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籃球運動員投籃都是空心,打板的很少?

永180


隨著現在小球時代的興起,大家也都發現了在NBA中,投三分的越來越多,並且都是大部分是空心 然而打板進球的卻寥寥無幾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種情況呢?

  1. 打板多適用於內線球員。當內線球員面對籃筐並別有防守隊員時,當然不能正面出手投籃,只能進行單打,轉身,打板或者是勾手。以前的鄧肯就是打板的好手,現在退役了。但是現在的NBA內線球員也很少出現打板了,一般都是出來高位擋拆,還有,現在的中鋒都出來進行投三分。


  2. 打板多適用於上籃。當進行突破殺到籃下之後,對籃筐的事視野還是有一定阻礙的, 這個時候用打板能準確的提高命中率。

  3. 會有選擇性困難。大家知道有些球打板好,有些球空心好。當一名球員進行空心和打板都練習的時候,這個是非常難的,有時候會出現到底用打板還是用空心呢?

  4. 外線打板難度較大。當進行打板時,還要計算角度問題,並且隨著距離的增長,難度會越來越大。

  5. NBA現在得分實行簡單直接。練習投籃時候,直接瞄準籃筐,果斷出手,只要精確度上去,就是一個大的威脅。庫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6. 空心能鼓舞士氣。當隊友每一記進球都是空心,聽著刷網的聲音,內心會激發起很大的鬥志,這個是很鼓舞士氣的。

關於空心和打板,你有什麼觀點呢?



楊剛山體育


投籃的命中率取決於力度和角度,距離越近越利於精準的控制力度和角度,所以近距離投籃命中率比中遠距離高,這是常識。

為什麼球場上投空心的多打板的少,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打板難唄!打板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因為投空心你不論在哪個角度都可以用同樣的弧度和力度來出手,而中遠距離打板會因為投手位置的不同,角度和力度,(在籃下因距離很短,角度和力度的差異可忽略不計)都會有所調整,想要大部分位置打板都要練到手到擒來就很難!比如正面打板,出手弧度越高、力量偏輕,觸板點較其他角度偏低,命中率會越高。依據我的經驗打板位置最適合的是三十度左右最隨意,手的控制與投空心差不多,只要落點在方框中部都能進。

二、投打板球時,球的落點比投空心時的落點要高、要遠出十釐米甚至二三十釐米,在籃下,這個差別不易被感受到,但到了三分線附近,這十幾二十公分的差距就顯現了,做個簡單推想,將籃框升高個十公分,你就知道中遠距離投籃會讓你多出多少力了。

打板好處也是有的,就是投籃的力量無須象投空心那樣控制得太精確。正是基於此,象五十歲以上的人在球場上還是腳踩三分線,接球就打板,倒也省心。


花蔭哥


我個人覺得噢,中遠距離投籃一般都是不找板,而在三秒區內的勾手打板把握性更高一些,使用打板投籃的主要是內線球員。

現在小球時代的打法,要麼就是三分線外直接出手,要麼傳導球到內線直接扣籃,已經很少有把球交給內線進行一對一的單打的打法。況且,現在的內線球員很多都能投三分,能扣籃他們絕對不投籃,能三分他們絕對不勾手。

前十年左右,打板技術在聯盟還是比較常見的,隨著時代的改變,內線球員越打越靠外,球員運用的也就越來越少了。

像馬刺隊名宿,蒂姆鄧肯就是一個打板好手。


小k聊球


在中遠距離投籃,打板比空心更難。原因有三。

一是打板投籃需要合適的角度,出手點和籃板之間必須有角度,而如果你站在底角,與籃板之間為平角甚至負角,如何打板?因此,更多人選擇練習空心投籃,不論在何種情況和角度下都可以使用。

第二,打板投籃需要合適的打擊點和力度,而空心投籃只需要找到點就可以,相對打板來說要容易一些。而且遠距離打板,球的下墜力很大,採用打板很不容易進球。

第三,一般在內線並且有銳角的時候,會採用打板,因為內線的距離太近,採用空心的拋物線只需要很小的力度,不容易控制。

所以空心投籃才是主流,打板只是內線時候的一種得分方式。





磐石等蒲葦


籃球投籃時中遠距離是投空心,要是比賽打板進了,解說都會說這哥們運氣好,因為中遠距離打板進球很難練,不僅要找擦板的位置,還有手腕力量的運用,所以很難,訓練時教練也不允許你這樣投籃。要是籃下進攻打板的比較多,中鋒比較喜歡打板進筐,因為你在籃下,離球筐籃板比較近,對於打籃板位置很好找,手腕的力到都好掌握,而後衛突破到籃下還是喜歡放空藍的多,這也不是絕對,跟從小練球有關,成了一種習慣,一個感覺吧。

以上就是個人一點看法,也是自己玩籃球時的一點理解。


吃喝玩樂aaa


因為打板更難啊!


為什麼都會選擇空心投籃,而不選擇打板投籃,就是因為打板更難啊!打板、打板就是打到板上再彈進框裡嘛!但你如何能保證他是彈到框裡,而不是談到框沿、彈到框外。打板對於要把球投到“能把球彈進框裡的那個點”太難了,想打板進框,有一個好的角度、好的距離太重要了,這就縮小了你的投籃區域,所以一般只是45°附近或者在籃下上籃時才會選擇大量打板。

對於投籃來說,你打板是瞄一個點或者一個小的區域,你空心投籃一樣是瞄一個點或者一個小的區域,而且打板對於力量、角度的要求更高,為啥不選擇空心投籃呢!


啾啾曰


投籃有幾個角度需要注意的!90度,尤其是籃筐形成一條線的位置(因為身高原因位置並不固定),45-30度,0度及0以下,一般來說斜角最適合打板。

因為最熟悉科比,就以他為例。《科比的一天》這個紀錄片里科比說過,他專門訓練過斜角打板。由此可見,打板進球並不比空心入籃來的簡單。我在最痴迷籃球的年紀也花大把的時間在操場上練習投籃,打板卻沒有碰過。因為個人覺得打板雖然只需要找準點就可以進球但是卻並不穩定,也不直接,尤其是空心點和打板點來回轉換的話,出手會有選擇,會有猶豫的情況出現。當然,有的角度只適合空心,有的角度更適合打板,但是對於無死角投籃的人來說,很多角度是即可以打板又適合空心的,這樣的角度和位置就很尷尬,所以乾脆一直空心。或者在有打板的手感後一直尋找適合的角度打板。

總之,至今為止沒有看到打板和空心來回轉換自如的,特殊的角度除外。


子午聿


因為空心基本在場上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打板一般是兩側的小角度比較適合。有侷限性。所以職業球員多數採用直接投空心的方式。內線投籃或者上籃還是經常使用的。中遠距離比較少了。野球場還是有很多打板大神的。個人也比較喜歡在特定角度打板。覺得打板重要是角度和迴旋。力度大小不太嚴格。小了空心進。大了迴旋好也可以磕框進,當然角度得對。


阿坤57564331


這和運動員的訓練是有關的,因為在運動員訓練的過程中,他們都是追求高效率和命中率,所以他們的投籃都會要求自己一投即中,減少運氣成分。我們看到運動員的投籃也大都是空心入網,如果在籃筐顛了幾下再入筐,也都不是他們刻意這樣去做的。在nba中有幾位是有專門去練習打板進球,那也是很少的,除非他們經過千錘百煉,他們才敢這樣投,否則他們也不會冒這樣的險。


瘋狂球館


職業球員投空心籃這並不奇怪,投籃打板入籃也不是難事。

只要具有投籃能力,對於一個射手不管是空心籃,還是打板入籃。這些都取決於投籃者的意願。

職業球員在日常的訓練中,他們擁有很好的訓練條件,專職的籃球訓練師。動作都是非常標準,投空心籃根本不是什麼難事。

打板入籃的進球方式偏向內線球員,他們擁有身高優勢打板則是最佳的進球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