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好龙: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叶公好龙: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一提到叶公大家就想到叶公好龙的故事,说这叶公非常喜欢龙,身上带的墙上挂的都是龙。结果天上的龙一看竟然有如此喜欢我的人就下凡来看了,结果叶公一看是真龙下的连忙逃走的故事。后来用来讽刺叶公这种空谈理论,不务正事的思想和作风。

现实中的叶公真的是这样的人吗?这真真切切的冤枉叶公了。

叶公好龙: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01

叶公(沈诸梁,芈姓,沈尹氏,名诸梁,字子高。),是楚国时期的贵族,但是他和别的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不一样,这人治国有方,业绩显赫,把这楚国治理的井井有条,后来孔子专门来楚国拜访叶公学习治国之道。两人谈论道德问题,叶公提出“大义灭亲”的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叶公论政“。

叶公好龙: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02

楚惠王十年,楚国王族白公胜政变,叶公此时正在养老。一听谋反立即召集军队,起身去初度平叛。后来白公胜自杀,叶公救出惠王,收拾残局,重整朝纲,被楚惠王封为令尹与司马,身兼军政大权于一身,这在楚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公元前475年,是中国历史上春秋与战国分界的年份。此时的叶公,感到年轻一代朝气蓬勃,如果把权力交给他们,会更有利于楚国兴旺。于是他毅然把令尹一职让给公孙宁,把司马一职让给公孙宽,此即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让贤。然后,叶公回到叶地,安度晚年。

叶公好龙: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叶公终老叶地后,其后裔为纪念祖上之德与祖居之地,部分改沈为叶,是为叶姓之源。因此,叶公沈诸梁又是海内外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每年清明前后,澧河之滨叶公墓前,来自海内外的叶姓子孙纷纷回乡祭祖,已成为中原文化旅游的一大景观。

03

叶公最大的贡献在于修水利。说这叶公到叶邑上任不久,水患不断。叶公为了治理水患,亲自去体察民情,在洪水最大的地方勘察地形,后来发明了以“陂”治水的方案,在村庄周围修建类似于护城河的深沟进行防洪蓄水。这叶公治水,是中国最早小流域治水工程的典范。

其实这和修水利有关系。

叶公好龙: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据说叶公为了开发叶县东、西二陂灌溉农田,曾在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画了满墙施工水系图。

一天,一位来访客人把墙壁上的水系图,当成了群龙起舞图,就毫不隐讳地说,人言叶公好龙,我看叶公并非真的好龙。

叶公问:“此话怎讲?”客人回答说:“风从虎,云从龙。图中之龙不画云,故从得知。”

叶公笑笑说:“我只想引龙出水,不求腾云驾雾。”

客人问道:“何谓引龙出水?”

叶公说:“凿渠引龙,龙就出水了。”

客人又问道:“群龙真可以引出水吗?”

叶公说:“少引则宜,多引则惧。”客人又问其中原因,叶公接着说:“引一龙而需工千额,需粮万斛,所以不可不慎重。”可见叶公所好之“龙”,是水利之龙;所怕之“龙”,是怕引水工程过分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叶公好龙: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04

然而,由于以讹传讹的原因,到了战国时代,韩相申不害编造了一则《叶公好龙》的寓言,收在《申子》一书。这则寓言经汉初刘向转录,得以广泛流传,遂使叶公蒙受不白之冤。为此,清人王士祺感叹道:“地下子高应一笑,世间谁解好真龙。

叶公好龙: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这个锅背了两千年,叶公也背得太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