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做了,容易致禍

南懷瑾大師說過:“誰的一生都很難,但是再難,也要走正確的路,說真實的話,做清白的人。”尤其是人到五十歲之後,要開始為晚年的幸福做準備,所以更要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樣才不會失小節而釀大禍。

寧可吃虧,也不損人利己;寧可受窮,也不唯利是圖。人到五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做了,容易致禍。

人到五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做了,容易致禍

一、貪小便宜的事情

我們從小,家裡的長輩就教導我們:“天上不會掉餡餅。”也就是說人生絕沒有白佔的便宜。很多人之所以會失敗,不是敗在沒有能力,也不是敗在沒有努力,而是敗在自己太貪心。得到了還想要更多,擁有了還不滿足,這樣不僅會因為貪慾而痛苦,還會貪小便宜吃大虧。

喜歡貪小便宜的人,心裡充滿著各種算計,看到善良的人,他們內心想的不是心生敬仰,而是把別人當傻子,總想從別人身上為自己謀取私利。

其實世上從來沒有真的笨人,別人只是心地善良,不願意計較而已。所以南懷瑾大師才說:“誰都不傻,只是不說而已。”別看老實人有時吃了虧,但是會有更多人對他同情和幫助,最終得到福報。

貪小便宜的人,不僅活得很累,就算能夠得到一些蠅頭小利,卻失去了自己的人品和信譽。長此以往,大家都會把這種人看透,誰都不想跟這種人打交道,他就會被人孤立,甚至會被吃過虧的人報復,結局一定會很悽慘。人到五十,追逐功名利祿,不如嚮往詩酒田園,這樣的晚年才更幸福。

人到五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做了,容易致禍

二、自尋煩惱的事情

慧能大師曾經寫過一首禪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其中深諳人生大智慧。

佛家常說:“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世上本沒有煩惱,如果心生憂慮,煩惱就來了。只要我們做到內心明澈,心中就不會沾染塵埃,所以發生任何事情,自己都不會煩惱,這就是“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的道理。

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其實都很平凡,過著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生活,只要自己有上進心,有溫馨和睦的家庭,其實就過得非常幸福。但是為什麼很多人都感到日子過得很痛苦?其實就是我們做人太功利,內心總是充滿了攀比。

當我們貧寒時,看到別人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痛苦就來了。當我們富裕之後,又嫉恨別人比自己更成功,痛苦就更大了。其實這就是自尋煩惱,如果人到五十,還不能清心寡慾,日子會越過越難。如果看淡金錢,放下虛榮,用平常心去過日子,福氣不請自來。

人到五十,這二件事儘量少做,做了,容易致禍

人到五十,做貪小便宜的事情,是賣弄小聰明;做自尋煩惱的事情,是招惹大麻煩。寧靜才能致遠,寡慾才能得福,如果你都能做到,好運自然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