潛導彈以及陸攻巡航導彈,不過俄羅斯和我國的052D以及055型將反艦導彈也兼容到垂髮單元中去。以96單元為例,通常攜帶反潛導彈的數量在8枚左右,剩餘的分一坑四彈或者一坑一彈裝填模式來裝填艦空導彈,這也就使得對空各類艦空導彈的發射數量保持在112枚左右,其專職防空作戰時對空攔截目標將達到56個左右。

由此可見,當前主流的萬噸級驅逐艦的所持有的112-128個發射單元基本能夠滿足當前的遠海作戰需求;故而有關噸位是否會進一步放大如題主所講的突破兩萬噸還有待進一步觀察。我國目前主力為4500噸級的054A護衛艦、7000噸級的052C/D防空型驅逐艦,12500噸的055首艦雖然參加了海軍閱艦式,但迄今也沒有服役的消息出來,果真如網絡所講,首批建造8艘,對於人民海軍總體來說在數量上也僅僅是杯水車薪,還有待後續進一步發展。

所以說,現在講更大噸位的艦船為時尚早,我們當前的核心在於發展航母,至於後續艦艇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兩者不可得兼。保持理性,客觀看待。


鷹鴿分析


感謝樓主提問!

如果按照現在遠洋作戰標準!首先要配備遠洋大行補給艦!提高作戰持續性!航母!移動的飛機場!如偷襲珍珠港中的日艦隊!巡洋艦至少一艘!驅逐艦若干負責導彈以及潛艇的威脅!護衛艦航母的貼身保鏢!若干潛艇提高艦隊的突襲能力!如登陸戰則需大型兩棲登陸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